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伦理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伦理学研究
伦理学研究

唐凯麟

双月刊

1671-9115

hn_llxyj@126.com

0731-88872086

410081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36号《伦理学研究》编辑部

伦理学研究/Journal Studies in Eth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2年9月,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伦理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一份学术理论刊物,其作为中国伦理学会的学术会刊,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体系服务。读者对象为高校从事伦理学教育和研究人员、理论宣传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萨尼对规则功利主义的康德式辩护

    张会永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萨尼借鉴康德伦理学的理性、法则、自主和普遍性等观念,并结合功利主义的伦理学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性偏好的规则功利主义理论.在为这种规则功利主义的优越性进行辩护时,他批评了以黑尔为代表的康德式行为功利主义和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康德式义务论,认为前者缺乏"自发的协调效应"且易于破坏权利和规则,而后者对"最大最小值原则""绝对优先原则"和"道德应当"理论的论证既是反事实的,也是不合理的.海萨尼认为,康德式的规则功利主义能够克服行为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上述缺陷,从而是更加合理的替代选项.海萨尼的理论对功利主义和康德伦理学的当代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们建设自主的规范伦理学理论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海萨尼规则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义务论

    论食品安全权的伦理之善

    易小明林翠霞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安全权集公民个人生命权、健康权和安全权的权利诉求与国家社会对公民个人生命权、健康权和安全权的维护保障于一身,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伦理要义.食品安全权是对公民生命权、健康权和安全权的价值认同和权利确证,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生命权利的维护和对饮食健康或无害的保障.食品安全权具有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自然善(存在)、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自我善(发展)、为他人的食品安全之善生成共在的伦理世界(完善)等多重伦理深蕴,是自然善、自我善、他人善和社会善的有机统一,构成人们道德生活中其他善的始基和源头.

    食品安全权自然善自我善他人善社会善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关怀"伦理路径

    张肖阳肖巍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冠疫情面前,伦理学的重要意义是锻造或阐释自身的概念,以便让人类社会透过冷酷病毒对于生命的摧毁认识到生命的平等价值、尊严和权利.疫情给人类一个反思生命和伦理的历史机遇,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和儒家伦理中的"关怀"可以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开启一条伦理路径.源于女性关怀体验的关怀伦理是道德情感主义传统的当代延续,这一传统在当代道德生活中愈发具有影响力,它相信道德起源和基础在于人类的道德感和同情心.与关怀伦理相似,儒家伦理也强调"仁爱"是上天赋予人的固有的能力,每个人都有爱他人、爱天地万物的情感,并且主张通过"和"来实现"共生"的目标.关怀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生命关怀共通性可以证明:人类社会具有一种普遍的道德或者人性,这便是出于道德情感的对于他人的关怀.面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当理性计算冰冷地把人类社会隔离开来之时,关怀能以自身的伦理路径温暖世界.

    关怀关怀伦理儒家伦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论西格尔的健康机会平等原则

    杨睿轩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寻求一种敏于责任的医疗资源分配方案,西格尔透过运气平等主义建构了健康机会平等原则.在他看来,健康机会应该公平地赋予所有人,不过在医疗资源分配上,只有那些因遭遇不可控因素而生病的不幸者才有资格获得政府的补偿,而那些因对自己健康不负责任而生病的不谨慎者则需要自己承担责任.该原则因主张放弃不谨慎者而招致放弃异议.尽管他尝试把基本医疗需求的道德要求与运气平等主义的正义标准结合起来回应放弃异议,但是该策略仍然存在论证上的缝隙.其中最大的症结在于运气平等主义价值多元论面临着价值立场分歧与道德标准冲突.

    西格尔健康机会平等原则运气平等主义放弃异议基本需求

    家内关系的伦理辩证

    胡盛澜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体系下的家内关系就其所体现的伦理精神而言,是一种类似于黑格尔家庭法哲学中"爱的辩证法"的个体与实体相统一的伦理关系.在这种家内伦理关系中,"实体性的同一"是贯穿始终的基本法则.在夫妻关系中表现为由"别"而"合""不同而一"的伦理结合,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呈现出生身养育、报本反始的伦理施报结构,在兄弟姐妹关系中达成了友爱平等的伦理平衡.然而,夫妻关系中的"别""异"、父母子女关系的"异形离质"、兄弟姐妹关系的"分形连气"都表明家庭伦理精神的"实体性的同一"内在地存在着"伦理性的裂解"的结构特征与现实可能.这种家内伦理关系所体现的个体与实体的辩证运动为家庭精神及其现实形态的历史演绎提供了逻辑前提和动力支撑.

    家内关系伦理辩证家庭精神实体性的同一伦理性的裂解

    生活体育化的伦理之思

    刘湘溶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是人类的一种育化方式.广义的人类生活由工作性(劳动)生活和休闲性生活两部分组成.体育走向生活、走向休闲是体育发展的趋势和价值旨归,生活体育化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化背景下自觉选择的、能够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方式.体育生活化与生活体育化相向而行的历史过程是与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体艺融合和体产融合等相伴随的.体教融合在上述融合中具有基础性,而在体教融合中学校体育的价值回归尤其重要.为了彰显学校体育的价值功能,必须重塑教育理念,正确理解和创造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对学校教育的体制机制和评价标准进行改革创新.

    生活体育生活体育化

    人工智能情感的伦理风险及其应对

    谢瑜王潇毅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情感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提升着机器模拟人类情感识别、表达与应答功能的能力.在便利生产生活的同时,人工智能情感加剧了情感生活的数据化、工具化、机械化,冲击着情感的私密性、真实性、体验感、意义感,衍生出情感隐私泄露、情感欺骗盛行、情感控制加剧和情感能力退化等伦理风险.这些伦理风险的背后是资本逻辑的驱动、情感算法自身的局限性、伦理观念的相对滞后与工具理性的泛滥.应对人工智能情感的伦理风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合理规制资本、推动科技向善.具体而言,应实行敏捷治理、健全伦理法规、深化人文反思.

    人工智能情感科技伦理伦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