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邱天河

双月刊

1674-5035

xbsk@lit.edu.cn;xuebao@lit.edu.cn

0379-65929275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大学路1号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洛阳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分为《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季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双月刊。本校《学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活跃学术思想、增进学术交流、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科技进步”为宗旨。《学报》编辑部由校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编委会由本校各学科专业权威人士组成,专职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较高,办公实行自动化管理。《学报》编委会展开了大量细致严谨、卓有成效的工作,全校教职员工给予本刊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投稿积极踊跃,使本刊成为我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园地、对外宣传的窗口、信息交流的渠道,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学报》编辑部已成为我校重要学术机构之一。本校《学报》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建筑工程材料及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工程与建筑装修、工程造价、机械工程、汽车制造与维修、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环保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交流;贸易经济、工商经济管理、会计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社科论文以及中外文学赏析、教学研究等。我们与全国几百所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情报网已建立起资料交换的长期合作关系,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本刊严格按照《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编辑出版,力图精益求精,刊物质量逐年提高。学报编辑部实行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做到了业务工作和日常事物管理的全部计算机化。学报还加入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香港“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源、“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数据源。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增加了学报文章与外界的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洛地区水利碑刻与水灾应对研究

    王云红王雯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洛地区自古以来水灾频发,水灾状况及其社会应对措施不仅见载于正史、方志等史料,也散存于该地区的水利碑刻.河洛地区水利碑刻有纪事碑、诉讼碑、水规碑、信仰碑等类型,碑刻上多见对当地水灾情况的描述,其应对措施有修堤防洪、开渠引流、赈济灾民等.面对河洛地区的水灾,民间修建庙宇,祭拜龙王、大禹、黄大王等水神.水利碑刻作为地方文化景观,不仅真实记录了当地水利事件,也蕴含对当时历史的认识评价与集体记忆.

    河洛地区水利碑刻水灾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河洛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郭瑞青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研究解读河洛文化,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基于SiteSpace科学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研究方法,以 1984~2023 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 757 篇河洛文化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发文时间分布""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显"4 个方面,探究其发展历程与现状.目前,河洛文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仍有需要深入拓展的学术领域.

    河洛文化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显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价值取向与时代启示

    郭呈才邢静玥
    10-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彰显中国担当等.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深刻启示,文化建设要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助推世界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民为中心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基于《新华日报》相关社论的分析

    王鑫宏程森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战争使民生问题日益严峻.《新华日报》涉及民生问题的一系列社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战时民生观.在对待战时民生的问题上,《新华日报》旗帜鲜明地主张抗战与民生并重.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生计问题,《新华日报》根据社会各阶层的实际困难提出合理改善方案.针对影响民生的物价、失业等突出问题,《新华日报》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在中国共产党战时民生观的指导下,根据地的民生建设比较优势明显,其实践也为中国共产党有效开展民众动员、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产生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新华日报》

    论元祐时期的武帅静边——以刘舜卿、刘昌祚事迹为中心

    田乐鹏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庆历以后文臣成为经略边疆主力,此后虽有武臣为帅,但多与战事相关.元祐时期,文帅难得,宋廷在吕大防的建议下任命刘舜卿、刘昌祚两位武臣为帅,靖绥边境.但在元祐息兵政策下,刘舜卿、刘昌祚权力受限,未能在御敌过程中有所作为.元祐党争背景下,前线帅臣人选成为宰执政治博弈焦点,武帅被迫卷入党争,成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元祐时期刘舜卿刘昌祚武帅息兵政策

    《唐崔镛墓志铭》及相关问题考释

    黄汉文
    24-2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崔镛墓志铭》是一方颇具史料价值的墓志.墓志详细地记述了崔镛的生平事迹、仕宦经历以及丧葬等问题.崔镛从政近 30 年,勤政奉公,以强干著称,在唐宣宗朝收复河湟事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结合墓志,补充并改正了崔镛家族世系漫漶不清的情况.通过崔镛家族墓志,发现崔镛家族从洛阳思恭坊迁至长安怀真坊,并最终定居长安通义坊.

    崔镛墓志唐代博陵崔氏

    论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国家观的批判

    刘泽蕾周泗琴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萨尔主义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错误思潮,其国家理论延续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具有抽象性、空想性、妥协性等特点.为了清除拉萨尔主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错误影响,马克思分别从国家本质、国家职能、实现途径、执政主体、革命范围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国家观的批判,对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拉萨尔主义国家观马克思主义乌托邦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立江小国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与成长潜力 3 个维度评价 2012~2022 年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类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揭示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存在区域差异性;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企业密度、政策支持等因素对长三角两类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人才资源对其未产生明显影响.针对研究结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促进两类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融合发展

    洛邑古城的文化场景打造及品牌提升路径研究

    陈素玲李亚莲韩靖靖岑淑玲...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属性由工业生产型向生活消费型转变,场景理论成为后工业时代支持城市发展的重要理论.城市场景的打造要素契合了文旅品牌建设的内涵,从城市文化消费场景打造的视角寻找城市文旅品牌形象提升之路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洛邑古城既是一个知名的城市场景,也是一个优秀的文旅品牌,但其在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和传播上还有提升空间.以塑造"礼仪洛阳、文化洛阳"为导向,围绕吸引和留住年轻核心客群,从场景文化消费的价值符号形成和生活方式传递方面提出洛邑古城的品牌形象提升路径:基于周礼提炼文化价值符号,基于《仪礼》和国乐倡导文化消费模式,基于典籍里的洛阳提供体验式文化产品.

    场景理论洛邑古城品牌形象文化价值符号周礼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的经验数据

    赵海华侯佳琪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1~2020 年长三角城市群 26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的变化,这种促进作用呈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异质性.提出拓宽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等建议,以期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长三角城市群固定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