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丽水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丽水学院学报
丽水学院
丽水学院学报

丽水学院

朱庆华

双月刊

2095-3801

lsxyxb@sina.com(文);lsxyxb@lsu.edu.cn(理)

0578-2271042;2271062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

丽水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丽水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9月30日,原名《教学与研究》,1982年改为《丽水师专学报》,1986年改季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0日出版。1998年8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获国内外公开发行,并改名为《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丽水学院,同年10月,学报更名为《丽水学院学报》,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3-1333/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6749。国内发行由天津市河西区联合征订服务部办理,本刊代号为3334,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阅。国外发行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代理,国外发行代号为DK33004。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每年一、三、四、六期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二、五期刊登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丽水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丽水,面向全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双百”方针,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增强学术创新能力,活跃学术气氛,发现和培养学术新人,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主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浙西南山区发展研究、畲族研究、陶行知研究、刘基研究、处州文史、科学方法论研究等。其中陶行知研究、刘基研究等专栏已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二次文献转载率不断提高,2000年学报二次文献转载在全国高专学报中排名第31位,并被《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确定为固定引用期刊。2004年又被国内权威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确定为固定引用期刊。1994年获浙江省高校优秀学报三等奖,2000年、2002年连续两次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高专优秀学报二等奖。现为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对微量Cr(Ⅵ)的检测

    李鹏程陈婧董佳艺陈语欣...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乙醛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化学氧化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了一种黄色的荧光碳点(Y-CDs).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Y-CDs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CDs平均粒径约为6 nm,荧光量子产率为16.3%,最佳激发波长为36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13 nm.实验发现:Cr(Ⅵ)对Y-CDs具有显著的荧光猝灭效果,这主要是荧光内滤效应及荧光共振能转移所导致的.基于此机理建立对微量Cr(Ⅵ)的检测方法.当Cr(Ⅵ)浓度在0~240 μmol/L范围内时,Y-CDs荧光强度与Cr(Ⅵ)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0 3),检出限(LOD)为1.67 μmol/L.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微量Cr(Ⅵ)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97.05%~104.0%(RSD≤4.38%,n=3).

    碳点荧光光谱离子检测Cr(Ⅵ)荧光猝灭

    莲花卷瓣兰在浙江绍兴的新分布及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地

    陈凯高湧林心昀童城威...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报道了莲花卷瓣兰(Bulbophyllum hirundinis)的地理新分布,研究它在当前气候下的潜在适生区,为该物种的研究与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测量并收集新发现植株的形态特征数据、生境数据等.基于当前气候环境数据与收集到的莲花卷瓣兰地理分布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影响莲花卷瓣兰分布的主导因子,并对该物种在中国的适宜性分布区进行预测.经比对,确定新发现的植株是莲花卷瓣兰.MaxEnt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39,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较好地预测莲花卷瓣兰的潜在适生区.影响莲花卷瓣兰分布的主导因子为年均气温、冷季降雨量、年温度变化范围、年平均日较差、雨期降雨量.当前气候下,莲花卷瓣兰适宜性分布区主要位于南部过渡带以南地区,总面积为216.73×104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2.53%.年均气温是影响莲花卷瓣兰分布的最主要的气候因子,贡献度为56.1%.莲花卷瓣兰潜在的最适宜分布区在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该预测结果可以为莲花卷瓣兰的保护提供参考.

    浙江绍兴兰科新记录莲花卷瓣兰MaxEnt

    四川省凉山山系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王万秀王瀞怡陈文德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四川凉山山系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其地理区系组成特征,结合凉山地区的地形、交通条件等因素布设相应的调查样线,对凉山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凉山山系种子植物共有163科1 072属4 561种,其中裸子植物有7科18属56种,被子植物有156科1 054属4 50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在地理成分和科级水平上,可以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在属级水平上,可以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科和温带成分属是凉山山系种子植物组成的主要部分,分别占总数的47.24%和50.65%.总之,凉山山系地理区系复杂,以热温分布为主,并呈现出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趋势.

