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骨密度联合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应用价值研究

    张凝郑丕媚钟志娟符小妹...
    920-922,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骨密度(BMD)联合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25(OH)VD]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自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 ALL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CCLG-2018 方案化疗。分析初诊时BMD-标准差(Z值)与患儿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以及BMD-Z值与25(OH)VD水平的相关性;同时,比较患儿不同化疗时期(初诊时、诱导缓解治疗后、巩固治疗后、延迟强化治疗后、中间治疗后)的BMD-Z值、25(OH)VD水平。结果 根据初诊时BMD-Z值,将患儿分入初诊时BMD-Z值正常组(n=21)和初诊时 BMD-Z值不足组(n=39)。初诊时BMD-Z值与患儿性别、年龄、初诊年龄、危险度分层、体质量指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患儿初诊时、诱导缓解治疗后、巩固治疗后的BMD-Z值呈逐渐降低趋势,延迟强化治疗后、中间治疗后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时、诱导缓解治疗后、巩固治疗后、延迟强化治疗后、中间治疗后的25(OH)VD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VD水平与初诊时、诱导缓解治疗后、巩固治疗后的BMD-Z值呈负相关(r=-0。416、-0。373、-0。380,P<0。05),与延迟强化治疗后、中间治疗后的BMD-Z值呈正相关(r=0。435、0。367,P<0。05)。结论 超声BMD联合血清25(OH)VD检测可以判断ALL患儿在不同治疗阶段的骨代谢状态,指导临床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超声骨密度25羟基维生素D

    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与骨面型关系研究

    孙红静何静静
    923-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与矢状骨面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形成反对颌面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60 例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并形成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一颗侧切牙腭向错位的患者纳入A组(n=30),将两颗侧切牙腭向错位的患者纳入B组(n=30)。对两组头颅侧位X线影像进行定点、测量、分析,评价上下颌骨矢状方向的指标。将我国恒牙期青少年的面型构成比作为对照组,与A组、B组矢状骨面型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 A组SNB角、AB平面角大于正常值,ANB角、Wits值小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NB角、AB平面角大于正常值,SNA角、ANB角、S′-Ptm、A′-Ptm、Wits值小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ANB角、Wits值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矢状面型构成比及总和与对照组比较,Ⅲ类骨面型比例增高,且B组增高幅度更大。结论 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形成反可导致上颌基骨长度缩短,下颌齿槽基骨相对于上颌齿槽基骨位置靠前,趋于Ⅲ类面型。

    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反矢状骨面型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李军科侯英利马续彬李亮...
    926-928,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 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VP组、PKP组和PCVP组,每组各40 例。比较3 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弥散程度,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CVP 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少于 PVP 组、PKP 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PVP组、PKP组,骨水泥弥散程度良好率高于PVP组、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术后VAS、ODI均低于各组术前,且PCVP组VAS、ODI均低于PVP组、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均高于各组术前,且PCVP组高于PVP组和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椎Cobb角均小于各组术前,且PCVP组小于PVP组、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VP组、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PVP、PKP比较,PCVP治疗OVCF患者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增加骨水泥注入量,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椎体功能,促进伤椎高度恢复、纠正后凸畸形,安全性高。

    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

    ProTaper Next系统、WaveOne系统对根管预备术后炎症反应及疼痛影响

    张培娟王燕燕王琼琼王娜娜...
    929-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roTaper Next系统、WaveOne系统对根管预备术后炎症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1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拟行根管治疗的72 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6 例。A组采用ProTaper Next系统进行根管预备;B组采用WaveOne系统进行根管预备。根管预备术后 1 周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毕评估根管充填效果,记录两组根管预备时间、术后 24h时疼痛程度和术前、术后 1 周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33/36),与B组的86。12%(3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恰填率为 91。67%(33/36),与B组的83。33%(30/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根管预备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A组疼痛程度轻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两组龈沟液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Taper Next系统和WaveOne系统在根管预备术中的疗效、根管充填效果相当,ProTaper Next系统可减轻根管预备术后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而WaveOne系统在缩短根管预备时间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根管预备术ProTaperNext系统WaveOne系统炎症疼痛

