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王磊

双月刊

1672-5646

xbzbxx@163.net

024-89705727

110122

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88号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辽宁经济委员会主管,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以研究经济、管理、教育为主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策略探析

    穆圣涛孙晓莉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五育并举"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学生干部整体综合素质发展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围绕当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应采取注重思政教育,找准自身定位﹑细化考评体系,增强自律韧劲﹑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凝聚意识﹑巧用网络平台,提升创新意识等策略,培养出作风硬﹑威信高﹑素质强﹑有高度责任心的优秀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干部队伍建设

    把握地域文化特点,深化同质性融合——论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文化的守正创新与发展

    林春毕胜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文化由百越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融合发展而成,并兼容一些特定的西方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进入新时代,大湾区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居于主体地位,同时又兼容西方文化元素.建设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要把握地域文化特色,坚持包容性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把握新时代文化与湾区地域文化的逻辑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从而引领大湾区新时代文化守正创新融合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粤港澳大湾区同质性融合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世界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谢燕鸿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的今天,世界遗产的凝聚性和吸引力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寄托自身文化认同的载体.文化认同视域下高质量的世界遗产外宣翻译有助于促进我国世界遗产传播的持续发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立足文化认同,世遗外宣翻译应在宏观层面秉承"宣传意识""时空意识"和"传承意识",在微观层面采取"等效翻译"和"编译翻译"两项翻译策略,制定"科学规划﹑培养人才﹑搭建网络"三大发展对策,不断提高我国世界遗产外宣翻译水平,助力我国世界遗产走向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世界遗产文化认同外宣翻译

    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狂欢与静思——以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蒙田的《蒙田随笔集》为研究范例

    邓炎炎周丽萍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艺复兴是16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宗旨是消除中世纪以来神性对人性的压抑,提倡人性的觉醒.乔叟和蒙田分别是文艺复兴早期和后期人文主义作家.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蒙田的《随笔集》都对人性进行了深刻描述,从乔叟"全盘肯定人性"到蒙田"理性分析人性",从乔叟"纵欲式反禁欲"到蒙田"享受自然之乐",从乔叟"模糊的人性发展观"到蒙田"人性的平衡发展观"对比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早期的人文主义表现的是"人性的狂欢",而后期的人文主义则表现的是"人性的静思".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性乔叟蒙田

    益智类节目塑造"知识"偶像的创新实践探析——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为例

    徐征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采用平民化叙事﹑参与式互动﹑情感化呈现等策略,打造"知识"偶像,传播正能量价值观,创新了益智类节目的实践路径.电视媒体应参照借鉴《一站到底》节目,通过找准定位﹑增加节目的"精细化",创新形式﹑制造节目的"差异化",丰富内涵﹑助力节目的"高端化"等手段,创新提升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知识"偶像创新

    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高校导游业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朱斌佟瑶郑芳芳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导游业务课程作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必须重新确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原则,确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围绕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过程的重新设计,才能实现"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培养合格导游人才的目标.

    高校教学改革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导游业务课程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研究——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为例

    常勇孙晓玲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对于目前大思政课建设中面临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挑战,高校应通过深入挖掘辽宁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精神内涵,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思政课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思政课

    价值、认知、路向: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党课研究

    马宁龙吴常柏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本质和价值追求,对于培育新时代青年党员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融入高校党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校可从深化党课教学内容的认识﹑拓展党课教学形式﹑完善党课教学评价机制﹑强化教师在高校党课中的主导地位和大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等方面着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党课,推动新时代高校党课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高校党课伟大建党精神党史党建

    "三个务必"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

    李赟张朝敏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继承与创新,其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蕴,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其育人价值,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高校应通过筑牢理想信念﹑培育奋斗精神﹑提升斗争能力路径,发挥"三个务必"的育人价值,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育人质量.

    "三个务必"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意蕴育人价值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体系构建策略

    张丽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话语要素缺乏整合力﹑话语体系建设创新不足,以及话语阵地建设不足等问题,高校要针对性地优化路径,在整合话语要素﹑加强体系创新与阵地建设等方面,构建系统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体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与引领力,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