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建设
理论建设

双月刊

理论建设/Journal Theory Research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现代化的启动逻辑及双重超越

    郝永平王婷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代化启动的历史逻辑是,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新的政治组织凝聚革命力量、新的道路来改变民族命运.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重点解决思想、组织和道路三大问题,并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启动逻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既从实践探索中完成了超越,也在理论建构中实现了超越.

    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启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论新质生产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刘志迎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以来,学界从科技、数据、未来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等多个层面展开各种视角的研究,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素,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对加深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凝聚共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生产关系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出场语境、理论意涵及意义彰显

    丁文对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重大论断有其特定的出场语境,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的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坚持和发展、当代西方民主危机的反思与中国外交实践的把握,分别构成了这一重大论断生成的思想语境、文化语境、历史语境和时代语境."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作为中国共产党制度形态和治理机制的理论创新,具有深刻的理论意涵,揭示了民主的价值指向、实现形式、治理样态和甄别标准.弘扬这一重大论断,对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世界民主价值和推进人类民主进步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制度形态治理机制人类文明形态

    邓小平恢宏战略观建构中国式的现代化:缘起、功能与贡献

    杨平川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生成缘起来看,邓小平以战略观建构中国式的现代化有其必要性与条件性.其必要性在于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内在特征提出战略建构的现实要求,其条件性分为邓小平作为伟大领袖具备卓越战略观的主体条件与社会主义中国集中统一的社会政治架构提供的制度条件;从内在功能来看,邓小平战略观在建构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时空场景中显示出其所具有的道路选择与举旗定向、步骤设定与动力供给、组织引领与制度保障、方法创新与能力培育、隐患预判与发展聚焦、世势把控与内外调适等多样化功能;从历史贡献来看,邓小平恢宏战略观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略理论,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并以这一思维理论的创新贡献引领了其战略观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作出的三维实践贡献.

    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战略观社会治理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三维向度

    姜潭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从理论指导、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维度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发挥着根本引领作用.在理论向度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指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调了文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理论指导.在价值向度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建设领域坚持守正创新等的论述,为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意蕴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实践向度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两个结合"、文化主体性以及文明交流互鉴等新的文化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担负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实践路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主体性"两个结合"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及其关系研究

    李明磊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的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精神资源构筑了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二者存在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底蕴,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与经验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时代内涵,并在"两个结合"中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在考察中国式现代化及中华文明二者内涵、本质与特性的基础上厘清其相互关系,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哲学助力中华现代文明建设的三重路径

    徐二花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哲学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之中,是中华文明的理论精华.中国哲学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中华现代文明建设必然要求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要求中国传统哲学创新发展.在助力中华现代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上,中国哲学的研究者既要深度挖掘传统哲学中的优秀因子,厚植文化自信;又要借鉴西方哲学中的积极因素,焕发哲学生机;还要不断创新发展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哲学,回应时代关切.

    中华现代文明中国哲学哲学使命文明建设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多维情感意蕴

    卢慧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为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提供了强大力量支撑.其中,保持"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清醒坚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积极作为以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宏大格局,彰显出对党、国家与民族的担当之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立场作为政治导向、把人民至上作为根本追求,表达了对人民的尊重之情;热爱、顺应与保护自然,尊重、珍视与发展历史,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与自强,彰显出对自然、历史与文化的敬畏之情;关心人类前途命运、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体现了对世界与人类的关怀之情.上述情感的流露与表达既诠释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情感密码,同时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声音,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

    新时代初心使命人民立场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

    试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特征

    赵赟恒
    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建立健全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鲜明特征和关键举措.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重点,将制度建设贯穿反腐败斗争始终,以"预防-发现-惩治"为制度框架,逐步构建起了重点突出、体系完备的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一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制度建设党内法规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内涵、逻辑与启示

    徐梦瑶王文浩
    9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思由于资本主义无序扩张衍生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与人相互对立以及人本身的异化等问题时,逐渐形成"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人类本身的和解"的"两个和解"思想.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双向涵化,构成生命共同体;但人始终处于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人通过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历史和人自身."人类本身的和解"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为"人类本身的和解"提供物质保障."两个和解"相互影响、相成相济,统一于具体的历史进程中,汇流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和解"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学理价值,为指引当代中国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两个和解"马克思恩格斯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