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89—2018年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

    郝丽鑫张兵王惠君王柳森...
    47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超重和肥胖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且与多种慢性病相关,18~35岁人群相关研究缺乏.[目的]探讨1989—2018年中国18~35岁成年人超重肥胖变化趋势及2018年流行特征.[方法]选取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2011、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2425名18~35岁成年人作研究对象.按WST 428—2013《成人体重判定》判断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MI)水平年份趋势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超重肥胖率年份趋势分析采用趋势卡方检验.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均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人口经济学特征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以性别分层,分析不同亚组中人口经济学特征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1989—2018年18~35岁成年人BMI、超重率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BMI从1989年的(21.3±2.3)kg·m?2上升至2018年的(23.3±4.0)kg·m?2,超重肥胖率从12.1%上升至36.8%.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2000年是1个节点,1989—2000年和2000—2018年超重率APC为4.1%和2.4%(P<0.05),肥胖率APC分别为15.2%和7.5%(P<0.05).1989—2018年超重率以年均3.1%的速度上升(AAPC=3.1%,95%CI:2.4%~3.7%,P<0.05),肥胖率以年均10.3%的速度上升(AAPC=10.3%,95%CI:7.6%~13.2%,P<0.05).男性、25~35岁组、北方人超重肥胖率分别为49.5%、38.7%、45.4%,25~35岁男性超重肥胖率为52.6%.log-binomial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较男性、南方人较北方人超重肥胖率降低(RR=0.54,95%CI:0.44~0.65;RR=0.74,95%CI:0.61~0.91),25~35岁组较18~24岁组超重肥胖率增加(RR=1.41,95%CI:1.07~1.87).进一步以性别分层,log-binomial回归分析显示,与18~34岁男性相比,25~35岁男性超重肥胖率增加(RR=1.50,95%CI:1.04~2.14),与北方女性相比,南方女性超重肥胖率降低(RR=0.63,95%CI:0.46~0.87).[结论]我国18~35岁成年人超重肥胖问题日益严峻,目前男性、25~35岁人群、北方人应当重点干预和防控,尤其应关注25~35岁男性.

    成年人体重指数超重肥胖

    三种统计模型在职业工人多环芳烃暴露与认知水平关联研究中的应用

    王慧敏付萌萌吴敏刘成娟...
    478-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多环芳烃(PAHs)作为一类复杂的有机污染物,暴露呈现多种羟基代谢物共同暴露的特征,大部分研究分析了每种PAHs代谢物的独立作用,并将其他代谢物作为协变量调整,未考虑到相互作用,其毒性效应的研究需要合理的统计方法.[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加权分位数之和(WQS)回归和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在评估外源化学物混合暴露与健康结局相关分析中的适用性,比较三个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化学物混合暴露健康效应评价的分析策略以应用于PAHs暴露与认知水平关联的分析中.[方法]根据相应的纳排标准,收集山西省某焦化厂和水处理厂1051名参加职工健康体检工人的尿液,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11种PAHs羟基代谢物单羟基多环芳烃浓度,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定其认知水平,获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检出率.分别应用logistic回归、WQS回归和BKMR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研究对象MCI检出率为21.7%(228/1051).2-羟基萘(2-OHNAP)的浓度在11种代谢物中最高,中位浓度为0.30μg·L–1,其次是9-羟基菲(9-OHPHE)(0.26μg·L–1).MCI组与认知正常组2-OHNAP、1-羟基萘(1-OHNAP)、2-羟基芴(2-OHFLU)、9-OHPHE、1-羟基菲(1-OHPHE)和1-羟基芘(1-OHPYR)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2-OHNAP和2-OHPHE与MCI检出有关,2-OHNAP与2-OHPHE浓度每增加10倍,MCI检出的OR(95%CI)分别为1.28(1.01~1.67)和1.27(1.00~1.72).WQS回归显示:WQS指数与MCI检出率呈正相关(OR=1.37,95%CI:1.10~1.72).BKMR分析显示:当所有代谢物浓度均处于或高于其第30百分位数时,总体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均处于其中位浓度相比,当所有PAHs代谢物暴露水平均处于第75百分位数时,MCI检出风险比例上升6%.[结论]基于三种模型的结果,认为2-OHNAP和2-OHPHE是与认知水平相关的最重要因素.推荐使用传统的logistic和WQS或BKMR任一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PAHs与MCI关联研究.

