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邱天河

双月刊

1674-5035

xbsk@lit.edu.cn;xuebao@lit.edu.cn

0379-65929275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大学路1号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洛阳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分为《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季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双月刊。本校《学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活跃学术思想、增进学术交流、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科技进步”为宗旨。《学报》编辑部由校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编委会由本校各学科专业权威人士组成,专职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较高,办公实行自动化管理。《学报》编委会展开了大量细致严谨、卓有成效的工作,全校教职员工给予本刊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投稿积极踊跃,使本刊成为我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园地、对外宣传的窗口、信息交流的渠道,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学报》编辑部已成为我校重要学术机构之一。本校《学报》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建筑工程材料及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工程与建筑装修、工程造价、机械工程、汽车制造与维修、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环保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交流;贸易经济、工商经济管理、会计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社科论文以及中外文学赏析、教学研究等。我们与全国几百所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情报网已建立起资料交换的长期合作关系,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本刊严格按照《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编辑出版,力图精益求精,刊物质量逐年提高。学报编辑部实行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做到了业务工作和日常事物管理的全部计算机化。学报还加入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香港“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源、“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数据源。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增加了学报文章与外界的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村落治理共同体构建路径探析——以广西D县X村为例

    赵泽华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村落治理共同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D县X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X村村落治理共同体构建路径,探究其构建成效.研究发现,村落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可以推动治理主体扩大、治理场所扩展、治理机制完善和综合效益提高,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村落治理共同体构建路径

    从制度到范式:论汉代文学与图像的经典化

    李小白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礼乐文明体系的重构,表现出迥异于前代的文化特征,进而铺就了中国两千年传统社会的浓重底色.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文化形式,汉赋与汉画,彰显着时代主流文化心理、礼仪规范和审美意识的需求,形成了中国文学特定的文图关系."制度名物,容有差殊",名物是其表象,制度为其核心,以礼仪为纲领的名物制度对其创作起到了刚性约束,使之从题材内容到表达方式都遵从一定的规范与模式.汉赋与汉画成就为后世所承认,并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核心内容愈发突显,从而形成经典范式,并最终实现"文质彬彬"理想之达成.这种经典化的范式,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及文图关系转变影响深远.正确解读汉赋"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之本义,深入分析汉画"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之内涵,是研究汉代文学、图像的前提与关键.

    汉赋汉画文图关系经典化

    唐懿宗朝试赋研究

    郭家琦王亚楠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赋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唐代试赋的研究考证材料众多,但论者多以其程式化的体制、颂圣化的内容而忽视其丰富的时代内涵与人文精神.通过对唐懿宗朝 6 场试赋的赋题、赋韵、赋文、赋体、主考官等因素分析,发现 6 场试赋既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与文学、史学价值,也具有崇儒宗经的文化导向、帝德建构的文化精神和朋党斗争的时代内涵.唐懿宗朝 6 场试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后人了解晚唐士人思想、社会风尚的重要载体.

    唐懿宗试赋崇儒宗经帝德建构朋党斗争

    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原因考察

    薛丽娜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小说《柳氏传》在后世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改编.其中,明代传奇《玉合记》是较为贴近原作且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改编.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受到文体特征、创作者心态以及时代风气等多方面影响.传奇的庞大体制促使《玉合记》增添人物、细化情节;为满足舞台表演需要,设计更丰满合理、极具巧合性的情节;改变人物性格、增加滑稽内容以适应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由于创作者身份和心态的转变,作品主题由政治反思转变为个人理想寄寓.《玉合记》强调忠义、贞节,歌颂自由恋爱,深受明代时代风气影响.

    《柳氏传》《玉合记》文体改编文人心态时代风气

    梦境、死亡、爱情:鲁迅《野草》的驳杂性

    杜宇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野草》作为鲁迅自剖性的文本,承载鲁迅的主体危机感.在《野草》中,鲁迅通过梦境这一情感能量场,凝视和反思矛盾的、多维度的自我,而梦中"梦者——观客"的身份转变,使鲁迅有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利,并增加主体"分裂"的可能.鲁迅接受死亡生命向力的指引,在死亡的逼视中洞察爱的内涵."我梦见"背后是关于死亡和爱情的真理发现,使鲁迅得以抵达更为本真的自我.梦境、死亡和爱情三者相互勾连,显示《野草》的驳杂性.

    鲁迅《野草》梦境死亡爱情

    "趣"字语义层面、审美范畴及审美涵义探究

    陈世杰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汉语中,"趣"字的使用历史悠久,其意义较多,有的意义存在时间极短,有的意义至今依然鲜活.语音层面之"趣",读音有四种;语义层面之"趣",意义概归七类.经过两千多年的萌生、拓展、深化和定型后,"趣"的审美意义逐步提升为审美范畴的一种."趣"的审美涵义有旨趣、情趣、风致、兴致、志趣等五类义项.

    "趣"字语音层面语义层面审美范畴审美涵义

    基于画像技术的医学生"精准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王宏玲刘慧仿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教育大数据的画像技术,探索"精准定位—精准分析—精准供给—精准评估"的医学生"精准思政"育人框架与实践逻辑.从医学生"精准思政"实施的主体、内容、途径三个维度,提出建立全员育人团队、拓宽多维育人渠道、构建医教融合体系的应对策略.

    精准思政画像技术医学生育人模式

    "四力并举"构建新型ERP沙盘教学体系

    陈俊龙余泊兆张怡清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ERP沙盘作为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途径.立足ERP沙盘课程现状,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学生角色中心化、教学模式规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反思复盘常态化"的解决思路,以促进沙盘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ERP沙盘模拟教学实践沙盘素养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投稿说明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