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燕玲

双月刊

1008-3898

lntlbjb@126.com

0410-2217687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师专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注重学术,坚持开放,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师专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及践行模式探究——以Y开放大学为例

    刘本秀
    70-7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2020 年教育部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标志着开放大学进入转型建设升级新阶段.这就要求开放大学积极探索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目前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学习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学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模式不够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因此,积极探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践行模式非常必要,可通过五种模式共建共享共促教学改革,即建构"知识+能力"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学校+政府+企业"合作型实践教学模式、统筹"有形+无形"整合型教学资源模式、优化"线上+线下"联动型教学模式、创建"入+养"培优型师资队伍模式,实现创优提质,促进高质量发展.

    开放大学行政管理教学改革现实困境践行模式

    关于儿童自制绘本教学的思考

    王冠夫祝捷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儿童自制绘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的思考,将绘本引入美术教学,在绘本教学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运用综合材料的教学带给儿童丰富、新奇的艺术感受,在玩中完成美术与文化融合的教学目标,激发出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得出儿童自制绘本课程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儿童自制绘本课程的教学思考.儿童自制绘本教学填补了儿童美术教学中儿童制作绘本的空白,对儿童美术绘本教学的开设提供了参考经验.

    绘本绘本制作过程自制绘本

    龙江红色资源的实践育人价值

    李丹邱子芮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江地区承载着浓厚的红色基因,将龙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实践工作之中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推动作用.但当前有关龙江红色资源的实践育人价值的研究尚有不足.以龙江红色资源为研究视角,从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联动育人以及课程育人五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推进龙江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

    红色资源实践育人龙江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对策

    战英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儿女追寻"中国梦"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独属于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即红色文化.辽宁地处中国东北,是中国革命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这里遗留了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辽宁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文化遗址多达782 处,分布在沈阳、锦州、本溪、丹东等城市,这些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因此,提出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丰富红色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高校红色网络文化建设等对策,可以使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发挥更广阔的育人实效.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价值对策

    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王亚青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德是师范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师德教育是师范生的必修课.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师范生师德素养,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师德培养、缺少师德课程、弱化师德实践、泛化师德考核等,提出构建师范生师德结构模型,多层多维地开展师德教育,创新"一中心、二维度、三课堂、四主体"的师范生师德培育路径,形成合力开放的师德教育生态机制.

    师范生师德师德教育师德模型实践路径

    美育、体育、劳育以德育为契合点刍议

    韩春明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美育、体育、劳育的原点是立德树人,以德立教是美育、体育、劳育的关键.在美育、体育、劳育中融入、渗透德育,不仅可以为建设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可靠的支撑,而且还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供可靠的力量,最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融合发展关键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注重思政课程建设,充分挖掘教育过程中的思政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美育体育劳育德育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浅谈新时代应急服务场域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

    张鹏王昕昱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因此,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当前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提出引导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路径,包括坚定党团领导、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设置专项指导员和设立激励保障机制四个方面.该路径具有提升劳动积极性、激发斗争精神、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育劳动素质等显著优势,有利于培育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应急服务场域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点与对策研究

    吴迪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重视,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师资力量、制度保障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调研,旨在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点问题.采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体系、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合作、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和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合作等行之有效的策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难点

    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参与基层民主协商的问题与对策

    谭福信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民主党派组织的建设步伐加快,民主党派组织在基层民主协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现实层面仍然存在诸如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民主协商意识不强、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知情不足、民主党派参与民主协商的方式和途径单一、深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制约了民主党派组织参与基层民主协商取得更大的成效.文章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三保障一依据"的建议和对策,即建章立制,为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参与民主协商提供制度保障;畅通渠道,为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参与民主协商提供平台保障;建设队伍,为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参与民主协商提供人才保障;搜集民意,为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参与民主协商提供现实依据.

    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基层民主协商

    校企合作模式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

    石晶晶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先实践后教育的发展不同,呈现出"教育先行"的特点,随着社会治理模式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更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当中,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良性运行与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人力支持.同时,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深度合作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不仅实现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校企合作高校社会工作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