    多环芳烃logistic回归加权分位数之和回归贝叶斯核机器回归认知

    甘肃农村地区居民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室内空气污染的关联性研究

    田小雨石红霞李盛白彦君...
    485-492,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室内空气污染是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就此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中东部,西北农村地区研究较少.[目的]基于横断面调查研究探讨甘肃省农村地区居民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室内空气污染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甘肃省白银、榆中两地四个村399名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人口社会学信息、生活习惯、疾病史、燃料使用等信息,同时进行身高、体重、肺功能等体格和功能检查,根据吸烟、燃料使用、每周通风情况等计算室内空气污染(IAP)暴露指数.IAP>5被认为存在较高水平的室内空气污染.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1%),根据肺功能指标判断研究对象是否发生肺通气功能障碍.采用logistic回归评价室内空气污染状况与居民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关系,同时根据研究对象家庭住址、体重指数(BMI)进行亚组分析,以期发现发生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6.75±7.31)岁;肺通气功能正常155人(38.85%),肺通气功能障碍244人(61.14%);89.97%的研究对象暴露于较高水平的室内空气污染(IAP>5).logistic回归发现,控制年龄、BMI、居住地、性别、吸烟、饮酒、是否患心血管疾病后,IAP>5(OR=2.327,95%CI:1.089~4.974),冬季使用有烟煤作为主要取暖燃料(OR=3.467,95%CI:1.197~10.037)可能会增加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亚组分析发现,白银地区客厅/卧室不通风(OR=3.460,95%CI:1.116~10.268)会增加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在BMI≤24 kg·m?2的研究对象中,卧室取暖方式为煤炉和烧炕(OR=2.092,95%CI:1.030~4.247)、冬季在卧室烹饪(OR=2.954,95%CI:1.046~8.344)同样可能增加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在BMI>24 kg·m?2研究对象中,IAP>5(OR=3.739,95%CI:1.147~12.182)发生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结论]甘肃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及当地居民肺通气功能状况均不乐观,且两者之间呈负相关.煤炭的使用、超重、在卧室烹饪及同时采用煤炉和烧炕取暖均可能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增高,而通风有益于肺通气功能健康.

    农村肺通气功能室内空气污染燃料

    亚慢性氟离子饮水染毒对小鼠肾脏毒性作用及肾组织STIM1和ORAI1表达的影响

    吴璇丁凡刘盈莹吴庆...
    493-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氟可以通过诱导胞内钙超载导致细胞损伤.钙池操纵性钙内流(SOCE)对于维持胞内钙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但氟对肾组织SOCE的影响是未知的.[目的]探究氟离子经饮水亚慢性染毒对小鼠的肾脏毒性,以及对肾脏SOCE关键蛋白中的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和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ORAI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0(对照组)、0.3、3和30 mg·L?1的氟离子染毒组,饮水染毒12周.测定染毒后小鼠的体重及肝肾脏器系数;观察小鼠肾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收集小鼠染毒12周末的24 h尿液,测定尿肌酐(UCr)、尿钙(UCa)、白蛋白(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中STIM1和ORAI1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STIM1和ORAI1荧光共定位进一步验证STIM1和ORAI1的表达水平.[结果]氟离子染毒后,各组间小鼠的体重及肝肾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光镜下,3、30 mg·L–1的氟离子组中,小鼠肾脏组织可见肾小管细胞变性、顶端突出、脱落和扩张等;小鼠尿液指标可见,各组间小鼠U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3、30 mg·L–1氟离子组中UCr校正后的UCa水平分别为(0.075±0.014)、(0.081±0.012)mol·mol–1(以每摩尔UCr表示),虽略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B水平在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染毒组β2-MG水平有差异,30 mg·L?1氟离子组的β2-MG水平为(0.077±0.014)g·mol?1,较对照组升高(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各组间STIM1和ORAI1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8.411、6.853,P=0.001、0.013);与对照组相比,3、30 mg·L?1氟离子组中STIM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30 mg·L?1氟离子组ORAI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TIM1和ORAI1荧光共定位可见,3、30 mg·L?1氟离子组STIM1和ORAI1的表达上调.[结论]氟离子经饮水亚慢性染毒可以上调肾组织STIM1和ORAI1表达水平,诱导肾损伤.

