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联合康复师全程实施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

    袁俊香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联合康复师全程实施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中我科数据库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录入其中106例符合要求的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均分法,将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单组内样本量设置为53,按照实验习惯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师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以及心理评分和疼痛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54%,低于对照组的11。32%,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更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验结果 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评分以及疼痛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提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优,并且疼痛感较弱(P<0。05)。结论 在进行骨科患者的护理时,联合康复师为病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模式,能够有助于改善骨科患者的恢复质量,有助于提高骨科的健康教育效果,使患者的康复认知和依从性得到提升,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感得到缓解,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联合康复师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康复锻炼骨科护理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影响分析

    陆剑萍刘清静周婧杜悠...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分析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肺癌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患者。其中常规组患者在术前采用标准护理宣教,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专项护理干预。在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情况、各项肺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最后通过术后跟踪回访的方式调查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组术后患者症状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低于干预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肺癌患者入院起,实施呼吸功能锻炼专项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优化术后症状恢复效果,并且能够起到协助改善患者肺功能的作用,因此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老年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呼吸功能锻炼专项护理干预老年肺癌肺功能指标影响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金宇婷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6月~2020年4月为病例筛选阶段,以76例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为样本,按照手术进行的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8)按常规流程进行护理,实验组(n=38)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满意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并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有关康复进程,实验组肛门首次排气(14。62±2。75)h、肠鸣音恢复(13。25±2。54)h、首次排便(24。52±4。22)h、下床活动(6。84±2。22)d以及住院时间(9。57±1。1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t为9。274、9。784、8。375、8。582、7。846,P<0。05);有关满意情况,实验组满意度94。74%(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31/38),x2=9。486,P<0。05即差异显著;有关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发生率7。90%(3/38)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8/38),差异显著(x2=9。568,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运用效果好于常规护理,有效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术后并发症相对更少,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推广。

    手术室细节护理腹腔镜子宫全切术运用效果

    综合护理在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中的价值分析

    赵红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接收到的64例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纳入本案研究,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实施分组,单数编号患者纳入对照组(32例)研究范围,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双数编号患者纳入观察组(32例)研究范围,接受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5。22±2。19)d、住院时间(6。27±2。08)d,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2(6。25%)、满意度30(93。75%)明显更优,P<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的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人数较少,缩短了临床医治时间。

    泌尿外科导尿管综合护理尿路感染价值

    胸痛中心的成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救护理的影响

    梁依娜王帆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的成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8月胸痛中心成立前我院收治的30例STEMI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将2017年9月胸痛中心成立后我院收治的30例STEMI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入门到球囊扩张(D-to-B)时间、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S-to-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急诊滞留时间以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院内死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D-to-B、S-to-FMC、FMC-to-B、急诊滞留时间均明显缩短,且院内MACCE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胸痛中心的成立有利于优化急诊流程,规避各种转运风险,缩短STEMI患者的急救时间,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PCI治疗,进而降低院内MACCE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急救护理效果。

    STEMI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急诊急救效果

    研究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连续性护理的效果

    张伟丽
    12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MI)患者应用连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 试验纳入28例MI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连续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负性情绪(SDS、SAS)、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更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率分别是57。14%、85。71%,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x2=16。8056)。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MI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脑神经缺损情况,值得推广。

    MI护理连续性

    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乔江英
    12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6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均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情况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9。35%(P<0。05)。结论 对老年髋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整体护理干预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术后并发症

    探析低频脉冲电治疗法在产妇催乳中的应用疗效及其护理作用

    方旬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析低频脉冲电治疗法在产妇催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08月-2020年07月诊治的100例产妇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产妇随机均分为参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参照组给予综合护理,研究组在综合护理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始动泌乳时间<24h产妇占比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始动泌乳时间24-48h占比基本一致(P>0。05),研究组始动泌乳时间48-72h占比和>72h占比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与参照组<24h、48-72h和>72h泌乳量充足产妇占比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P<0。05)。结论 在产妇催乳中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法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始动泌乳时间,能够显著增加产妇的泌乳量,产妇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低频脉冲电治疗产妇催乳护理效果

    探讨助产士门诊模式的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

    李玉银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孕产妇在产前护理干预中应用助产士门诊模式后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开展时间2017年6月-2020年11月,病例数选取我院随机收治的孕产妇100例;给予统一编号后将这100例孕产妇分为两组,各50例;将产前护理干预中应用助产士门诊模式的一组作为实验组,应用门诊常规护理模式的一组作为常规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常规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14。00%(7/50)和30。00%(15/50),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2。00%(1/50)和10。00%(5/50),且实验组护理后的产程时间较短,两组相比(P<0。05)。结论 在孕产妇产前护理干预中采用助产士门诊模式后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助产士门诊模式产前护理干预妊娠结局

    学龄前哮喘儿童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时运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疗效的提升意义

    张锦梅王昱喜李旭华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学龄前哮喘儿童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时运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疗效的提升意义。方法 此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于在我院门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学龄前哮喘儿童,治疗时间段在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共68例。将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吸入治疗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护理前后的肺功能(FEV1、FEF)、疗效、家长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护理前的肺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学龄前哮喘儿童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时运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儿的依从性,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提升治疗效果与家长满意度。

    学龄前儿童哮喘雾化吸入个体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