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科学

赵奎华

双月刊

1002-1728

LNNY@Chinajournal.net.cn

024-31029927

110161

沈阳市东凌路84号

辽宁农业科学/Journal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和辽宁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论文、试验研究简报和科学种养的典型经验,介绍国内外重要农业科技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稻柱头外露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田书军张城张雪王彦荣...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稻发育过程中,柱头是接受外来花粉的重要器官.水稻高柱头外露率可以改良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提升杂交稻的制繁种产量,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中从遗传效应、QTL定位、基因克隆、育种应用以及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阐述了水稻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旨在为育种家们提供相关的参考.

    水稻柱头外露遗传育种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助力沈阳乡村振兴

    葛立群贾可赖晓璐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分析沈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文中提出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沈阳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助力沈阳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二是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块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实力;四是加快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促进服务组织融合发展;五是探索"特色农业+"模式,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农业特色产业沈阳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实践路径探讨

    孙洪极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发展优势,总结了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产业发展单一、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空壳化"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并提出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乡村振兴路径: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拓宽产业融合路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内生动力;破解空壳化,带动"人才振兴";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阜新乡村振兴路径

    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能的建议

    那桂秋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配备相应技术人员团队,推动开放共享,对充分发挥仪器设备使用效能十分重要.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能开放共享

    高粱浅绿叶突变体sbpgl1的苗期表型鉴定

    曲匡正陆萍李丹丛玲...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元素对于保持叶片颜色以及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EMS诱变得到的浅绿叶突变体探究在养分缺乏条件下sbpgl1 与BTx623 之间的发育差异,发现sbpgl1 在地上部分和根部的发育均变缓,同时叶片呈浅绿色.不同浓度铁元素对sbpgl1 的恢复实验表明在高铁条件下可以部分恢复sbpgl1 叶色.透射电镜实验证明sbpgl1 叶绿体发育受到影响.本研究为探究高粱叶色基因调控提供了一定基础.

    高粱浅绿叶铁元素

    张家口市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

    李欣儒范光宇赵治海王晓明...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张家口市种植的高质量谷子品种,以大同 29 为对照,对 20 个参试品种进行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在张家口地区均可正常成熟,抗病抗逆性较强,张杂谷 27 号、张杂谷 29号、赤金谷 31、汾杂184、豫谷51 和中杂谷90 适应性强,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大同29,适合在张家口地区推广种植.

    张家口市谷子品种鉴定试验

    辽宁稻区水稻新品系抗寒性鉴定

    李殿平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害被认为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促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水稻综合生产力,加大新品种的抗逆性研究,特别是抗寒性研究,筛选抗寒资源,为加速良种推广与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对来自辽宁稻区的 81 个粳稻品系采用冷水灌溉法进行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冷水处理后各品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株高降低 1.3~39 cm;穗长减少 0.3~10.6 cm;每穗总粒数减少 2~89 粒;结实率降幅为34.5%~96.6%;正常结实品种千粒重降低0.9~16.9 g;产量降幅为47%~100%.综合来看,北粳G1、YJ6、北粳G12、辽优 86、北粳G5、北粳G6、辽粳香 3 号、铁粳 2114、KH12 这 9 份材料抗寒性较好,属于第一层次,可为粳稻耐寒育种提供利用价值.

    粳稻耐冷产量

    大枣产业发展对榆林乡村振兴的影响实证——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蔡小娟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榆林乡村振兴局搜集到的大枣产业数据和榆林统计年鉴(2013~2022)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参数,然后通过逐步回归法逐步分析红枣产业整体发展水平kit、红枣总产值占比d_eit、种植面积占比d_fit 和红枣产量占比d_git 对乡村农民收入、产业融合和乡村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单变量,还是多个变量的情况下,kit、d_eit、d_fit、d_git 对乡村农民收入产业融合都有着正向影响;在多变量下,加入d_fit 和d_git 后 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kit、d_eit 对乡村农民收入和产业融合呈现为正向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总结了当前榆林大枣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提升榆林市大枣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枣建议面板数据回归

    耐寒型甘薯新品种辽寒薯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潘家荃侯宇于涛刘思彤...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辽寒薯 3 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辽薯 33 为母本,龙薯 9 号为父本,进行定向组配,杂交后获得实生种子.通过对实生苗的筛选获得目标株系,目标株系在初级鉴定圃、高级鉴定圃品比试验中综合表现良好,2021~2022 年参加辽宁省甘薯新品系联合鉴定区域试验和多点生产力试验产量表现稳定,食味佳.2023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广适性、稳产性、高耐寒性等特点,适合在辽宁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甘薯新品种辽寒薯3号选育栽培技术

    马铃薯新品种本薯11号的选育

    周芳贾景丽郑玉宝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薯 11 号是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于 2012 年以尤金为父本、费乌瑞它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马铃薯新品种,2022 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马铃薯(2022)210081].该品种生育期 72 d左右,为早熟品种.薯形卵圆形,皮色浅黄,肉色浅黄,芽眼浅,薯皮光滑,商品薯率 83.6%.本薯 11 号区域试验产量 2698.9 kg/667m2,适宜在辽宁省本溪市、庄河市、阜新市、兴城市、绥中县等二季作地区种植.

    马铃薯新品种本薯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