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调查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调查规划

赵元藩

双月刊

1671-3168

ynfip@vip.163.com

0871-3318347、3332538

650051

昆明市人民东路289号

林业调查规划/Journal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CSTPCD
查看更多>>《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西南地区林业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刊物。被全国多家期刊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开辟了森林经理、"3S"技术、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营造林技术、种苗建设、森林旅游、园林设计、产业开发、病虫害防治、社会林业、专家论坛等栏目。本刊以技术性、实用性、创新性为原则,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教学的科技工作者、领导和决策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本刊为双月刊,A4开本,每期160页码,每双月底出刊。国际刊号 ISSN 1671-3168,国内刊号 CN 53-1172/S,每期定价10元,全年60元;增刊2期,40元;共计100元。由编辑部自办发行,订阅单位和个人可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展示自己才华,欢迎社会各界刊登广告、展示形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晋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茹豪李青辉孙向宁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晋北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实施以来所产生的生态效益,选取山西北部沙土区二期工程的油松纯林、油松—樟子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林地郁闭度较低,阳光直射强烈,先锋植物为喜光、耐旱型草本植物,灌木稀少;油松—樟子松混交林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略优于油松纯林;植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草本植物对土壤表层的改良作用明显.

    生态效益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晋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植被大气PM2.5去除能力动态评估

    邱颖颖董雯许菲菲陈莉娟...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深对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植被大气净化功能的量化理解,回顾分析 2000-2020 年丽水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利用干沉降模型评估植被对PM2.5 去除能力的动态变化;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植被对PM2.5 去除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基于此利用PLUS模型在空间上预测未来不同管理情景下2030 年土地利用格局及植被PM2.5 去除能力.结果表明,2000-2020 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是由社会经济因素所驱动的建设用地对林地的侵占;在城市化和大气污染治理的共同作用下,2020 年丽水地区植被大气PM2.5 干沉降速率相比2000 年下降了3.0%,干沉降通量由2000 年的0.36 g/(m2·a)下降至2020 年的0.26 g/(m2·a);自然环境因素对植被大气PM2.5 去除能力的空间分异规律解释能力最强;自然发展情景下,2030 年植被大气PM2.5 去除能力相比2020 年继续下降了1.6%,而生态保护情景则增加了 1.3%.2000-2020 年,丽水市的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呈缩减趋势,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有所扩张,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推动;植被大气PM2.5干沉降去除能力不断下降,其空间分异主要与自然环境因素有关;在未来情景中,按照现有发展模式植被大气PM2.5 干沉降去除能力将继续下降,而生态发展情景下干沉降去除能力将有所提高.

    土地利用格局植被PM2.5去除能力PLUS模型干沉降模型生态系统服务

    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崔莹岳永杰文明赵恺...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采用市场代替法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利用2001-2021 年相关数据,构建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价值量规律,分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从效益价值量来看,期间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的生态效益子系统、社会效益子系统及经济效益子系统价值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综合效益总价值增长约 50 亿元.从耦合度来看,耦合度C值由2001 年的0.257 增长至2021 年的0.942.耦合类型变化为 2001 年呈低水平耦合阶段,2002 年呈拮抗阶段,2003-2008 年为磨合阶段,2009-2021 年为高水平耦合阶段.从耦合协调度来看,耦合协调度D值由 2001 年的 0.091 上升至 2021 年的 0.887,相对应的耦合协调程度变化为 2001-2007 年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子系统呈失调衰退阶段,其中2001 年为极度失调阶段,2008 年呈濒临失调衰退阶段,2009-2021 年呈协调发展阶段,且在2021 年呈良好协调阶段.

    生态修复效益评价耦合协调度奈曼旗沙地

    山西太谷地域景观资源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王海伦闫晓华秦子超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合山西太谷主要地域景观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4 项地域景观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引入障碍度模型确定影响太谷地域景观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居民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和现代聚落景观建设较为满意;应加强河流水文保护和农田景观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传承发扬民间艺术迫在眉睫.