    亚慢性染毒肾毒性钙池操纵性钙内流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

    砷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m6A修饰的变化

    郑婧婧赵钊张佳靖王素华...
    499-505,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砷可以通过触发氧化应激对机体产生毒作用,这一过程伴随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引起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氧化应激过程中的N6-甲基腺苷(m6A)修饰变化.[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NaAsO2(0、2.5、5、10、20μmol·L–1)处理HELF细胞48 h,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S)法检测细胞活力;使用相应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因子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总RNA中的m6A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6A修饰酶: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甲基转移酶样14(METTL14)、肾母细胞瘤1关联蛋白(WTAP)、脂肪量与肥胖相关蛋白(FTO)、Fe(II)和α-KG依赖的双加氧酶AlkB家族成员5(ALKBH5)、YTH结构域蛋白2(YTHDC2)、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YTH结构域家族蛋白3(YTHDF3)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ETTL3、FTO、YTHDC2、YTHDF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NA甲基化免疫共沉淀-实时荧光定量PCR法(MeRIP-qPCR)检测NRF2 mRNA中m6A的富集情况.[结果]使用0、2.5、5、10、20μmol·L?1 NaAsO2处理细胞后,MTS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20μmol·L?1组的细胞活力降低至84%(P<0.05).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10、20μmol·L?1组T-SOD活性降低(均P<0.05);2.5、10μmol·L?1组GSH-Px活性降低(均P<0.05);10、20μmol·L–1组MDA含量升高(均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显示,0、2.5、5、10、20μmol·L–1组总体m6A甲基化水平依次为(0.193±0.023)%、(0.247±0.021)%、(0.253±0.006)%、(0.233±0.006)%、(0.262±0.010)%,相较于对照组,各组m6A甲基化水平均升高(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METTL3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NaAsO2浓度为2.5、10、20μmol·L–1时降低(均P<0.05),FTO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NaAsO2浓度为20μmol·L–1时降低(P<0.05),YTHDC2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NaAsO2浓度为10、20μmol·L–1时升高(均P<0.05),YTHDF3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NaAsO2浓度为2.5、10、20μmol·L–1时升高(均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METTL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在NaAsO2浓度为10、20μmol·L–1时降低(均P<0.05),FTO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在NaAsO2浓度为5、20μmol·L–1时降低(均P<0.05),YTHDC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在NaAsO2浓度为20μmol·L–1时降低(P<0.05),NRF2的胞核蛋白相对表达量在NaAsO2浓度为10、20μmol·L–1时降低(均P<0.05).MeRIP-qPCR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20μmol·L–1 NaAsO2暴露组的m6A富集比例明显增加(P<0.05).过表达FTO后,FTO组FTO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NRF2的胞核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NaAsO2+FTO组的FTO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较NaAsO2组明显升高(均P<0.05),NRF2的胞核蛋白相对表达量较NaAsO2组升高(P<0.05).[结论]NaAsO2引起HELF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过程中,总体m6A甲基化程度、m6A修饰酶、NRF2 mRNA的m6A修饰以及NRF2的表达发生变化.

