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达芬奇机器人结合3D成像技术精准肺段切除术在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金希冬孟浩陈祥鹏徐惟...
    951-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RATS)结合 3D成像技术精准肺段切除术在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1 年7 月至2023 年10 月收治的78 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切除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实施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B组(实施RATS结合 3D成像技术精准肺段切除术),每组各 39 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总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大于B组,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结清扫数目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 个月用力肺活量、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自主通气量、呼气峰值流速均低于术前,且 A 组均低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 1 个月 CD3+、CD4+、CD4+/CD8+均下降,CD8+均升高,且 A 组 CD3+、CD4+、CD4+/CD8+均低于 B 组,CD8+均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癌胚抗原、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糖类抗原125 均下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RATS结合 3D成像技术精准肺段切除术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仅可以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实现病情的良好控制,还能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减轻对肺功能的影响,安全性良好。

    达芬奇机器人3D成像技术精准肺段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炎性因子水平影响

    曹新营邢彩耐刘丽丽杨光...
    955-957,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抑制剂(SGLT-2i)治疗高血压(HPN)合并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血压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52 例HPN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76 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GLT-2i类药物(达格列净)治疗,均治疗3 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血压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用药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74%(72/76),高于常规组的 84。21%(6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 个月后的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水平均低于治疗1 个月后,且观察组治疗 1、3 个月后的血压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LT-2i治疗HPN合并T2DM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减轻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压炎性因子

    妊娠晚期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警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赵婷午庆玲张焕丽毛小娜...
    958-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预警因素。方法 选取自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3 例PPROM的妊娠晚期孕妇纳入A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 112 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纳入B组。两组孕妇均观察至分娩,统计两组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预警因素,构建相关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对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预测价值。结果 A组与B组的流产次数、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妊娠贫血、羊水过多、腹压升高孕妇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预警因素与流产次数≥2 次、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妊娠贫血、羊水过多、腹压升高有关(比值比=1。872、2。071、3。494、1。645、1。809、2。358、2。052,P<0。05)。预测模型:logit(P)=-10。733+流产次数×0。627+合并妊娠期高血压×0。728+胎位异常×1。251+生殖道感染×0。498+妊娠贫血×0。593+羊水过多×0。858+腹压升高×0。71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灵敏度为 79。61%,特异度为 80。36%。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预警因素包括流产次数≥2 次、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妊娠贫血、羊水过多、腹压升高,据此构建的相关预测模型对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预测价值较好,临床可据此对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其PPROM发生的风险。

    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晚期预警因素预测模型

    小干扰RNA靶向抑制TP53基因对炎性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影响

    张海萍周琪牛风玲王晶...
    962-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iRNA)靶向抑制TP53 基因表达对炎性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将TP53-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转染人炎性乳腺癌细胞株SUM149,分别作为si-TP53 组和si-NC组,另选取未处理的SUM149 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TP5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 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抑制TP53 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抑制TP53 基因表达对细胞p-STAT3、p-JKA2、MMP-2、MMP-9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i-TP53 组TP53 mRNA、蛋白表达均低于si-N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P53 组 48、72 h时细胞增殖水平高于si-NC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P53 组24h时细胞迁移率高于si-NC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P53 组细胞穿膜数高于si-NC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P53 组 p-STAT3、p-JKA2、MMP-2、MMP-9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i-NC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靶向抑制TP53 基因能促进炎性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这可能与其上调JKA2/STAT3 通路及迁移相关蛋白MMP-2、MMP-9 表达有关。

    TP53炎性乳腺癌细胞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人血白蛋白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影响

    赵浩南陈纪宏白朝辉许向波...
    96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血白蛋白(HA)对肝硬化肝性脑病(HE)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 2011 年 11 月至2023 年9 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 例肝硬化H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n=2)与B组(n=5)。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接受HA联合常规治疗。比较A组和B组患者HE改善率、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 A组和B组患者治疗期间HE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GSSG水平呈下降趋势,SOD水平相对稳定;A组患者GSSG及SOD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趋势。A组与B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SOD、GSSG水平,以及SOD、GSSG水平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E是否改善,将B组患者分为改善组(n=3)和未改善组(n=2)。改善组患者治疗后SOD水平呈上升趋势,GSSG水平呈下降趋势;未改善组患者SOD、GSSG水平无明显变化趋势。改善组与未改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SOD、GSSG水平,以及SOD、GSSG水平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患者接受HA治疗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存在一定的改善趋势,HA可能通过其抗氧化应激特性抑制HE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

    肝硬化肝性脑病人血白蛋白氧化应激反应

    简化步骤内镜下空肠营养管放置术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

    贾纯增司小北高岩毋睿涵...
    968-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简化步骤的内镜下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0 年7 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的146 例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空肠营养管放置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88)与简化组(n=58)。常规组患者在内镜下用活检钳于胃腔内钳夹营养管头端后,内镜牵引营养管头端一起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后,再伸出活检钳继续推送营养管头端至内镜视野边缘释放。简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内镜无需进入十二指肠,只需伸出活检钳推送营养管头端通过幽门即可释放。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脱管率与操作时间。比较不同初级内镜医师对两组患者的操作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简化组患者脱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级内镜医师B对常规组患者的操作时间长于初级内镜医师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级内镜医师B对简化组患者的操作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化步骤的内镜下空肠营养管放置术可有效避免操作过程中空肠管脱出十二指肠,缩短初级内镜医师的操作时间。

    内镜下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简化步骤肠内营养空肠管脱出

    膝骨关节炎保膝治疗研究进展

    吕慧页柳椰马旭翟良全...
    970-974页

    膝骨关节炎保膝治疗研究进展

    冷大气等离子体在慢性感染性创面中应用进展

    侯智权骆中华柳云恩
    975-977页

    冷大气等离子体慢性感染性创面创面愈合生长因子联合疗法

    消化内镜在放射性肠病中应用现状

    卢盛言丁思元白燕鸥吕伟彦...
    978-981页

    放射性肠病消化内镜诊断治疗实验研究

    肝细胞癌增殖与转移相关通路研究进展

    孙嘉钰尹畅李京
    982-985页

    肝细胞癌增殖转移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