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月刊
理论月刊

张国强

月刊

1004-0544

llyk1@sina.com

027-87813665;87812386;

430070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45号

理论月刊/Journal Theory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服务方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研究和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广泛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民一体":一个述说中华民族的原创概念

    周平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复兴被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完整述说,笔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全民一体"概念,并通过原创的"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等概念来丰富其内涵.因此,就能将从中华民族与现代国家关系角度提出的"全民一体"概念,与从国内民族关系角度提出的"多元一体"概念结合起来,在既揭示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现代民族的共同性,又揭示中华民族特殊性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进行完整、有效的述说.

    中华民族民族国家全民一体多元一体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

    生态集体主义的学理性阐释

    耿步健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原来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很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视野,试图通过人与社会和自然间价值关系的整体构筑,构建具有生态伦理内涵的新集体主义.这种新集体主义也可称为生态集体主义.生态集体主义是集体主义的最新历史形态,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自我革新,是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新集体主义.生态集体主义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主要体现在"两大和解"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天下大同与天人合一的万物并育思想、社会伦理与生态伦理于一体的广延共同体思想,分别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中华传统文化依据、伦理学依据.生态集体主义现已得到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因为其有清晰的内涵和明确的伦理道德要求,并彰显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发展的重要时代价值.

    生态集体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分析

    王林林双传学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思想的特定语境承载着特定的话语叙事,特定的话语叙事又寄托着特定的话语意义.批判性话语、描述性话语、能动性话语反映了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叙事风格与运思逻辑,具有叙事表达的政治性、诉说立场的人民性、叙事载体的多样化、诉诸对象的大众化等特色,担负着思想引领、理论辩护、政治整合、精神激励的叙事功能.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承接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原初理论,也启迪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未来走向:站稳话语立场,丰富话语载体,注入话语温度,留存话语张力,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影响力、感染力、包容力.

    列宁意识形态话语叙事亲和力

    论建党前后和大革命时期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蔡凯文王刚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播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给予必要的关注.建党前后和大革命时期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当时国内外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建党前后和大革命时期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帝国主义理论、新经济政策理论、民族和殖民地理论等.建党前后和大革命时期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桥梁,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列宁主义十月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帝国主义理论

    马克思"一般智力"范畴的解放意蕴——兼评自治主义与加速主义的革命策略

    李夏洁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智力"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理论范畴,马克思围绕"一般智力"阐发了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生产机制,并以此诊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存在的矛盾与危机.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与技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的影响与地位得到重估,智能化与个性化生产方式转型的出现使作为社会知识、技术与经验总体的一般智力重新进入学界的视野,以维尔诺与斯尔尼塞克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即是这一股研究热潮的重要推动者.以马克思的"一般智力"范畴反思当代资本主义主体控制与价值榨取过程,能够揭示"一般智力"范畴所蕴含的主体解放意蕴,指明维尔诺等西方左翼学者一般智力阐释的得失.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一般智力自治主义加速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种观察视角——兼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联

    张君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现代以来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作出的一种回应,也是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也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实践.从制度实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持续探索的实践结晶,代表了新时代以来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从重大理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得出的民主新认识,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

    再组织化:基层党组织应对社会形态变化的实践路径

    陶周颖郑琦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步入数字化时代,伴随平台经济的崛起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形态呈现出结构扁平化、人员流动化、诉求多元化、治理碎片化等特征,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出全新要求.基于政党—社会的理论分析,基层党组织作为执政党联系群众、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需要就社会形态变化加强自我革新的能力与水平,以再组织化战略适应社会更迭,引领社会发展.具体实践中,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以结构优化、功能拓展、机制创新三个向度为突破口,科学构建再组织化的实践路径,推动形成"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强大合力.

    数字化时代基层党组织社会形态变化再组织化政党—社会

    生育政策调整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以全面二孩政策为例

    程广帅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了适应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生育政策,显著影响了人们的生育预期和生育决策.那么,在老年人普遍帮助子女照料孙辈的现实背景下,生育政策调整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数量效应来看,相较于子代生育一孩的老年人,子代生育二孩的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概率低36.3%,周劳动时间少26个小时.政策效应的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会使城镇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概率降低17.8%,周劳动时间减少近17个小时.隔代照料、托育服务和互联网信息获取是全面二孩政策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的中介机制.隔代照料需求增加是子代生育二孩对老年人劳动参与产生负向影响的一个显著机制,而充足的社会托幼资源与较高的就业信息可及性可以有效缓释这种负向影响.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的负向效果主要来源于女性老年人以及子代的第一个孩子还是学龄前儿童的群体.

    生育政策调整老年人劳动参与隔代照料

    长期护理保险对子代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实证研究

    韩笑刘子宁
    8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参保人在失能时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减轻失能参保者所在家庭的护理负担,预期会对参保者家庭成员(如子女)的劳动供给产生影响.使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2015年、2016年、2018年三期面板数据,采用合成DID方法研究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对子代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的结果表明:第一,相对于父母未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样本,父母参保的样本中个体的劳动时长、劳动收入及企业管理控制权得分显著提高;第二,健康提升效应是长期护理保险提升子代劳动力市场表现的作用机制;第三,长期护理保险提升劳动力市场表现的作用对女儿、较年轻的子女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更为显著.因此,长期护理保险的确起到了释放子代照料压力、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的作用,这对于支撑老龄化社会的长期经济增长十分重要.

    长期护理保险劳动力市场表现健康提升效应合成DID

    旅游景观建构中的公共文化治理三重向度

    孟耕合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文化治理是一种文化治理,隶属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蕴含着"国家—社会"意义.公共性是公共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效连接点.在现代社会,旅游业逐渐呈现出文化消费的特征.从文化符号学来看,旅游景观并不是单纯的物质风景,它作为媒介是可以被表征与建构的.公共文化可以也有必要对旅游景观予以治理.公共文化可从生态、认同、审美向度对旅游景观施以影响,从而实现对旅游景观的人文生态规划、政治意识形态规引和审美艺术形构,推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

    公共文化治理景观生态系统文化认同文化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