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科学

赵奎华

双月刊

1002-1728

LNNY@Chinajournal.net.cn

024-31029927

110161

沈阳市东凌路84号

辽宁农业科学/Journal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和辽宁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论文、试验研究简报和科学种养的典型经验,介绍国内外重要农业科技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番茄抗多种病害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李冬艳宋承泽许向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应用多基因聚合技术,将母本材料番茄 13485(含Tm-1、Mi-1)与父本材料番茄高代自交系 13065(含Ty-2、Ty-3、I-2、Ph-2、Ph-3)相互杂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对杂交后代的F6 代群体,共记653 个单株,在苗期分别进行抗病基因和人工接菌检测,最终得到 12 份含有 7 个纯合抗病基因抗 5 种病害的材料,10 份抗 5 种病害且所含 7 个抗病基因除Ty-3外均纯合的材料,5 份抗 5 种病害且所含 7 个抗病基因除Ph-3外均纯合的材料,1 份抗病基因不具有Ph-2 但有Ph-3 的抗 5 种病害的纯合材料,4 份抗病基因不具有Ty-3但有Ty-2的抗5 种病害的纯合材料,4 份抗病基因不具有Ty-2但有Ty-3的抗5 种病害的纯合材料,以上材料的分子检测结果与田间接菌鉴定吻合度在 85%以上。研究结果对番茄多抗品种的选育具有一定生产实践意义。

    番茄多基因聚合多抗分子标记

    广西南岭山地保护优先区域外来入侵昆虫调查与风险评估

    杨志刚李相林杨瑞刚覃冬...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广西南岭山地保护优先区域的外来入侵昆虫组成及分布,建立风险评估体系。2021 年 9 月~2023 年 8 月,研究人员对该区域外来入侵昆虫开展 11 次共 85 d系统地深入调查,调查记录到该区域外来入侵昆虫隶属于6 目10 科共13 种: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米象(Sitophilus oryzae)、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ibitae)、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其中的 7 种原产地为美洲,3 种原产地为非洲。在 13 种外来入侵昆虫中,共 11 种具有明显入侵性,其中 7 种为中高风险入侵昆虫,4 种为中风险入侵昆虫,国小蠊、美洲大蠊、红火蚁等 7 种外来昆虫入侵是优势入侵物种,自然保护区外大于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昆虫种数。因北,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创建新型防治技术,加强对该区域外来入侵昆虫的管理和防治。

    广西南岭山地外来入侵昆虫调查风险评估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

    武婷婷董朕李婷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协调发展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体系构建的重要力量。选取 2016~2021 年陕西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相关数据,构建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陕西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一直保持高度耦合,但耦合协调度在初步协调与良好协调阶段波动,整体呈下降趋势。最后从加强政府引导、强化人才培训、拓宽营销渠道、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培育区域龙头企业及聚力打造休闲农业品牌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陕西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陕西省休闲农业旅游业耦合协调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李荣李春艳朱婷艳牛宏宇...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7~2022 年宁夏贺兰山东麓4 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6 个葡萄酒庄酿酒葡萄晚熟品种"赤霞珠"和中熟品种"梅鹿辄"的品质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区酿酒葡萄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水热系数等气象要素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象条件对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年份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育期间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尤其是最低气温(Tmin)、气温日较差(DTR)、≥10℃活动积温(Aa)、空气相对湿度(RH)等气象因子年际间有极显著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年际间差异最为显著。(2)"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品质受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影响,同时也受不同时段气象因子影响,且越接近成熟期,气象因子变化的影响越大,7~8 月和采收前一个月是影响品质的关键时期。(3)通过综合模型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是影响"赤霞珠"浆果总糖和pH的关键因子,而总酸含量与采收前 10 d的平均最低气温呈线性相关,糖酸比受 7 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最大。"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主要受 9 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8 月日照时数是影响浆果含酸量以及糖酸比的重要因子。

    贺兰山东麓不同熟性气象条件酿酒葡萄品质

    碳酸钠与6-BA复合处理对竹叶花椒种子萌发影响

    卢红吴思海吴丽孙玲...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叶花椒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自然情况下其种子的发芽率极低,研究提高竹叶花椒种子萌发的技术措施,将为竹叶花椒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依据。以四川省自贡市竹叶花椒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 2。5%碳酸钠脱脂浸泡时间梯度为 6 h、12 h、24 h、48 h;6-BA植物激素浓度梯度为200、400、600、800 mg/L及浸泡时间梯度为 12 h、24 h、36 h、48 h,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处理,并测量计算不同处理对竹叶花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萌发时滞、发芽持续天数、芽干重、根干重和物质转化率共 9 项发芽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16 种处理组中,以第 8 组处理(2。5%浓度碳酸钠浸泡 12 h,600 mg/L 6-BA浸种 36 h)的综合表现最好,其对竹叶花椒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物质转化率提升最高,与CK组相比分别提高了 4倍、5。6 倍、8 倍、4。2 倍、1。1 倍,萌发时滞、芽干重、根干重与CK相比分别提升了 1。58 倍、1。45 倍、1。33 倍。综合考虑,选择 2。5%碳酸钠脱脂处理 12 h,600 mg/L的 6-BA浸种 36 h最有利于竹叶花椒种子萌发。

