首页期刊导航|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龚西騟 孟刚

月刊

1001-7399

lcsybl@yahoo.com.cn;jcepw@sohu.com

0551-65161102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第五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前列腺肿瘤主要变化解读

    周露婷杨晓群王朝夫
    337-341页

    前列腺肿瘤WHO分类解读

    第五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

    张慧芝赵明
    342-347页

    肾细胞癌WHO分类分子遗传学病理诊断

    学术论文中图片质量的注意事项

    347页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的应用和进展

    马天时贺慧颖
    348-353页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免疫组化标志物病理诊断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不常见组织学形态及诊断思路

    贾景丹王朝夫杨晓群
    354-357,362页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组织学形态病理诊断

    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

    刘鑫王璇叶胜兵李学广...
    358-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同时寻找敏感的客观指标辅助诊断.方法 收集14例LO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等,其中8例送检了高通量靶向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14例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46~88岁,中位年龄57.5岁,平均61.1岁,平均随访6~90个月,1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余无瘤生存;镜下肿瘤以实性片状、小巢状结构为主,常兼有大片出血与疏松水肿区域;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细胞核圆,核仁不明显,常见核周空晕,不易见核皱缩、核多形.免疫表型:LOT免疫表型一致性较好,所有病例均呈现经典的CK7+/CD117-表型(14/14,100%);CD10、CK20、vimentin均呈阴性(0/14,0);Ki67增殖指数1%~3%;此外,新提出的鉴别抗体GPNMB(14/14,100%)弥漫强阳性;GATA3(14/14,100%)至少部分区域中等程度核阳性.高通量测序:8例送检NGS测序,均有MTOR或TSC1基因致病性/可能致病性突变(7例有MTOR基因突变,1例有TSC1基因突变).结论 LOT是一种低级别嗜酸性肿瘤,具有可辨识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偏向惰性生物学行为,是一种独立的嗜酸性肿瘤亚型.

    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NGS测序

    MMR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尹文莲张孟尼陈雪芹聂玲...
    363-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前列腺癌中MMR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缺失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6例MMR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MLH1、PMS2、MSH2、MSH6)的表达,分析MMR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6例MMR基因突变患者年龄55~79岁,中位年龄69岁;12例有远处转移,其中11例为骨转移,1例为多部位转移;12例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组织学形态以经典的腺泡腺癌为主,其中7例伴有前列腺导管内癌成分,1例伴有导管腺癌成分,6例查见神经或血管侵犯,4例查见前列腺外累及.14例患者Gleason评分≥8分.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结果显示,检出8例MMR基因致病突变(4例MSH2、3例MSH6和1例MLH3)和8例MMR基因临床意义不明变异.14例行MMR免疫组化检测仅5例MMR蛋白表达缺失,包括2例MSH2致病突变、2例MSH6致病突变和1例MSH6、MLH1临床意义不明变异.其中致病突变病例中NGS与免疫组化结果匹配率为4/5,而意义不明变异中NGS与免疫组化结果匹配率仅为1/8.结论 MMR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常见于Gleason高分级、临床高分期和CRPC,常伴有导管内癌形态.前列腺癌中常见的MMR突变为MSH2和MSH6突变;MMR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缺失不完全匹配.

    前列腺癌错配修复二代测序MSH2MSH6

    间质性膀胱炎33例临床病理观察

    刘周英刘东戈
    369-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33例间质性膀胱炎(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2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的活检标本作为对照组,镜下观察HE形态,并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实验组患者年龄40~79岁,中位年龄62岁,仅1例为男性,余均为女性,其中20例(占61%)患者曾有盆腔和(或)腹腔手术史.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8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5例.镜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上皮糜烂伴急慢性炎细胞浸润,但实验组黏膜下层出 血明显高于对照组(70%vs 17%,P<0.001),且实验组黏膜下层或肌层浸润的肥大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4.8±16.6/HPF vs 0.31±1.08/HPF,P<0.001).结论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仍需根据病史进一步细分,如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

    间质性膀胱炎肥大细胞出血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SEPT9基因甲基化水平在膀胱尿路上皮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王更芳周晓莉郭媛饶秋...
    373-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EPT9基因甲基化水平在尿路上皮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尝试通过联合使用SEPT9甲基化检测降低膀胱镜活检组织的假阴性率.方法 对160例经病理诊断的尿路上皮病变进行SEPT9甲基化检测,分析其辅助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癌和癌旁组织间SEPT9基因甲基化水平;在12例首次膀胱镜活检为炎症或良性病变而后续活检、电切为癌的病理组织中分别检测SEPT9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SEPT9基因甲基化水平鉴别诊断尿路上皮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88/90)和94%(66/70).47%(7/15)的癌旁组织中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为阳性,显示癌旁组织表观遗传修饰异常;12例首次膀胱镜活检为炎症或良性病变的组织中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率为67%(8/12),再次活检、电切病理证实为癌的组织SEPT9甲基化检测阳性率为100%(12/12).结论 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可以辅助尿路上皮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并可能有助于减少膀胱镜活检组织的假阴性率.

    尿路上皮病变活检组织鉴别诊断SEPT9甲基化

    膀胱尿路上皮癌HER2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尹玉仲坤李雪罗文武...
    380-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中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膀胱非浸润性低级别BUC 27例、非浸润性高级别BUC 5例、浸润性高级别BUC 60例,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法检测各组织样本中HER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GEPIA数据库或直接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分析HER2(ERBB2)表达与BUC的关系.结果 浸润性高级别BUC中HER2 2+/3+表达率(26.67%,16/60)显著高于非浸润性低级别BUC(7.41%,2/27)和非浸润性高级别BUC(0,0/5)(P<0.05).多灶性浸润性高级别BUC中HER2 2+/3+表达率(75.00%,6/8)显著高于单灶性患者(19.23%,10/52)(P<0.05).各组织学亚型中HER2 2+/3+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型为30%(6/20)、腺样分化型为57.14%(4/7)、微乳头型为66.67%(4/6)、浆细胞样型为100.00%(2/2),余亚型均为0/1+.HER2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GEPIA数据库中,BUC肿瘤组织中HER2(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HER2(ERBB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低于HER2(ERBB2)低表达(P>0.05);对TCGA数据进行Cox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T和N越高的患者OS较短.结论 浸润性高级别BUC中HER2 2+/3+表达率高于非浸润性低级别和高级别BUC,并与肿瘤个数、组织学亚型密切相关,提示结合HER2表达状态、肿瘤个数和组织学亚型或有助于筛选出可能从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的浸润性高级别BUC患者.

    膀胱尿路上皮癌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HER2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