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疗效评价

    沙忠心黎姗姗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开展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取2017年05月~2019年06月接收的50例老年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展开研究,以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开展非旋磨术治疗,试验组25例开展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手术指标.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较对照组(0.00%)高,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80.00%)较对照组(56.00%)高,P<0.05.试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开展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对提高疗效效果理想.

    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

    晚断脐联合暴露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及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

    陈建红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晚断脐联合暴露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及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2月~2020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60例纳入为研究对象,根据断脐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断脐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晚断脐、包扎24小时后暴露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分别为(5.15±1.25)天和(8.36±2.53)天,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6.7%,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断脐联合包扎24小时后暴露方法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和加快脐带脱落时间.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护理方法效果分析

    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肺栓塞猝死病例分析思考研究

    邓茂放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肺栓塞猝死病例的原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入院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中,人数共计300例,8例在术后出现肺栓塞,对上述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本组8例患者中,6例是由于深静脉血栓诱发肺栓塞,比例达到了75.0%,1例为突发性肺栓塞,另外1例是卧床坐起时突发肺栓塞,分别占比12.5%.突发性肺栓塞与卧床坐起时突发肺栓塞患者均死亡,两例死亡患者主要表现在大汗、血压急剧下降、呼吸困难、发绀、心跳变换等.从诱因来看,由于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占比最高,与其他原因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针对性的抢救、治疗与护理后,8例患者,6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75.0%,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25.0%.结论 为了降低前列腺增生术后肺栓塞发生率,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加强宣传教育;第二,减小血液粘滞度;第三,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第四,加强心理护理.通过上述几个措施,让患者掌握肺栓塞的诱因,并做好预防措施,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

    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肺栓塞猝死病例分析思考

    腹腔镜下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价值评估

    王凯罗苏青周晓春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使用腹腔镜下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接收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及研究组(n=20).对照组患者采用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置T管引流术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关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治疗时间相关参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可以有效缩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其切口的出血及感染概率,加速患者康复,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达成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腹腔镜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时间相关参数并发症发生概率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手法治疗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VAS评分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霍智铭关宏刚陈超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使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5例DLS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用手法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采取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手法治疗DLS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加味补阳还五汤手法退行性腰椎滑脱症VAS评分腰椎功能

    火龙灸对带状疱疹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观察

    王晓荷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带状疱疹病人采取火龙灸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院于2019.01~2019.12纳入60例带状疱疹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对照组)30例,火龙灸组(治疗组)30例,评估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组VAS、PSQI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带状疱疹病人采取火龙灸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促进睡眠质量改善,显著提升疗效.

    火龙灸带状疱疹睡眠质量疼痛

    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

    朱侠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采用认知康复训练对认知障碍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脑卒中,并具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符合本次研究标准.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例)与对照组(n=25例),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2019年8月~2020年2月期间.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脑卒中患者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康复训练,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认知功能、语言功能以及行为功能.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患者采用认知康复训练后,认知功能评分为73.25±4.68分,对照组脑卒中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方式其认知功能评分为67.25±4.23分,观察主认知功能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认知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语言功能以及行为功能,对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康复训练脑卒中认知障碍

    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对比研究

    王守兵刘星张克祥孟召刚...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奥曲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诊的70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35例/组),对照组行常规剂量治疗,治疗组行加倍剂量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平均输血量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加倍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不同剂量奥曲肽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碘伏联合爱立敷治疗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吴荣娣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碘伏加爱立敷治疗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使用碘伏湿敷20分钟,待干后,贴爱立敷固定导管,对照组使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20分钟,待干后,贴iv3000的透明膜,比较两组治愈的疗效、治愈换药的次数、时间和费用.结果 试验组治愈换药的次数比对照组平均每人少换1.21次,治愈的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每人缩短3.5天,治愈费用比对照组平均每人节省19元,两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7天内总治愈率比对照组高26.67%,两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碘伏加爱立敷治疗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减少换药的次数,缩短了治愈的时间,节省了病人的费用,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碘伏爱立敷PICC相关性感染疗效观察

    ICU气切患者不同湿化方式应用探讨

    刘倩孟晓燕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在ICU气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66病例资料,将其按照不同湿化方法分为高流量气道湿化组、雾化吸入湿化组、微量泵持续湿化组,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湿化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组间比较,雾化吸入湿化组湿化满意度对比他组较好;并发症指标变化(R>30次或出现哮鸣音)也明显高于他组;高流量气道湿化组在提升SPO2方面优于他组;微量泵持续湿化组湿化过度较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气切置管患者选择气道湿化方式建议个体化,高流量湿化具有一定呼吸治疗意义,但极易出现湿化不足情况;雾化吸入湿化组湿化效果理想,但因选择中心供氧做驱动,故较其他组易出现气道痉挛等并发症;微量泵持续湿化组易出现湿化过度.因此,程序化气道评估并个体化湿化法可能成为气切患者气道湿化的选择方向之一.

    气道湿化雾化吸入高流量湿化微量泵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