    竹叶花椒碳酸钠6-BA正交设计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学的农村环境治理知识图谱研究

    徐莺李佳雨叶浩东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环境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中围绕农村环境治理研究情况,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检索源,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农村环境治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大部分作者进行独立研究,而机构间合作研究较多;另外,除了"环境治理"这个主题关键词外,"乡村振兴""多元共治""基层治理"等同样也是研究的热点。在未来研究中,需要立足于宏观视角,探索农村环境治理如何服务于我国农村发展的长期规划;注重相关理论的本土化发展,探讨农村环境治理理论如何更好同中国乡土社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研究制约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深层原因,为激活多元主体合力、激发多元主体共治提供可行路径。

    文献计量学环境治理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谭华张福发杨林山李德兴...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依托中国知网(CNKI)收录数据库,以"农业机械化"为主题,检索出 2014~2023 年学界在中文核心、CSSCI和CSCD发表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学术文章,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领域的研究者未形成规模化的合作作者群,多数作者均是独立研究;农业机械化领域研究的机构主要以北京、南京、武汉等地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通过农业机械化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归纳出"农业机械""粮食安全""中介效应"和"农民增收"4 个热点研究领域。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集中在机械化产业链、机械智能化、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3 个方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CiteSpace知识图谱中国农业机械化可视化分析

    河南省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分析

    庄若南张占魁王梦旖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河南省油茶主产区地面国家气象观测站 1991~2022 年气温、降水和日照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开展河南省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1991~2022 年河南省油茶气象灾害共发生161 次,发生频率为 50。31 次/10 年,灾害发生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 1。47 次/10 年。(2)幼果期低温灾害发生次数最多,花期低温阴雨寡照次之,油脂转化积累期高温灾害发生次数最少,幼果期低温和花期低温阴雨寡照发生明显较其它灾害频繁。(3)各时间段灾害总发生频率均在桐柏县最大,除 20 世纪 90 年代灾害总发生频率在光山县最小外,其它各时间段均在商城县最小。(4)新县需重点防范花期低温阴雨寡照和幼果期低温灾害。除新县外,花期低温阴雨寡照、幼果期低温、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发生均呈现北多南少的特征。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灾害在油茶主产区中南部发生频率相对较高。油脂转化积累期高温灾害各县均仅在 2022 年气候较极端年份发生。(5)河南省油茶主产区北部地区需防范低温阴雨灾害,山区需防范低温灾害,中南部地区需防范高温灾害。

    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规律河南省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入侵辽宁省的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

    王建坤付海滨王一情姜莉...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ToBRFV)主要为害番茄、辣椒等农作物,自 2014 年被首次发现后,扩展迅速,广泛传播,已扩散至全世界 53 个国家,经济和生态损失不断加大,辽宁省被该病毒入侵的可能性不断提高,有必要对该病毒传入辽宁省的风险进行分析。文中按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开展安全性评估,采取多指标的评价方法,对番茄褐色皱果病毒的入侵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番茄褐色皱果病毒入侵辽宁省的风险等级。番茄褐色皱果病毒是对辽宁省的番茄、辣椒种植和制种产业具有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其综合风险值(R)为 2。71,属于极高风险的有害生物,建议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严防其传入辽宁省。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外来入侵

    阜新地区农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趋势预测分析

    杨晓彤舒海燕孙可张旭...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1953~2023 年 5~9 月阜新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重标极差(R/S)和V统计量等方法对相关气象要素进行趋势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953~2023 年阜新地区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积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呈下降的趋势。4 个气象要素的Hurst指数均明显大于 0。5,说明都存在长期记忆特性,即平均气温和≥10℃积温未来仍均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仍均呈下降的趋势。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10℃积温的平均循环周期分别为 14、16、13、14 年。即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活动积温在 14 年后趋势进行反转,反转为下降趋势;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分别在 16 年和 13 年后趋势反转为上升趋势。各气象要素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并不相同,其中平均气温和≥10℃积温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很高,得出的回归方程,均通过了 0。001 的显著性检验;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不太高,得出的回归方程,均通过超过了 0。1 的显著性检验。

    农作物气候资源重标极差分析V统计量趋势预测阜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