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学影像读片与会诊系统在影像诊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周晶晶蔡培乔风雷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影像读片、会诊系统在影像诊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随机计算机表法,将70名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学生,分为A组和B组,各组人数均等为35名学生。A组采用医学影像读片+会诊系统教学模式,B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情况以及对教学模式实施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①A组对教学模式实施满意度高于B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②A组的理论考核成绩、阅片考核成绩,和B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影像读片、会诊系统应用于影像诊断实践教学中的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可获得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提高学生理论知识、阅片的考核成绩等方面,利于提高影像诊断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建议在影像诊断实践教学中应用、推广。

    医学影像读片会诊系统影像诊断实践教学应用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并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价

    王媛媛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并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于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并用组各31例。对照组施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并用组施予盐酸氨溴索+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结果 并用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症状评分、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症状评分、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退热时间,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过盐酸氨溴索与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盐酸氨溴索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热敏灸治疗肩周炎的研究分析

    李向欣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温针灸和热敏灸配合针刺的方式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开展肩周炎治疗的患者,共选择了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即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热敏灸配合针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是温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配合针刺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对肩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非常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热敏灸肩周炎温针灸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许江峰吉威将伟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例于2017年11月-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例,给予对照组单一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处理,给予实验组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疗效情况。结果 实验组经治疗,患者VAS疼痛评分与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较单一关节药物注射的治疗效果更好,对减轻疼痛等临床症状、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关节镜清理术关节腔药物注射膝骨关节炎

    探究持续性淋巴细胞减少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张江茜戴幼竹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来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其对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01月至2020年0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病程超过7天的脓毒症患者。根据其确诊后第1天及第7天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将淋巴细胞计数持续减少(≤1。0×109/L)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作为对照组。同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第1天及第7天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是否继发感染及28天的转归。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65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第1天SOFA评分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第7天SOFA评分升高、继发感染的比例增加、28天的死亡率更高(P<0。05)。结论 进入迁延期的脓毒症患者容易发生免疫功能的持续抑制,表现为淋巴细胞水平持续低下,这部分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更重、易于继发感染、预后更差。

    脓毒症淋巴细胞减少免疫抑制继发感染预后

    消化道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要点

    孙莉娜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道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患上消化道内出血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消化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局部止血药物凝血酶、全身止血药物血凝酶、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与奥美拉唑抑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情况、不良反应及有效率、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实验组预后情况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症状临床表现,治疗患者过程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消化道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

    胸科术后患者复苏室拔管与手术室拔管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董长虹卢静刘中凯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胸科术后患者复苏室(PACU)拔管与手术室拔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PACU拔管组(P组)和手术室拔管组(C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疼痛评分(VAS),镇静(Ramsay)评分,舒适度评分(BCS),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组清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晚于C组,P组术后离开手术室时间明显早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1时间段VAS评分低于C组,P组T1时间段镇静评分高于C组,P组T1时间段的BCS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科术后患者在复苏室拔管是安全可行的。

    复苏室拔管手术室胸科手术

    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采用不同程度根管填充的效果应用效果

    李学宽于庆斌李双如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分别应用不同程度的根管填充,并对比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根据根管填充程度,分为恰填组、欠填组、超填组三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填充程度分别为适量填充、欠量填充以及超量填充。结果 恰填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欠填组、超填组的64。71%、70。59%,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恰填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欠填组、超填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欠填组、超填组(P<0。05)。结论 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适量填充可获得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疼痛更轻,生活质量更好,明显优于欠量填充以及超量填充。

    根管填充牙体牙髓病疗效

    药剂师用药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历文翰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药剂师用药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8年3月到2019年1月之间,将60例参加实验的患者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临床中常规的指导方法定义为对照组,将常规指导和药剂师用药指导方法定义为观察组,通过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以及用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察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依从10例,部分依从12例,不依从8例。观察组完全依从30例,部分依从11例,不依从1例。对照组用药依从性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药剂师用药指导,对患者呼吸困难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剂师用药指导呼吸困难

    早期功能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媛媛连萍刘丹王洁...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功能介入对患者膝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2月间我院骨科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70例,根据康复功能介入的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内开始康复功能训练,研究组在术后的1-7天开始康复功能训练,对比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与痊愈时间、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进行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与痊愈时间缩短,膝关节的Lysholm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升高,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 下肢长骨粉碎性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益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早期功能介入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