    地域景观城乡融合AHP-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障碍因子

    城市森林公园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孙文孟陈张凯旋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土地动态和景观格局分析,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法,定量地分析2000-2018 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同时对景观格局的演变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00-2018 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快速变化,植被、道路、农田3 种景观类型的面积波动较大,林地和道路快速增加,农田快速减少,呈现"两多一少"的变化趋势,占优势的景观基质由农田斑块类型转变为林地斑块类型;研究区的景观类型从开始的破碎化、不均匀的状态逐步向均衡化发展;总ESV从2000年的8659.51 万元增加到2018 年的13412.42 万元,增加了54.89%,其中水体和植被是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地类,调节服务价值量相对于其他三项服务类型处于明显较高的水平;斑块数量的不断增加,林地和水体等优势景观类型面积的增加,景观类型形状多样化、均衡化使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城市森林公园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尚勇热带季节雨林物种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李有寿邓志云彭倩李帅锋...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结构复杂,物种组成丰富,是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的天然试验平台.基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片区 1 hm2 热带季节雨林动态监测样地,分析了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及重要值特征,揭示影响群落物种组成的环境因子差异.结果表明,热带季节雨林样地中发现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共计2 677 株,属于65 科 225 种;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分别有150、16、59 种,物种数量随样方数量累计呈较快增长趋势.千果榄仁、思茅崖豆和木奶果是样地内重要值排前3 位的物种,累计重要值为 22.17%,优势种分布不明显.木本植物丰富度与土壤pH、速效磷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热带季节雨林的物种分布与土壤pH、速效磷含量、全氮含量及毛管持水量等4 个环境因子间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土壤pH、速效磷含量和毛管持水量对物种分布具有积极影响,而土壤全氮含量对物种分布具有消极影响.

    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重要值土壤理化性质冗余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

    腾冲市沙坝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文化服务产品价值实现探究

    邢晓琳姚能昌杨倩刘娟...
    112-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林场是探索实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战场之一.研究国有林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模式,对促进国有林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腾冲市沙坝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文化服务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健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完善并落实用地保障政策,挖掘自身特色,强化品牌打造宣传,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建议.

    森林生态文化服务产品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腾冲红花油茶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沙坝国有林场

    湖北省森林资源蓄积量年度监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思路

    曹爱平冯顺柏黄光体潘自辉...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湖北省森林资源监测发展历程,总结2013-2023 年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蓄积量样地调查监测方法、监测技术、监测内容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对不同时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不同阶段、不同调查方式蓄积量监测的区别以及监测体系存在的内容与指标单一,调查精度不高,基础数表不完备等问题.提出运用新思路、新技术、新设备来提升信息化程度,包括持续优化监测体系,利用雷达技术开展蓄积量反演,开展智能树种识别研究等蓄积量年度监测优化思路.

    森林资源蓄积量年度监测优化思路雷达技术智能树种识别湖北省

    云南省沼泽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刘茜李玲芬吴富勤廖聪宇...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省湿地资源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相对变化率模型,系统地对 2001-2021 年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 年较 2001 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迅速增加,增量为 2.83 万hm2;2012-2021 年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呈波动型增加趋势,增量为8 366.84 万hm2,但各沼泽湿地型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草本沼泽面积增加 4309.58 hm2,灌丛沼泽增加1099.80 hm2,森林沼泽增加4179.52 hm2,淡水泉增加1.83 hm2,沼泽化草甸减少1 223.89 hm2;空间分布方面,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高原湿地区、滇中和滇东高原湖盆湿地区、滇南中山山原河流湖泊湿地区在此时期沼泽湿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滇东北中山深切割河流高原沼泽草甸湿地区、滇东南岩溶山原湖泊河流湿地区以及滇西南中低山宽谷河流湖泊湿地区在此时期沼泽湿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各湿地区变化趋势具有差异性.沼泽湿地资源变化原因主要与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有关.

    沼泽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空间分布特征动态度相对变化率云南省

    云南省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唐文静刘鹏程徐伦先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2017-2019 年最近一期云南省古树名木普查结果,全省古树名木总株数为 1 038 015株.其中,单株古树75 636 株(包括445 株既是古树又是名木古树),占全省总株数的 7.29%;古树群 2109 个962262 株,占全省总株数的92.70%;名木117 株,占全省总株数的0.01%.古树(不包括名木)1 037 898 株中,一级古树592 163 株,二级古树279 815 株,三级古树165 920 株.

    古树名木古树群单株古树古茶树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