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路基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路基工程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路基工程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卿三惠

双月刊

1003-8825

ljgch01@163.com;ljgch02@163.com

028-86443000 86442063

610032

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16号

路基工程/Journal Subgrad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路基工程》期刊1983年10月创刊,由铁道部主管,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主办。刊号:ISSN:1003-8825,CN:51-1414/U。广告许可证号:5101034000064。《路基工程》外文名称:Subgrade Engineering《路基工程》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是国内唯一的以研究路基工程为主要对象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专业学术领域有着诸多的建树。内容覆盖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矿山、港口、机场等众多行业,聘请了全国铁路、公路等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担任编委,众多企业和机构参与协办。期刊是首批入选的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遴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版期刊资料库全文收录,同时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荣获四川省一级期刊和中国建筑行业《优秀杂志一等奖》。《路基工程》办刊宗旨:为了更好地、更及时地总结交流路基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推广、解决路基问题的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路基病害的整治和防洪、防灾及安全工作,及时交流和沟通科学技术信息,促进我国路基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确保行车安全。《路基工程》主要栏目:论述、试验研究、经验介绍、病害整治。《路基工程》主要读者对象:从事路基学科及其有关的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和设计、施工、养护、维修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路基工程》办刊特色:《路基工程》以其刊出论文的观点新颖、技术先进、工艺新颖、实用性强为特色,重点介绍路基工程技术标准、技术理论研究,交流铁路、公路等有关路基、基础工程方面科研、设计、施工、养护及病害整治经验,报道国内外路基工程动态及科研、设计、管理成果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等,是深受路基工程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及广大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所喜爱的专业期刊,对提高全国路基、岩土工程研究,推动路基工程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拓宽公路差异沉降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庞军吴红刚秦昌乐马彦军...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地了解拓宽公路工程中差异沉降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有序梳理1997-2021年间的576篇相关文献,总结拓宽公路差异沉降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际工程案例。归纳拓宽公路差异沉降的影响因素,提出按照内因、外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进行分类的方法;整合各因素对差异沉降曲线的影响规律和特征,建立差异沉降双向变化型、单向局部变化型和单向整体变化型三种曲线概化模型;总结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层应力的影响规律;确定新旧路面拉应力的控制层位置,建立差异沉降控制标准计算的概化思路;整理差异沉降减控技术的种类,比较各减控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基于研究现状,展望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的研究方向。

    道路拓宽差异沉降研究成果曲线模型控制标准减控技术

    水泥混凝土道面可靠性设计指标计算方法

    王占盛杨淑梅戎虎仁杨定强...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水泥混凝土道面可靠性设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分析目前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算法的改进。我国工程结构设计标准提供的可靠指标基本采用安全系数换算、分项系数基本采用安全系数或可靠指标换算,该算法可能存在不同设计状况的设计结果不符合可靠性宏观规律、不同设计指标的设计结果不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原因在于可靠性设计指标的计算忽视了设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将变量间相关性纳入工程整体可靠度考虑,改进得到的可靠指标与分项系数计算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应用到水泥混凝土道面工程,通过抗力性质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再分别定量统计相关系数值,最后通过改进算法计算可靠性指标的适宜值。

    水泥混凝土道面可靠性设计可靠指标分项系数安全系数改进算法

    高速铁路混凝土路基结构研究与应用现状

    王润民陈涛李卫超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工程应用、理论模型、动力静力性能影响因素和优缺点等方面,综述高速铁路混凝土路基结构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详细介绍常见的路基结构型式,并对各种路基结构型式进行对比分析;回顾路基结构的静力和动力特性研究进展;在车辆与轨道的相互作用及动力学研究中,阐述从提出车辆-轨道垂向统一模型,逐步发展到空间耦合模型的研究过程和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对未来路基结构的研究提出展望。

    高速铁路混凝土路基结构型式静力和动力特性车辆轨道动力耦合系统轮轨动力学

    基于排水固结效应的古滑坡稳定性增长分析

    胡惠华陈鑫胡新红彭元生...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珠高速公路湘境K244滑坡是在雨季开挖路堑诱发巨型古滑坡复活形成的大型土质公路滑坡,滑坡形成的外因是公路路堑开挖和降雨入渗,内因是古滑坡存在连续贯通的滑动带及承压性的地下水。公路滑坡经过排水及抗滑支挡治理后趋于稳定,支挡结构中锚索预应力缓慢衰减。基于公路滑坡和古滑坡滑带土共同的排水固结强度再生机理,提出滑带土再生强度参数的多断面及分层反算法,计算得水上强度参数大于水下强度参数,强度分层特征明显;公路滑坡经排水廊道降水多年后,露出水面的滑带土强度参数增长明显,由此可计算公路滑坡治理后的长期稳定系数;考虑滑带土排水固结强度再生的滑坡推力减小,大致符合锚索长期监测的预应力损失规律;滑坡在治稳后,廊道排水促进滑坡稳定性增长是持续缓慢的过程,符合滑带土强度再生特征。