    氧化应激N6-甲基腺苷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二氧化硅对MLE-12细胞脂质沉积及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郝小惠邵京吴慧靳宜璇...
    506-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脂质代谢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脂质代谢的重要调控通路,矽肺与脂质代谢异常是否有关尚待探索.[目的]观察二氧化硅(SiO2)染毒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MLE-12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胆固醇及PI3K、AKT、mTOR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SiO2是否通过该通路调控脂质变化.[方法](1)采用50 mg·L–1 SiO2混悬液染毒MLE-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12、24、48 h SiO2染毒组.(2)根据PI3K抑制剂LY294002对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结果,选择5μmol·L–1进行后续实验.将细胞分为对照、50 mg·L–1 SiO2、50 mg·L–1 SiO2+5μmol·L–1 LY294002、5μmol·L–1 LY294002四组,均染毒细胞48 h.采用酶法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总胆固醇与游离胆固醇的差值)、甘油三酯含量,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状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mTOR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50 mg·L–1的SiO2染毒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24、48 h组均明显升高,在48 h组,总胆固醇由对照组的(2.242±0.181)mg·g–1升高到(5.148±0.544)mg·g–1,游离胆固醇从(1.923±0.158)mg·g–1升高至(4.168±0.433)mg·g–1,胆固醇酯也从(0.318±0.067)mg·g–1升至(0.978±0.134)mg·g–1(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酯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中的橙红色染色颗粒沉积增加,48 h橙红色颗粒细胞内沉积增加最明显(P<0.01);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呈现增高的趋势,在染毒48 h时达到高峰(均P<0.01).(2)与SiO2染毒组相比,SiO2+LY294002组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降低(均P<0.01),细胞内橙红色脂质染色颗粒沉积减少,细胞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降低(均P<0.01).[结论]SiO2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MLE-12细胞内胆固醇成分增加,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

    二氧化硅胆固醇矽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信号通路MLE-12细胞

    氧化应激在尼古丁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中介效应

    李丹丹孟中华曲英莉李园园...
    512-518,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既往研究已证实,尼古丁暴露是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关于尼古丁是否通过氧化应激引起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尚不明确.[目的]探究氧化应激在尼古丁暴露与URSA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88名URSA患者作为病例组,既往无不良妊娠结局且去该医院门诊做人工流产的88名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尿中尼古丁水平.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尼古丁、8-OHdG和8-iso-PGF2α与URSA风险的关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尼古丁与8-OHdG和8-iso-PGF2α的关联,并采用二分应变量中介模型探索氧化应激在尼古丁暴露对URSA影响的中介作用.[结果]病例组尿中尼古丁、8-OHdG和8-iso-PGF2α的质量分数中位数分别是7.78、4.84、44.10μg·g–1(肌酐校正),对照组分别是6.48、3.34、29.39μg·g–1(肌酐校正),病例组尿中尼古丁、8-OHdG和8-iso-PGF2α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Q1组相比,尼古丁和8-iso-PGF2α的Q4组URSA的OR(95%CI)分别是4.20(1.33~13.29)和6.25(1.66~23.59);与8-OHdG的Q1组相比,Q2、Q3和Q4组URSA的OR(95%CI)分别是5.47(1.43~20.93)、4.24(1.28~14.07)和6.36(1.82~22.28).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病例组和对照组尿中尼古丁与8-OHdG质量分数均呈正向关联,b(95%CI)分别是0.76(0.67~0.86)和0.81(0.67~0.95),病例组和对照组尿中尼古丁与8-iso-PGF2α质量分数均呈正向关联,b(95%CI)分别是0.65(0.55~0.75)和0.76(0.64~0.87).二分应变量中介结果显示:8-iso-PGF2α在尼古丁内暴露水平与URSA之间的中介效应大小及其95%CI是1.518(0.749~2.311).[结论]尼古丁内暴露是URSA的危险因素,与氧化应激存在正向关联,可能通过脂质过氧化损伤而导致URSA的发生.

