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月刊
理论月刊

张国强

月刊

1004-0544

llyk1@sina.com

027-87813665;87812386;

430070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45号

理论月刊/Journal Theory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服务方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研究和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广泛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再探引入供求因素时市场价值的各项规定

    王庚
    10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场价值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考虑供求因素时市场价值的确立和变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澄清,从而使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严整性受到质疑.供求失衡分为供求比例的正常波动和持续性失衡两种情况,如果市场表现为持续性供求失衡,则价值范畴不再适用.价值或市场价值的确立以供求比例的正常波动即平均数意义上的供求一致为前提,失衡的供求关系以生产条件为中介,影响市场恢复平衡后重新确立的市场价值.供不应求,生产条件恶化,市场价值提高;供过于求,生产条件改善,市场价值下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值仍然是经验和观念上的事实,所谓价值概念"冗余性"的诘难无法成立.

    价值市场价值供求关系生产条件

    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治理的风险与应对

    邓宏光王雪璠
    11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数据输入、模型运算以及输出结果的运作流程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使虚假信息在数以万计的数量级上成倍扩散或者合并的能力.为此,世界各国政府正在面临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设置护栏和保障措施的任务,主要面临以下困难:高拟真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加剧了事实核查的难度、虚假信息治理时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不足、监管责任的互相推诿等.据此,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者、部署者、服务提供者等利益相关主体应当紧密合作,共同承担虚假信息排查与管控的风险,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分层式治理,虚假信息治理的整体布局(包含数据层、内容层、服务层);二是纠正式治理,保障受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侵害主体救济权;三是协同式治理,责成AI价值链上最密切利益主体对虚假信息的不良后果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

    虚假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据训练"通知—删除"规则不真正连带责任

    作为社会治理机制的个人信息:公共化及其公法保护

    吴尚聪
    13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社会,个人信息存在着个体权益、商业要素与国家工具三重维度.这三重维度在实践中演变为"个人信息的商业化利用"与"基于个人信息的社会治理"两项议题.贯穿其中的核心在于对个人信息的利用与保护.随着《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旨在避免私主体侵害的个人信息私法保护虽较为成熟,但对于防范国家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公法保障却远未形成.由于基于犯罪记录的犯罪记录制度、基于信用信息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基于健康信息的"健康码"制度的相继出现,基于个人信息的社会治理机制正式形成.个人信息的公共化成为趋势,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问题需要被认真对待.对此,在个体层面,需要"公共化个人信息"的再次个人化,并在《宪法》上寻得其权益来源;在国家层面,则要从"公共化个人信息"本身和经由"公共化个人信息"所构建的限制性规范两方面,来限缩国家可能的过度收集与不当使用.

    公共化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犯罪记录信用信息健康码

    算法驱动的再犯风险评估的运用前景与规制进路

    肖潇雨
    14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犯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与迭代,在有效避免司法裁决的主观性风险的同时也对程序正义原则、法官独立审判原则和有效辩护原则造成一定冲击.一方面,使用算法驱动技术进行再犯风险评估可以根据预期危险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对象实施差异化的管理,以实现刑罚个别化和犯罪治理精准化的治理目标,进而完善刑事司法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算法模型存在的隐形歧视、不可解释性、隐私侵犯等潜在漏洞引发侵犯个人权益的担忧.为在刑事司法中推广应用再犯风险评估工具,须从优化程序透明度的角度提升,通过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以完善外部审查,减少算法偏见风险,为未来应用做好法律风险预防.

    再犯风险人工智能精算正义

    "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文化阐释

    孙宗岭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文化呈现出"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样态.对"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现象的解析与透视、对"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及其社会意义的多维探究,能够揭示当代中国青年如何在经济状况与个人追求之间寻找平衡,如何通过消费行为表达自我、实现社会认同."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塑造了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新文化",映射出以经济、文化与个体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结构现状及其演化趋势,为理解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文化提供了崭新视角.

    平替消费精致人设中国青年消费文化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