    凉山山系种子植物生物多样性地理区系

    棘皮动物海星(Patiria miniata)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

    曾志锋邵伟伟马力陶宇慧...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卫星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中.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棘皮动物门的海星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星全基因组微卫星总数为163819个,总长度为2655030 bp,占基因组序列总长度的0.44%.微卫星单碱基、二碱基、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和六碱基重复单元中数量最多的分别为(G)n、(AT)n、(TTA)n、(TTTG)n、(ACTCG)n和(TACATG)n.海星不同类型微卫星的重复次数分布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区和基因间区的数量及丰度不同,其中基因间区的微卫星数量及其丰度最大,为82 871个(3 229.00个/Mb),编码区的微卫星数量及其丰度最小,为936个(226.29个/Mb).编码区中,微卫星最多的类型为三碱基重复,非翻译区、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区最多的类型均为单碱基重复.在微卫星丰度分布的位置特征分析中,基因上游500 bp和下游500 bp区域的微卫星丰度最大,分别为4 527.64个/Mb和4 844.82个/Mb.在外显子中,倒数第一外显子的丰度最大(数量为2 686个),为1 725.52个/Mb,其余外显子的丰度较为接近.不同位置区域的内含子丰度也较为接近,丰度为2 730.42~3 047.94个/Mb.本研究结果为海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棘皮动物门海星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规律

    丽水市长效型花境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分析

    金敏华杨子静张珂馨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效型花境是花境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对丽水市长效型花境植物的选择与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统计花境植物的种类、类型,作出花境植物长效性综合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将适应性好、观赏期长、维护成本低作为丽水市长效型花境植物选择与应用的关键条件.

    长效型花境植物的选择与应用丽水

    浙西南城市绿化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以丽水市莲都区为例

    刘术新章慧青吴伟森陈立东...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西南多山地,以红壤、黄壤为主,为了解该区域美丽林相建设中土壤肥力状况,以丽水市莲都区城市绿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综合肥力状况进行分析及评价,探讨区域绿化土壤肥力质量特征,为科学指导绿化土壤改良培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均值为1.38 g·cm-3,分布为0.90~1.70 g·cm-3;土壤pH均值为6.71,分布为5.27~7.86;土壤有机质均值为 21.74 g·kg-1;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54.73 mg·kg-1、22.53 mg·kg-1和151.85 mg·kg-1,其中碱解氮含量偏低,仅有65.63%土壤样品符合园林绿化土壤质量规范标准.选用修正的内梅罗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中等级的最多,占比75%,差等级占比18.75%,良等级仅占比6.25%,样点间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变异系数大,空间差异性较强.丽水市莲都区绿化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需要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含量.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丽水理化性质

    城市地下空间逆向建模方法的研究——以浙江某高校地下室为例

    江金霞徐招惺江丽钧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北斗网络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已建地下空间CGCS2000坐标系下的点云数据,运用3DMAX、Revit软件参考点云逆向建模,采集模型中的距离和坐标数据与地下空间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模型内部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下,可实现已建地下多场地使用统一坐标系建模,满足CIM(city information mode,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的需求.

    网络RTK地下空间控制测量点云逆向建模

    老年慢性疼痛管理研究进展

    黎晓艳朱浩丹邹继华陈佳佳...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综述了老年慢性疼痛管理影响因素、指南及持续质量改进.老年慢性疼痛管理影响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士因素、医生因素、患者家属因素、组织政策因素等.当前,我国老年慢性疼痛管理实践及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有必要在识别老年慢性疼痛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基础上制订和运用老年慢性疼痛管理指南,并在老年慢性疼痛管理临床实践中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提高老年慢性疼痛管理效能,提升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老年慢性疼痛疼痛管理研究进展

    基于AHP的丽水市森林康养村产业资源评价探究

    应俊辉包县峰郑伟兵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森林康养村及其产业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一套森林康养村产业资源评价体系.以自然资源康养价值、人文资源康养价值、配套服务水平和产业运营水平为准则层,对丽水市11个森林康养村进行了应用分析,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并对丽水市森林康养村产业资源的评价方法、开发利用和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森林康养村的高质量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森林康养村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丽水

    康养医院进森林体制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陶箐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森林康养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还处于萌芽起步阶段,尚未充分体现森林康养服务的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内涵.文章从公共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卫生体系学相关理论,结合森林康养的文化内涵,从监管规制、资源供应、筹资支付、服务提供、文化传播五个子系统介绍浙江省丽水市康养医院进森林的工作经验,以期推动森林康养与医疗健康服务对接、形成规律性的体制机制.

    康养医院森林康养丽水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