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岩溶地区石漠化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水平及养分特征,为推动该区域内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以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中度和强度石漠化4种不同等级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0~20 cm 土层内4种土壤团聚体(大于2 mm,0.25~2 mm,0.053~0.25 mm,小于0.053 mm)的分布特征和3种养分(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石漠化环境中团聚体含量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高,粒径大于0.25 mm的团聚体含量比例均占约70%.②强度石漠化样地的团聚体稳定性指标MWD、GMD和SSSI均高于轻度,并与潜在和中度样地出现显著性差异.③样地环境石漠化程度依次为潜在、轻度、中度、强度,但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从大到小的变化趋势为强度、轻度、中度、潜在,粒径分布和石漠化等级对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小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大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起主要贡献作用的粒径为大于0.25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