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领导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

旬刊

1003-2606

ldkx@vip.163.com

0371-63937245;63925136;63926290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23号

领导科学/Journal Leadership Science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贯彻“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领导科学”的精神,为领导工作科学化服务。读者对象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理论宣传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效政府构建目标下党的领导优势助力高质量智治的路径机理

    邹佰峰沙紫瑶杨丽艳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效政府构建离不开智能化、数字化治理转型,技术赋能而加速组织运行发展的智能化,与组织制度限制技术使用范围之间不免表现出一定的冲突性.发挥党的领导优势根本就在于协调二者关系而使其保持动态平衡.也即,作为技术与组织互动融合的中介载体,党通过全面领导,将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应对和破解技术赋能组织结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风险,并以自身的先进性和其在价值理念、组织体系、领导方法、制度结构等上的独有优势,使政府从人民立场与需求出发驾驭技术、引导技术,实现技术运用与具体情景、服务主体的有效耦合.未来应以技术民主化实现党对政府智治的行为价值引导,以党建引领保证党对政府智治的战略指导,以大协同构筑加速政府智治的场景优化,以制度合理制约促进政府智治的技术自转.

    党的领导领导优势高效政府高质量智治

    数字政府绩效与公民主观评价:U形关系及作用机制

    张瑜段宇波
    10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政府建设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公民对政府的主观评价是衡量政府行动的重要标尺,但对数字政府绩效与公民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的18496个样本,与省级数字政府客观绩效数据进行匹配,探讨数字政府绩效与公民主观评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政府绩效与公民主观评价之间存在显著U形曲线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腐败控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数字政府绩效和公民主观评价之间发挥着U形曲线中介传导作用,且这一发现得到了组织变革理论的支持.该研究结论对数字政府建设实践的启示有两点:一是数字政府建设应该注重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避免急功近利心态;二是数字政府建设要注重发挥在腐败控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作用,为全体公民提供更加公正、高效的服务.

    数字政府绩效公民主观评价腐败控制公共服务均等化

    法治政府视域下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路径探析

    徐振华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构成现代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架构.法治不简单等同于法制,法治政府兼有"治我"与"治他"的二重意蕴.在法治政府范畴下,作为公共行政重要议题的行政成本治理获得刚性的规则与制度支撑,而残留的"法制思维"、分散的节约法规、特殊的行政成本与政府行为属性,均对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形成障碍.为此,应依托法治政府建设的政府治理现代化实践,转换行政法学范式,修订完善既有节约法规,构筑行政成本监督激励内生动力体系,实现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

    法治政府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法治思维

    价值、情感与利益: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的三重理路——以河南省S村共同缔造活动为例

    刘辉陈相谭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组单元重组、市场化冲击、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因素使得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公共精神式微、功利主义盛行等治理困境,可以从价值引领、情感互动、利益联结三个角度入手加以破解.河南省S村以共同缔造活动为切入点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模式,着重聚焦于价值、情感和利益三个层面:以价值引领推动象征形式的统一化建构与合法化确立,实现集体认同;以情感互动激活居民集体记忆,并借助语言符号与他者行动对集体进行情感反哺,重塑集体关系;以利益联结推动个体由旁观向参与转变,克服"搭便车"困境,达成集体行动.通过价值、情感、利益三者的良性互动增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获得感,是富有成效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创新实践.

    基层治理乡村治理共同体价值情感利益

    领导干部责任制体系化的制度审视、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黄耀鹏
    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深化发展对领导干部责任制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领导干部责任制呈现"领域型"责任的特征,并且内容要素联系不紧密、碎片化,需要运用体系化思维以形成制度合力.领导干部责任制的体系化完善以党政科层制、体系融贯性和权责统一原则为基础逻辑,需要将形式内容的规范融贯性与坚持党的领导的价值融贯性相结合,激发制度活力.探索体系化完善进路,技术方法上要着力于融贯性,积极协调党规国法,谨慎扩展新领域责任制;核心内容上要持续推进责任制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既在考核激励中增强内在激励和容错纠错的作用,做到精准问责和轻重分离,又要加强经常性检查考核并形成成熟稳定的制度机制,提高制度效能.

    领导干部责任制体系化融贯性容错纠错

    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何以提升——基于31个省级政府样本的实证研究

    申丽娟田文君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制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从制度、资源和主体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以31个省级政府为样本,应用模糊集QCA对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受到政策法规输出、组织机构支撑、资源供给、领导重视、多元参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共有五种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高水平路径组合,依据主导因素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制度构建型、资源支撑型和主体协同型三大模式.不同模式中条件变量的协同机制有所差异,加上各省经济、社会、技术、制度等发展水平不一,导致能力提升的起点与路径选择不同.为此,需要重视制度构建的基础功能、发挥资源支撑的优化作用、完善多元主体的协同体系,以提升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

    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数字安全协同共治

    数字科技伦理问题治理:域外经验及中国路向

    姚懿纯孟飞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前沿地带,在数字科技伦理的基本理念、主体定位、机制建设和核心议题等方面展开了针对数字伦理问题治理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构建,但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伦理困境,它们的数字科技伦理体系也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中国逐步构筑起自己的数字科技伦理体系的基础框架,然而仍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群众数字科技伦理素养不足和国际合作缺乏等问题.推动我国数字科技伦理体系构建,需要通过透视国外数字科技伦理治理模式,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探索出中国数字科技伦理体系未来发展的路向.具体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引导数字科技健康发展;开展普及教育,提升群众对数字科技伦理问题的认识;加强国际合作,建构全球数字治理共同体.

    数字科技伦理道德责任伦理监管全球数字治理共同体

    中西古典战略思想的历史源流、理论共性与当代启示

    欧阳骞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略作为一种传统观念由来已久,对古典战略思想历史源流的考察和在中西比较中发掘战略思想的理论共性,可为当代战略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参考.中西古典战略思想起源与发展传统不一,各有侧重,自成体系,但也呈现出三方面理论共性,即都以总体性思想方法作为理论基石,其理论目标均聚焦和平与和平之后,实践方式上皆强调科学与艺术的应用.当前,竞争、冲突与全面对抗风险不断升级,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对人类文明的威胁乃至伤害时隐时现.中西古典战略思想为当代实践提供的启示是:树立总体安全意识与整合观念,凸显动态预判思维与未来意识,回归实用艺术本质与务实取向.

    古典战略思想中西比较战争和平战略实践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何毅亭
    封2页

    《领导科学》杂志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与投稿要则

    《领导科学》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