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疆地区图木舒克市主城区园林树木调查及评价

    宁阳阳李许文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摸清南疆地区图木舒克市主城区园林树木应用情况,在分析以往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图木舒克市主城区3类绿地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图木舒克主城区现有木本园林植物112种,隶属于31科58属,其中乔木65种,灌木47种;在观赏特性上,有观花植物、观形植物、观色植物、观果植物;应用频率高的植物种类较少;绝大部分乔灌木生长状况良好。针对树种种植间距密集、植物景观单一、植物材料缺乏本土特性、植物养护不当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园林树木调查与评价图木舒克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景观设计实践研究——以大邱小区为例

    严熊锋
    7-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老旧小区的海绵改造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和海绵改造的意义,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良好的景观及绿化所形成的复愈环境,对老龄化日渐严重的居住环境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根据社区内不同区域的绿地特征及功能需求,将绿地分为5种不同的绿地类型:新建下沉式绿地、绿化恢复区域、新建雨水花园、绿化提升区域及其他绿地,分别提出了基于景观设计的老旧小区海绵改造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景观设计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的难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老旧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景观设计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海绵改造景观设计复愈环境

    南宁市花卉公园主要花卉植物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冉思霖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了南宁市花卉公园内的主要花卉植物,并对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花卉公园的花卉植物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其中红色系的观花植物最多。针对不同病虫害的防治试验表明,不同药剂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250 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炭疽病的防效最好,20%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剂对白粉病的防效最好,1。3%苦参碱水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蚜虫(Aphididea)的防效相当,1。8%阿维菌素乳油对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barinus)的防效最好,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防效最好,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防效最好。

    花卉公园花卉植物病虫害防治南宁市

    泰山山地公园的园林活动空间调研

    胡海波
    17-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山作为山东省具有深厚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山地公园,具有较高知名度,主要体现在园林空间活动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收集了泰山的区域信息,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对园林空间活动进行了细致调查,包括娱乐、运动、集会、体验及游览空间,评估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满意度;调查活动空间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社区参与度及技术创新等。研究结果表明:泰山的园林空间活动在多方面均呈现出较高的游客满意度,反映园林规划和设计在考虑游客多样化需求和体验质量方面的成功。特别是观景平台、历史文化馆、徒步道和观星台等空间类型,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内容和自然体验机会,成为最受游客欢迎和评价较高的活动区域,促进游客的文化和自然体验,也体现对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基于提升体验空间的互动性和游览空间的可达性提出了改进建议。

    山地公园园林空间活动山东

    基于CiteSpace的"乡愁"景观研究可视化分析

    杜朝阳陈亮明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CiteSpace分析软件,以2013-2023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期刊论文为对象,围绕"乡愁"为主题的景观规划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期刊、作者及关键词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并得到可视化图谱,从而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发展趋势,为"乡愁"景观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的研究成果集中,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数量有限。主要的研究机构为高校,且作者间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研究态势。研究主题集中度较高,初期研究主要聚焦于城镇化问题,随后"乡村振兴"逐渐成为"乡愁"景观规划领域的研究热点,预计将继续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乡愁"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对于我国未来景观规划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乡愁景观乡村振兴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基于POE的城市公园保护利用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为例

    李佳佳马军山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期间,城市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不再是封闭式保护。而是要以活化历史遗产的方式去可持续发展历史资源。以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为例,基于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获取使用者对子城遗址公园的情感倾向、社会语义网络、使用者需求和使用者对子城遗址公园保护利用满意度评价。调查从保护利用现状、景观环境、综合服务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公园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嘉兴子城在历史文化和现代需求两者之间恰当融合的优化建议,包括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表达原真景观;延展设计历史信息,延续核心价值;满足现代功能需求,激发空间活力。

    子城遗址公园保护利用问卷调查嘉兴

    植物配置形式对屋顶空间微气候影响实测分析——以昆明主城区为例

    李民荣张继兰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屋顶绿化建设对高层居住区室外空间的小气候产生积极影响,可刺激居民户外活动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为分析屋顶绿化的植物配置形式对屋顶空间的微气候产生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在昆明主城区内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选择一处屋顶绿化,在2024年3月1日8:00-20:00对其小气候环境进行了实地监测,对比分析乔灌草复合、乔草、灌草等种植形式和单一地被种植形式的屋顶空间微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一地被对屋顶微气候环境影响程度小,乔灌草复合配置对微气候影响程度大;植物丰富程度高、植物数量多且密集,形成一定围合空间的植配形式对小气候有一定影响;覆盖度、遮阴度较高的空间对温度有影响,植物配置的丰富度、高度对湿度有影响,植物密集程度、围合程度对风速有影响。

    屋顶绿化植物配置空间类型微气候实测分析

    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分析

    张诗琪陈亮明
    4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长沙县鹿芝岭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评价体系,探究慢生活理念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各项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鹿芝岭村现状,从构建品质型乡村空间、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特色经济产业、民主性慢意识5个方面,选取景观营造程度、绿化覆盖率、生态自然环境风貌、人居环境等17个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构建品质型乡村空间(0。3802)最为重要,其次为生态环境(0。1927)、地域文化(0。1885)以及特色经济产业(0。1667),民主性慢意识(0。0719)作为最后考虑的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慢生活理念下同类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慢生活理念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层次分析法长沙县鹿芝岭村

    "南屏晚钟"声景名胜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王景轮徐博洋汪婧李胜...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湖风景名胜区"南屏晚钟"景区为例,基于景区内62个点位的现场监测与公众调查,共收集436份有效问卷,分析主客观声景感知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GIS系统绘制各类声景图,从时间、空间、人文三个维度展现"南屏晚钟"景区的声景分布特点。结果表明:①在时间维度中可知早上是欣赏自然声的最佳时段;中午是赏钟的最佳时间,且要注意降低整体景区的声级;下午时段人工声显著性最高,需要着重于人工声的控制;②空间维度上可分为自然休息区、静谧区、声景活跃区以及噪声控制区。自然休息区要注重自然声的营造;静谧区需要增加声景多样性以提高声景活跃度;声景活跃区应作为钟声的最佳听赏区域,凸显场地的钟声主题;而噪声控制区则需要注意噪声的减弱和屏蔽;③在人文维度中,挖掘钟声为景区人文标志声,并根据钟声感知分布绘制了游览路线图。利用声景地图技术全面直观地揭示了"南屏晚钟"景区的声景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南屏晚钟"声景名胜的优化和管理提供参考。

    风景园林声景名胜声景地图优化策略

    基于IPA分析法的历史名园保护和利用策略研究——以嘉兴市历史名园为例

    王雨梦马军山
    61-6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历史名园的保护和利用情况,以嘉兴城市园林中的8处历史名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IPA),从自然环境、文化感知、建筑状况、基础设施、管理宣传5个维度进行了满意度和重要性评价,探究了游客对历史名园的使用感知情况。结果表明:①历史名园的主要使用人群为中老年群体,占调查人数的50%以上。历史名园对于年轻人缺乏吸引力;②14项二级指标的满意度得分平均值都低于重要性得分的平均值,嘉兴城市园林中的历史名园存在提升空间;③历史文化展示、历史氛围感、建筑功能合理性、宣传推广4项是需要重点改进的内容。根据IPA分析结果,针对嘉兴城市园林中的历史名园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丰富文化感知体验、优化建筑功能、创新管理宣传方式的优化策略。

    城市园林历史名园满意度IPA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