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

潘峰

双月刊

1004-4175

llts@263.net

0351-7985585

030006

太原市学府街96号

理论探索/Journal Theoretical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办刊宗旨和特色,注重对深层理论性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前沿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正本清源与返本开新——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历程的分析

    李海青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历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解上的正本清源与返本开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返本开新,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新的结合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时代条件的结合更为全面、更为系统,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从整个历程来看,随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越来越系统深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挖掘与运用,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与之相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正本清源返本开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纪律建设的推进逻辑

    季冬晓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史,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持续进行党的纪律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的历史.总结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其推进逻辑为:始终坚持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保障纪律建设的根本方向;着力构建以党章为核心与以政治纪律为根本的纪律规范体系,充分彰显纪律的规制约束效应;建立健全纪在法前、党纪国法协同构建的纪律执行体系,充分发挥纪律的警示预防作用;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充分强化纪律的惩戒纠错功能;坚持常态化与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增强纪律的教育引导效能,推动党领导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奋进新征程,要把纪律建设作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抓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纪律支撑、凝聚奋斗力量.

    纪律建设政治纪律集中性教育

    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的历史考察

    喻中
    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为了历史地理解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有必要多维度地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的历史进程、历史经验与历史意义.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领导经历了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领导蕴含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从历史意义来看,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领导产生的历史意义主要是开辟了中国的法治道路、影响了世界的法治进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法治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凝视"青年恩格斯:唯物史观溯源的另一种视角

    李志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学界普遍认同青年恩格斯与青年马克思走向唯物史观的道路是不同的,但同时存在一个常见的思想倾向,即从"关系论"的视角出发,认为青年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创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青年恩格斯只是其中的配角.与之不同,"自主性"的研究视角要求"以青年恩格斯来理解青年恩格斯",通过将青年恩格斯看作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特殊个体,考察青年恩格斯如何凭借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而独立地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由此,青年恩格斯研究将被赋予一种非凡的意义:打破唯物史观前史研究的三阶段说,即"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呈现青年恩格斯思想转变中的四个重要阶段即"青年德意志—黑格尔主义—经济学批判—共产主义",从而为追溯唯物史观的起源提供更为立体和丰富的阐释空间.

    青年恩格斯唯物史观自主性

    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诠释

    吴建永阎孟伟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的文化生命体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的新型文化样态,是对中华文明历史性更新的文化诠释.这要求在目的上,重塑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性,铸造实现民族复兴精神力量的时代品格,展现人类文明崭新愿景的责任担当;在方法上,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以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以"第二个结合"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建构合理合时合情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基本理论向度——基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分析

    张永刚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必须从理论源头出发,立足《共产党宣言》这一经典文本,深入把握其理论建构的原初面目与话语表述的深层逻辑.立基于此,使命型政党的生成依据以对历史规律科学把握为基准,具体体现在基于历史规定性的使命生成、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使命表达与提升政党自觉性的使命实践等三重维度;牢固确立"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人民立场,致力于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批判现存雇佣劳动及其带来的人类生存困境,执著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以现实运动实现任务目标,始终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正确方向.

    使命型政党《共产党宣言》历史使命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及其发展进路

    康晓强陈力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组织演进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必须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社会组织积极效应,坚持以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改革创新释放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坚持统筹社会组织发展和安全.剖析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可从"政治"与"自治"有机结合、政社分开与权责明确有机结合、分层与分类有机结合、制度性约束与结构性激励有机结合这四大向度切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质量提升,应探寻社会组织党建的新突破口、优化健全新型现代社会组织制度、协同推进社会组织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建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相互嵌合的组织化体系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国家治理政社分开群团组织

    网络泛娱乐主义及其治理路径

    洪晓楠翟思羽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资本与网络的结合成为网络娱乐的内驱力,消费主义盛行导致网络娱乐的泛化,网络娱乐的普遍生活化是网络泛娱乐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新网络环境下,网络泛娱乐主义内容"后真相化",网络泛娱乐主义主体"去理性化",网络泛娱乐主义传播"去中心化".网络泛娱乐主义给我们带来严重危害,消解个人理想信念,冲击主流价值观念,危害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网络泛娱乐主义应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推动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调治网络内容生产偏向,以主流文化引领网络娱乐文化;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以用户涵养反制网络泛娱乐主义;加强网络娱乐平台管理,以规制平台筑造正能量网络宣传阵地.

    网络泛娱乐主义网络娱乐娱乐文化网络受众意识形态

    "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制度的实践探索及深化思路

    战旭英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地方不断推陈出新,丰富了国家治理经验.其中,上海市浦东新区、山东省较早开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探索,推进"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制度改革."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了"一表申请""一门受理""一并审批""一门审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技术嵌入,推动了信息传递模式的数字化,提升了审批效率,重塑了组织结构,使其趋向扁平化,重构了责权利分配结构.深化"一业一证"改革,需从做好法治保障工作、明确行政审批局的主体地位、加强部门协同、整合治理层级关系等方面入手.

    "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制度行政审批

    横向整合与纵向重构:地方机构改革的实践逻辑

    王猛李世祥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解体制碎片化与治理悬浮化的"双重难题"是新时代地方机构改革的关键任务,其核心是推进条块层面的横向整合与纵向重构.横向整合旨在通过优化重组部门间关系以实现"统筹治理",体现为以领导机构整合强化党政统筹、以重点领域整合推进职能统筹、以运行机制整合实现业务统筹;纵向重构旨在通过合理匹配层级间权责以实现"赋能基层",体现为以理顺县乡关系促进体制赋能、以改革行政执法推动放权赋能、以治理力量下沉实现资源赋能.从实践效果来看,地方机构改革呈现出一定的内在局限,体现为横向整合的结构性约束、纵向重构的自主性挑战与横纵协调的关联性张力.为此,需从深度融合、有效承接和动态调适等方面推动横纵联动.

    地方机构改革横向整合纵向重构横纵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