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月刊
理论月刊

张国强

月刊

1004-0544

llyk1@sina.com

027-87813665;87812386;

430070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45号

理论月刊/Journal Theory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服务方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研究和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广泛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村庄的社会交往重建: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实现的路径选择

    王进文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镇化带来代际空间分离的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弱化,老年人缺乏精神慰藉问题随之显现.作为扩大化的"家",面向村庄的社会交往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有着促进作用.在转型期,留守预期下的养老需求耦合以及熟人社会的去阶层效应,构成老年人面向村庄交往的展开基础,但这种依托村庄社会、通过主体交往的日常化精神慰藉路径如今遭遇多重挑战,具体表现为闲暇时间短缺带来的退而无休、公共空间式微带来的无处可寻、工具理性笼罩带来的文化限权、土地权属固化带来的利益脱嵌.为此,可以借助家庭政策供给与治理规则嵌入、加快自治组织引领与留守主体整合、推动积极老龄化理念传播与精英示范、引导农地确权模式创新与议题设置来拓展老年人面向村庄交往所需的时间自由度、空间公共性、文化友好性和关系弹性化,从而助力老年人实现从活着到生活的价值增值.

    农村老年人社会交往精神慰藉低成本高福利

    税法总则优于税法典:税法编纂的限度省思

    邹新凯
    10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税法总则所代表的税法编纂是否应在我国启动,一旦启动应选择何种法典化道路,需要阐明理论基础,提供实践方案,以为立法机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建议.税法编纂具有推动税收法定导向更高水平、高效简化税收法制、实现税法体系正义等治理价值,也面临税法统一性与开放性的矛盾长期存在,我国税法编纂环境依旧受到诸多限制等实践隐忧.税法编纂在域外代表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已广泛盛行,只要我国宏观上始终保持合适的编纂尺度,微观上厘定妥适正确的编纂内容,税法编纂就应予以开启.税法编纂是税收法治的核心建设路径之一,相比规范主义进路和工具主义进路,功能主义进路更适合作为我国税收法治的评价与建设基准.在功能主义税法进路指引下,只制定税法总则、放弃制定税法典的半法典化模式是我国税法编纂的最优方案.

    税法编纂税法总则税法典功能主义

    理论·实践·价值:包容性执法原则的理论诠释

    马忠泉
    12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人民主体性原则落实到执法实践中就是要在执法过程中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包容性执法是行政执法经历"有法必依""严格执法"阶段后必然要求的原则,是行政自由裁量范围扩大和实质平等、实质法治观念普及的必然结果,是人民主体性原则在执法过程中的体现.包容性执法原则有着内在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其体现的是实质的法治观和平等观,并不违背法治原则和平等原则.在严格执法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倡包容性执法原则无论对发展法治中国理论还是推动法治中国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包容性执法人民实践价值逻辑

    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制度分流与规范路径

    刘文凯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在法律实践中的多场景应用,虽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制度效能,但也衍生了公开泛化和规范路径选择困难问题.由于不同应用场景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均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且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行政活动,遵循不同的运行机理,因而也就不能简单地通过功能统合或者目的取舍实现其部分的规范化,而是应当通过制度分流推进其全面的规范化.因此,需要厘清不同应用场景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不同制度属性,并根据不同属性行政活动的运行机理,确定其各自的规范路径.

    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制度分流规范路径

    "澄明"与"书写"——论文艺阐释的两个实践维度

    庞弘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人文学术的枢纽,"阐释"负载着丰沛的实践潜能.在文艺的阐释实践中,不难提炼出两种主导性的阐释路径.其中,"澄明性阐释"遵循确定性原则,试图发掘出文本中稳固的意义内核;"书写性阐释"遵循不确定性原则,致力于激发读者的能动性,促使其对原初意义加以想象、延展乃至"二度创造".书写性阐释对无限的追求使文艺作品充满魅力,但倘若脱离澄明性阐释所带来的限度,任何"书写"都将失去立足根基而落入"无政府主义"状态.因此,有必要关注两种阐释策略之间的复杂关联,使二者形成更富张力的动态平衡.

    意义澄明性阐释书写性阐释有限性无限性

    燠溽·惩处·超越:宋代谪宦的岭南书写与君臣博弈

    蔡龙威李晶晶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谪宦从庙堂馆阁贬至重译岭南,伴随着生活场域的巨大转捩,其身心遭罹前所未有的燠溽痛苦体验.而这一历程中亦蕴蓄着诸多权力话语:一方面是宋廷以此作为威逼、惩处和笼络同化谪宦的手段;另一方面则是忠鲠不挠的谪宦们从物理、心理和精神境界等角度对身心遭遇进行抵御、消解和超越的过程,凸显出宋廷与谪宦之间参错重出的权力统治与反抗斗争的博弈关系.

    宋代谪宦岭南书写君臣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