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伦理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伦理学研究
伦理学研究

唐凯麟

双月刊

1671-9115

hn_llxyj@126.com

0731-88872086

410081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36号《伦理学研究》编辑部

伦理学研究/Journal Studies in Eth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2年9月,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伦理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一份学术理论刊物,其作为中国伦理学会的学术会刊,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体系服务。读者对象为高校从事伦理学教育和研究人员、理论宣传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雷福斯解决文明间伦理冲突的方案

    钟毓书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雷福斯认为,受现代性思想影响,自笛卡尔以来的主流认识论都是一种"中介理论"的思想。中介理论认为人类获取知识需要通过某个中介,它区分了内心观念世界与外部实在世界,确立了物质与精神的二元秩序,并将效率是否优先作为评判一个文明中所有伦理规范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这种认识论造成了现代文明在不同背景下的伦理冲突。德雷福斯提出了"接触理论"的认识论,认为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实在,实在存在多元的面向。总之,不同背景下的文明的伦理规范都是有其独特的意义的,没有一个文明可以用自己所处的文明的伦理规范来衡量其他文明习俗的价值,而应当将其他文明的伦理规范放在自己所处的文明中的相等位置来对待。接触理论能够拥抱人类文明价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展开文明间对话的可能。

    中介理论接触理论多元实在论宽容原则

    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价值表征及伦理路径

    闫坤如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价值对齐是一个规范性问题,也是个技术性问题,既需要从伦理上论证对齐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也需要从技术上实现人工智能对齐的目标。为了实现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目标,需要分析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内涵要义、明确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价值表征,通过分析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原则和方法,在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本性和伦理疑难的基础上,坚持人工智能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一个规范性问题,而不是一个描述性问题,是人决定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人为人工智能技术立法。此外,还需打通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道德规范和设计的技术标准之间的逻辑鸿沟,从技术层面和规范层面给出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伦理路径。

    人工智能对齐价值对齐价值表征

    算法主义的伦理批判

    胡晓萌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类大模型掀起了 一轮新的智能革命。这场技术革命之下涌动着一股算法主义的思潮观念或意识形态。算法主义以万物皆算法、算法是认知的基础、算法是价值评判的新标准等为强纲领,引发了对人的价值颠覆,即人的价值让位于算法的价值。算法主义的理论主张不仅与人文精神相悖,其价值预设还存在严重谬误,可能造成对人的自由意志威胁、人性和社会责任的忽视。为了避免技术对人的颠覆,必须持续思考在人机关系中如何保障人类的主体性地位,走向以人为本的算法伦理。

    ChatGPT算法主义经验论以人为本

    电车难题再审视:从"悲剧性的"情形与后果评价谈起

    徐东舜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应电车难题兼具理论和实际层面的重要意义。援引伯纳德·威廉斯关于"悲剧性的"情形之论述以及阿马蒂亚·森关于后果评价的一系列分析是有益的。"电车难题"的母题本质上属于威廉斯提及的"悲剧性的"情形,内在地包含了对世界状况与道德运气好坏的考虑,因而不宜运用义务论与功利主义进行抽象分析。通过对森以"权利"概念为核心所刻画出的后果评价机制作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与修正,可给出一个基于对消极自由的维护而提出的"少侵犯"原则。它汲取了传统义务论与功利主义的优势,是一个解释性的原则。人们在应对"电车难题"母题与相关变种时虽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与考虑,但内在的心理机制往往围绕对这一原则的追求而展开。

    电车难题"悲剧性的"情形道德运气"少侵犯"原则

    罗尔斯式的职业选择自由是一种基本自由吗?

    吴峰鑫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选择自由是否为一种基本自由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论证至关重要。然而,罗尔斯在表述职业选择自由的性质时存在一些模糊性。基于罗尔斯理论中自由的内涵及其相关要素,澄清职业选择自由在其表述中并不存在矛盾,而是一种融贯的阐述。更重要的是,罗尔斯式的职业选择自由作为一种基本自由,是可以得到证成与辩护的。

    职业选择自由平等的自由公平的机会平等基本自由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对生态伦理建构的现实价值

    刁龙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形而上学思维范式的影响,西方激进生态主义在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旨趣的生态伦理建构过程中偏离了日常生活世界,普遍走上用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人的社会属性以实现人与自然在生态层面上自在一体的形而上学之路,致使理论陷入无法观照现实的困境中。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去形而上学特质立足于"百姓日用"的生活世界及其中的现实关系、以"忠恕之道"有效建立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对生态伦理建构破除形而上学困境并实现超越有着现实价值。

    百姓日用即道生态伦理形而上学价值

    社交媒体健康传播的伦理问题及规制

    谢亚可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成为当下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扩大了健康传播的覆盖面并极大地提升了其影响力。然而由于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低门槛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它极易引发健康焦虑问题、健康隐私侵犯问题以及健康数据使用边界等伦理问题。社交媒体健康传播伦理问题由社交媒体和健康传播的价值冲突引起,社交媒体健康传播的伦理建构应遵循信实原则、不伤害原则、尊严原则,再建立由政府、平台、行业委员会及用户等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共治机制。社交媒体健康传播伦理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有助于解决公众健康传播问题和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社交媒体健康传播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