    古滑坡推力位移监测反算法排水固结强度系数长期稳定性

    大巴山峡谷区高陡危岩发育特征与风险评价

    李松岩李嘉雨张可陈亮...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三维倾斜摄影采用数字地质调绘手段,研究西渝高铁明通隧道出口高陡危岩的发育特征及成因,基于无人机数字地质调绘成果对危岩区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落石运动轨迹数值模拟,分析危岩体崩落后的弹跳高度、运动速度、运动动能、运动距离。结果表明:WY01/02/04危岩带落石滚落到隧道洞口和#0桥台上的概率大,建议接长隧道明洞,设置桥墩防撞装置。

    高山峡谷岩溶发育危岩落石倾斜摄影非接触式勘察地质调绘轨迹研究防灾减灾

    加入OSID声明

    41页

    基于洞周相对位移的地下洞室群系统模糊随机可靠度研究

    熊峥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求解地下洞室群的系统模糊随机可靠度,将地下洞室洞周相对位移值及相对位移允许值分别作为结构荷载和结构强度,构造地下洞室可靠性分析的功能函数显式表达式;以此为基础,既考虑岩体力学参数的随机性,又考虑洞周相对位移允许值的模糊性,并采用网络概率估算技术(PNET法)求解地下洞室群的系统模糊随机可靠度。以某水电站发电系统洞室群为例,采用上述方法对施工期洞室的系统模糊可靠度进行计算,并使用进化-支持向量机方法代替数值方法计算洞周相对位移,从而得到洞室群的系统模糊随机可靠度。

    地下洞室群模糊随机可靠度洞周相对位移相对位移允许值支持向量机

    干湿循环对压实红黏土动强度与动模量影响研究

    刘峥嵘李慧丽刘维正罗元军...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自制一次成型模具制备压实度分别为90%、93%和96%的三轴试样,自制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对试样进行喷雾加湿和暖风干燥,定量模拟现场路基土含水率变化过程获得不同湿度和不同干湿循环次数的试样,通过常含水率动三轴试验测试其动强度与动模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累积应变随振次的变化分为塑性安定型、临界型和破坏型;临界动应力和最大动弹模随压实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减小幅度逐渐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压实度的影响减弱;临界动应力和最大动弹模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临界动应力在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时减小幅度相对较大;临界动应力和最大动弹模随循环次数的增多而降低,且降低幅度逐渐减小。

    红黏土湿度变化干湿循环交通荷载三轴试验临界动应力动弹性模量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路用性能研究

    张英治李娜崔伟翟鹏辉...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路面基层适宜的材料配合比,开展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本技术性能试验,采用2种成型方式、4种水泥掺量、5种砖骨料掺配比例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集料的压碎值随混凝土骨料含量的提高线性降低;振动压实法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重型击实法的1。5倍以上;再生集料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随水泥掺量的提高线性增长,随砖骨料含量的提高线性下降;水泥掺量和砖骨料含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对劈裂强度影响相对较小,但水泥掺量的影响相对砖骨料更显著;随砖骨料含量的增加,再生集料基层的失水率增加,但其干缩系数降低,抗冻性能降低,骨架密实型结构的抗冻性能优于悬浮密实型结构。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基层成型方式失水率抗冻性生态环保经济性

    电石渣改良黄土的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王凯刘宇航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兰州市罗九公路的黄土路基填土项目,开展不同低温和应力幅值下的电石渣改良黄土路基动力学试验研究,分析黄土与电石渣改良土的动力响应特征,建立电石渣改良土的累积塑性应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低温条件下,10。00%电石渣的掺入可将黄土静强度提高7。11%~43。37%;不同低温和应力幅值下,电石渣可使黄土的回弹模量提高6。54%~20。74%,累积塑性应变减少29。50%~65。70%;电石渣改良土累积塑性应变预测模型精度可达0。96以上。

    路基填料掺量资源化塑性应变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