    尼古丁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介效应8-羟基脱氧鸟苷8-异前列腺素F2α

    2019─2020年兰州市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李盛王金玉高青郑艳妮...
    519-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大气污染物中PM2.5及其吸附的金属元素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目的]探究2019—2020年兰州市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及金属来源,并评估金属元素经吸入途径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兰州市两区(城关区和西固区)定期监测PM2.5及金属元素[锑(Sb)、铝(Al)、砷(As)、铍(Be)、镉(Cd)、铬(Cr)、汞(Hg)、铅(Pb)、锰(Mn)、镍(Ni)、硒(Se)和铊(Tl)]的质量浓度(后简称:浓度)(因Be、Cr、Hg、Ni和Se 5种元素检出率<70%,后续未做分析),用中位数M和第25、75百分位数(P25,P75)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PM2.5和金属元素浓度,按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浓度限值进行比对;两组中位数的差异比较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组中位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采用富集因子(EF)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其来源进行评价;利用终生致癌风险(ILC)模型和非致癌风险评估模型的总危害指数(HI)及危害商值(HQ),分别对PM2.5中5种非致癌金属(Sb、Al、Pb、Mn、Tl)和2种致癌金属(As、Cd)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兰州市2019、2020年PM2.5浓度的中M(P25,P75)分别为38.50(26.00,65.00)和41.00(29.00,63.10)μg·m–3.2020年与2019年之间PM2.5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89,P>0.05).各金属元素浓度的M由高到低为:Al>Pb>Mn>As>Cd>Sb>Tl,且2019年各金属元素年均浓度均高于2020年(P<0.05).城关区和西固区PM2.5浓度的M(P25,P75)分别为52.98(17.00,61.00)、55.40(17.00,67.00)μg·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关区Sb和Al的浓度均低于西固区(P<0.05),其他金属元素的浓度在两区之间无差异(P>0.05).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比较,兰州市PM2.5和7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均存在季节差异(除PAl=0.007外,其余均P<0.001).富集因子法结果显示:6种金属元素(Sb、Al、As、Cd、Pb和Tl)的EF值均大于1.其中,除As外,其他金属元素的EF值均大于10,且Al和Cd的EF值均大于100.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三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5.61%、24.22%和14.42%,累计贡献率达到84.25%.主成分1包括Pb、As、Cd和Sb,主成分2包括Al和Mn,主成分3为Tl.5种金属非致癌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Al>Mn>Pb>Tl>Sb,其中除Al元素对成人的HQ值大于1外,其余4种非致癌金属元素对成人和儿童的HQ值均小于1.致癌金属As对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及儿童的ILC值分别为2.68×10–5、2.51×10–5和1.45×10–5;致癌金属Cd对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及儿童的ILC值分别为1.53×10–6、1.43×10–6和8.26×10–7.[结论]兰州市存在大气PM2.5及其金属污染情况,其中As和Cd对人群可能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PM2.5金属元素富集因子主成分分析健康风险