    IgA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不良肾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刘淅檬杜君兰王月严瑞...
    933-935,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IgA肾病(IgAN)合并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良肾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 例IgAN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B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未合并T2DM的57 例IgAN患者纳入A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等。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 年的随访,记录患者不良肾结局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gAN合并T2DM患者发展至不良肾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B组患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合并高血压比例高于A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1 年,B组不良肾结局发生率为 26。67%(16/60),高于A组的10。53%(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IgAN合并T2DM患者出现不良肾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gAN合并T2DM患者表现出与单纯IgAN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局,且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IgAN合并T2DM患者不良肾病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

    IgA肾病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不良肾结局

    高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多重用药特点分析

    孙艳丽梁春波郝佳慧刘兵...
    936-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多重用药特点。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自2022 年6 月至2024 年6 月收治的200 例高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用药种数、出院后长期用药种数,以及出院后抗心绞痛药物、降压药物、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0 例患者中,住院期间用药种数为5~29 种,平均用药种数(14。48±5。21)种;出院后长期用药种数为2~19 种,平均用药种数(8。34±3。46)种。200 例患者中,117 例(58。5%)出院后仍接受抗心绞痛药物治疗,192 例(96。0%)出院后使用降压药物治疗,186 例(93。0%)出院后使用调脂药物治疗,184 例(92。0%)出院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63 例(31。5%)出院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 高龄老年心血管患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综合管理率较高,常同时使用抗心绞痛、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物。

    心血管疾病老年高龄用药特点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不同阻断方式对肾功能影响研究

    周昌东田玉新林洋孙凯...
    939-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不同阻断方式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 年8 月至2023 年4 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8 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阻断方式,将采用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的患者纳入B组(n=32),将采用完全肾动脉阻断的患者纳入A组(n=36)。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 天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以及术前、术后第3 天及第4 周肾小球总滤过率(GFR)。记录手术时间、病理术后切缘、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第 3 天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A组,GFR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4 周GFR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切缘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使用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技术更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动脉阻断肾肿瘤

    两种麻醉方法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植入剖宫产术效果比较

    罗琼吕琼莹罗晶
    942-944,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 2022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科收治并择期行剖宫产术的40 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GA组)与腰椎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CA组),每组各 20 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S-D),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U-D);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值;术中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前1 h(T0)、手术结束时(T1)及术后24 h(T2)3 个时间点的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放置球囊、S-D、U-D、新生儿 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术中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术后2、6 h VAS评分,T1、T2 时血清CRP、TNF-α、IL-6 水平均低于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植入剖宫产术更为合理的麻醉方式,该方式能减轻炎症反应,保证产妇及胎儿的安全。

    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剖宫产全身麻醉联合麻醉

    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与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金虎吕军
    945-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ULBD)术与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21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2 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将进行椎板开窗减压术的患者纳入开放组(n=32),将进行ULBD术的患者纳入ULBD组(n=30)。两组术后均随访3 个月。记录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的腿部和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ULBD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放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LBD组术后 1 个月腰部、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LBD组术后1 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LB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LBD术与椎板开窗减压术均能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ULBD术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较椎板开窗减压术更具优势。

    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开放手术切除椎板减压腰椎管狭窄症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预测价值

    祁学强冯吉庆任磊赵毅...
    948-950,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自2021 年1 月到2023 年12 月收治的134 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围术期输血情况,将患者分为未输血组(n=104)与输血组(n=30)。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HR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输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输血组患者手术时间>120 min比例及术前血红蛋白(Hb)均低于未输血组,年龄>75 岁、术中失血量≥700 ml比例及入院即刻血糖、SHR均高于未输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前Hb、入院即刻血糖、SHR均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HR预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输血的最佳cut-off值为1。18,敏感性为0。829,特异性为0。762,约登指数为0。591。结论 SHR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术中失血量等临床变量显著相关,可作为围术期输血需求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下肢骨折老年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围术期输血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