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调查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调查规划

赵元藩

双月刊

1671-3168

ynfip@vip.163.com

0871-3318347、3332538

650051

昆明市人民东路289号

林业调查规划/Journal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CSTPCD
查看更多>>《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西南地区林业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刊物。被全国多家期刊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开辟了森林经理、"3S"技术、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营造林技术、种苗建设、森林旅游、园林设计、产业开发、病虫害防治、社会林业、专家论坛等栏目。本刊以技术性、实用性、创新性为原则,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教学的科技工作者、领导和决策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本刊为双月刊,A4开本,每期160页码,每双月底出刊。国际刊号 ISSN 1671-3168,国内刊号 CN 53-1172/S,每期定价10元,全年60元;增刊2期,40元;共计100元。由编辑部自办发行,订阅单位和个人可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展示自己才华,欢迎社会各界刊登广告、展示形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火烧迹地恢复更新研究综述

    杨昊东汤捷王秋华王劲...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后植被的更新与恢复,一直以来都是火烧迹地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林火干扰和火烧迹地恢复更新研究的文献,对火烧迹地的概念、研究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火是造成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均有重要影响;火对火烧迹地恢复更新有着深刻影响,火烧迹地的更新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更新始终在进行.根据火灾后植被更新与物种演替方向,将来应从长期观测角度出发,探索火烧迹地更新与恢复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林火管理及火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火干扰森林景观变化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火烧迹地更新

    湿地生态修复及景观优化策略研究——以兰州银滩湿地公园为例

    张琳瞳刘怡芸孙悦
    76-7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是城市的肾脏,对城市气候的调节,物种多样性的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关键作用.基于景观生态学和景观恢复学理论,选取兰州银滩湿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优化设计.通过修复原生植物群落、利用工程辅助技术、实施湿地景观可持续性发展等构建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框架.从湿地的综合功能出发,建立湿地微地形,恢复水体的生态基底,加强湿地生境植物群落构建,打造湿地独特的多样性景观,以期为黄河湿地生态景观修复提供参考.

    湿地生态修复景观优化兰州银滩湿地公园

    云南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发展布局

    郑静楠郑进烜李柱存陈星志...
    80-85,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研与监测工作是保护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集科研与管理为一体的监测项目,是实施保护区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的依据,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总结云南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前期科研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和系统总结,对保护区开展科研监测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布局以生物多样性大样方、野生动植物样方样线等常规监测为基础,利用高科技设备等开展全面监测;通过补齐科研短板和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科研单位及管理局科研人才,深入开展保护区科学研究项目,以期在提升保护区科研与监测水平的同时,全面提高保护区能力建设.

    科研监测发展规划云南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

    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地空间特征研究

    马竞一王恒颖王梦君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藏自治区现有6种类型共102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最邻近点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自然保护地空间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地具有聚集分布的特点,交叉重叠区域呈藏西阿里高原山地区、藏东南高山深谷区交叉重叠面积大,藏中雅江流域交叉重叠数量多的特点,在重叠类型上,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的重叠是最为普遍的重叠类型.对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评价结果,生态区位重要,保护价值高,总体布局基本合理,仍有优化空间,提出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完善保护体系,优化空间布局等建议.

    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聚集分布交叉重叠优化空间西藏自治区

    孟州市滨河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

    陈静王鹏飞王明跃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河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组成中最重要的一类公园,其公园景观不仅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生机活力,也能为城市的景观带来多样性.开展孟州市滨河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构建滨河公园的使用后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李克特量表法,计算指标权重和满意度数据.结果表明,评价体系包括5 个一级指标和16 个二级指标,公园的整体满意度评分为3.17 分.其中服务需求和安全需求评分最高,但景观方面较单一,使用者的赏景需求难以满足;活动需求评分最低,现有的娱乐和休闲设施不能满足各年龄段使用者的需求,地域文化的宣传有待提升.针对滨河公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主题定位、道路交通、水体、格局、景观节点设置、植物种植种类、人工设施等方面提出改造建议.

    滨河公园使用后评价层次分析法景观提升孟州市

    惠阳金桔市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研究

    黎映欣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实地调查、现场测量、样方法和有关资料统计对惠阳金桔市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区系、植被类型、植物物种及其分布、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分布.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共计149 科504 属803 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40 科478 属762 种,在各类群中呈现不均匀分布,科内属的组成相对贫乏,属内种的组成较为贫乏;植被优势种依次为鸭脚木、黧蒴、黄樟、土沉香、木荷等;保护区内被子植物(118 科439 属700 种)占主导地位,裸子植物野生种类较贫乏(仅 1科1 属3 种),蕨类植物(21 科38 属59 种)种类相对丰富.

    植物资源区系特征优势种植被类型惠阳金桔市级自然保护区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自然教育研究进展

    杨文敏乔靖雯李升科王美仙...
    10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1999-2022 年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绘制从而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发文量从 2010 年后大幅度提升,美国是贡献量最大的国家,研究机构聚焦于国外高校;2010 年以前研究主题较为集中,2010 年以后研究主题更加分散,呈多元化分布;主要研究内容有基于自然教育对儿童的影响研究、基于自然教育实践方法和场所研究、基于自然教育实践面临的挑战研究及自然教育风险评估及安全保障研究;从多维度建立可持续发展自然教育网络、研究开展自然教育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展望.

    国外自然教育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共现图谱聚类分析研究热点研究展望

    云南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吴富勤朱定芬秦燕刘茜...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21年为基准年,将云南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社会服务4 类,估算各类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云南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年服务总价值量为303.29 亿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74.74 万元/(hm2·a);在 4 类服务功能中,生态调节服务价值(169.63 亿元)>供给服务价值(115.51 亿元)>社会服务价值(13.41 亿元)>支持服务价值(4.74亿元);各州市沼泽湿地供给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迪庆州(155.70 亿元).该结果旨在为云南省沼泽湿地保护管理与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云南省

    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参数化构建与生态格局设计

    王钰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地理信息参数化技术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地形特征、水文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植物景观质量模型,完成节约型园林生态规划设计.最后对参数化设计的园林效果进行视觉分析与评价,参数化设计能更合理地规划园林布局,满足生态发展要求与区域发展要求.在对参数化设计的综合评价中,生态价值评分均在70 分以上,其余指标均为65~86 分,满足优秀评价要求.

    节约型园林参数化技术水文特征地形特征植物景观

    1980-2020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趋势预测研究

    姜健发王生杨国斌王有兵...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洱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1980-2020 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未来20 年变化趋势.基于40 年间5 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IDRIS、Excel软件,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演化信息图谱,分析洱海流域 40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相互转换;利用IDRIS的CA-Markov模型预测其未来20 年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1980-2020 年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呈多元上升趋势,耕地呈持续下降趋势,建设用地逐渐快速增长,综合土地利用年变化率呈上升趋势.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 年耕地面积有所下降,林地、建设用地面积有所上升,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从土地利用演化信息图谱来看,土地利用转换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地范围外,保护地内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在 1990-2010 年间,且变化不大.未来 20年内城镇化持续扩张,主要集中在洱源盆地、凤羽盆地和海西坝子区域.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演化信息图谱趋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