    长庆油田产油区周边农田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郭雯婕郭含旭张耀怡高艳鹏...
    527-53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随着国家能源开发布局的变化,庆阳地区出现了石油开采和农业并重的局面,如果不引起重视,极易造成当地土壤污染.[目的]评价长庆油田主产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可能来源及生态风险.[方法]采集长庆油田主产区周边的庆阳市正宁县、镇原县、庆城县三县农田土壤样本60份,按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方法检测农田土壤重金属铅(Pb)、汞(Hg)、铬(Cr)、镉(Cd)、砷(As)的质量分数(后称:含量),以甘肃省土壤背景值作为计算污染指数的分母,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农田土壤5种重金属的污染及生态特征.[结果]长庆油田周边农田土壤5种重金属中Pb、As、Hg以及庆城县Cr、Cd和正宁县Cd水平超过甘肃省土壤背景值,但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Pi)分别为Hg(2.14)、Pb(1.24)、As(1.13)、Cr(0.78)、Cd(0.67),提示Hg属于中污染,Pb和As属于轻污染,Cd和Cr为未污染状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分别为Cr(0.92)、Cd(1.08)、As(1.20)、Pb(1.68)、Hg(3.85),提示Cr为尚清洁,Cd、Pb和As属于轻度污染,Hg属于重度污染.镇原县Hg、Cd和庆城县Hg含量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0.00%、50.00%和50.00%,均大于50%,提示所在地相应重金属的污染受人为影响较大.农田土壤中Pb、Cr、Cd、As和Hg 5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分别为6.20、1.55、20.05、11.28和81.64,即Hg属于强生态风险水平,其余4种重金属属轻微生态风险水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RRI)为124.48,结合Hg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认为当地农田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属强生态风险水平.[结论]长庆油田主产区农田土壤中5种重金属水平均值虽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已超过甘肃省土壤相应元素的背景值,且存在人为影响的迹象和不同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

    庆阳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磷酸三甲苯酯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殖毒性及机制

    唐洁琳张红丹周沁宇李佳忆...
    53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磷酸三甲苯酯(TCP)主要用作阻燃剂.研究证实其具有细胞毒性和神经毒性,但对于其生殖毒性尚不明确.[目的]研究TCP亚急性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殖毒性以及潜在机制.[方法]将秀丽隐杆线虫分别暴露于溶剂对照以及0.1、1、10、100、1000μg·L?1 TCP的培养基72 h,检测后代数目和子宫内受精卵的数量,评价生殖能力;检测总生殖细胞数和生殖腺臂相对面积,评价生殖腺发育;检测体长和体宽,评价生长发育;检测秀丽隐杆线虫体内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2线虫线粒体活性氧代谢基因(mev-1和gas-1)的表达,评价氧化应激水平.WS1433转基因线虫和野生型线虫N2分别暴露于溶剂对照或TCP(0.1、1、10、100、1000μg·L–1)后,检测WS1433转基因线虫生殖细胞DNA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2线虫DNA损伤相关基因(hus-1、clk-2、cep-1和egl-1)的相对表达,评价TC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遗传损伤的影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217.00±12.20),100μg·L?1和1000μg·L?1 TCP组N2线虫的后代数目减少(170.80±11.51、169.60±10.52,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8.43±1.69),100μg·L?1和1000μg·L?1 TCP组N2线虫的子宫内受精卵数目减少(13.47±0.81、11.95±0.90,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312.46±77.4),100μg·L?1和1000μg·L?1 TCP组N2线虫的总生殖细胞数减少(281.80±12.98、273.50±8.53,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00μg·L?1和1000μg·L–1 TCP组N2线虫的生殖腺相对面积分别减少13.83%、17.25%(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058.10±80.12)μm、(78.21±14.69)μm],100μg·L–1和1000μg·L–1TCP组N2线虫的体长、体宽均减少(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0、100和1000μg·L–1 TCP组线虫体内ROS相对荧光强度增加(为107.60%±1.02%、105.90%±1.40%、106.40%±1.85%,P<0.05),SOD活性分别降低(降低20.66%、15.88%、16.44%,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3±1.3),100和1000μg·L–1 TCP组WS1433线虫DNA损伤的生殖细胞数目上升(2.4±0.3、2.7±0.3,P<0.05);10、100和1000μg·L–1 TCP组N2线虫mev-1和gas-1基因表达降低(P<0.05);0.1~1000μg·L–1 TCP组线虫hus-1基因表达增加(P<0.05);100和1000μg·L–1 TCP组线虫clk-2和egl-1基因表达增加(P<0.05);1、10和100μg·L–1 TCP组线虫cep-1基因表达增加(P<0.05).[结论]TCP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和生殖细胞DNA损伤对线虫造成生殖损伤.

    有机磷酸酯秀丽隐杆线虫生殖毒性DNA损伤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