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建设
林业建设

唐芳林

双月刊

1006-6918

lyjssyk@163.com

0871-5637147

650216

昆明市盘龙区昙华路339号

林业建设/Journ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介绍林业行业工作动态和发展面貌,沟通国内外林业建设行业信息,报道林业建设的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施工、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政策及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应用技术,探讨林业建设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同时,本刊是国家林业局指定的林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局部修订的刊物,是国内唯一全方位报道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并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大型综合性科技类期刊,是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及其会员单位信息交流和宣传的窗口。办刊宗旨是:服务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建设发展,交流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培养林业工程建设队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勐仑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成果

    李俊松王波白林忠万正林...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3月-2024年2月,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保护区,采用公里网格的布设方法,布设40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开展调查工作,覆盖了勐仑保护区的全境。本次调查累计获得7 009个相机工作日,共计拍摄到照片40 983张,有效照片11 225份。获取独立有效照片4 509张,其中兽类照片2 868张,鸟类照片1 481张,两栖类照片18张,人类活动照片142张。记录到鸟兽13目30科64种,其中兽类6目14科22种,鸟类7目16科4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兽类8种、鸟类14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的2种、濒危(EN)的4种、易危(VU)的6种、近危(NT)的10种。勐仑保护区内相对丰富度指数RAI最高的5种动物分别是蓝歌鸲Larvivora cyane(RAI=5。05)、红颊长吻松鼠 Dremomys rufigenis(RAI=5。01)、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RAI=3。1)、黄喉貂 Martes flavigula(RAI=3。02)、绿翅金鸠Chalcophaps indica(RAI=3。01)。本次对勐仑保护区全境系统开展调查,并更新了保护区内鸟兽物种名录,为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鸟类兽类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技术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保护区

    山东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张乐乐罗伟雄苏娜马平川...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是深刻体现美丽中国、文化自信的"活态"载体。山东省自1982年以来共设立了 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鲜明的自然文化地域特色。从管理体制、资源保护、规划建设、旅游发展等方面对山东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背景下风景名胜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新时期山东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未来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山东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质量发展路径

    森林生态系统五大碳库碳储量估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刘蕊婷马淑娟张学万陈飞勇...
    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碳储存场所,不仅发挥着重要的碳储存功能与碳汇功能,还对维持大气二氧化碳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梳理了大量相关文献后,发现目前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估算模型及其各子碳库碳储量影响因素的整体性与综合性研究尚显不足。基于此,一方面系统归纳梳理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上生物量碳库、地下生物量碳库、土壤有机碳碳库、枯落物碳库及枯死木碳库这五大碳库的基本内涵及25个相关估算模型的优缺点,并对每个子碳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动态分析。另一方面,还全面分析了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五大碳库碳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不仅可以为选择合适的森林碳库碳储量估算模型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以为理解森林生态碳储量的变化规律、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生态修复方案的策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森林生态系统五大碳库碳储量估算模型影响因素

    关于造林碳汇项目额外性论证和非持久性风险探讨

    张治军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额外性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核心概念和要求。对造林碳汇项目的额外性论证的必要性、基本步骤及免于论证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对导致造林碳汇项目人为净温室气体汇清除发生逆转的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和减少非持久性风险的管理策略。以期为造林碳汇项目科学开发和有效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造林碳汇项目额外性论证非持久性风险

    昆明市滇中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封山育林措施探讨

    武旭王智飞路飞李继品...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昆明市滇中山地石漠化区域属长江上中游岩溶地区,也是川滇生态屏障核心区域,生态区位极为重要。通过有针对性实施补造、封育等技术措施,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度,对遏制滇中山地石漠化加剧具有重要意义。在封山育林图斑选择基础上,详细分析空间分布、地类、植被、立地条件等因子特征,科学选择育林补植树种,最终提出保护、育林、封禁3种技术措施和8个育林典型模式,实现对石漠化区域的有效治理,以期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石漠化治理封山育林措施探讨滇中

    不同冠层和胸径的云南沉香叶片叶绿素特性分析

    张曦雷苑李秋燕李杰...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在光能利用和转化过程中发挥核心功能,并决定植物的生产潜力和实际产量水平。本研究测定云南沉香不同冠层和胸径叶片叶绿素含量,以期助力沉香产业科学发展。以云南省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工种植云南沉香目标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其叶片,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研究区不同冠层和胸径叶片的叶绿素进行检测,数据通过SPSS开展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①叶绿素含量和层数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叶绿素含量和胸径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③叶绿素含量会对层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但是胸径并不会对层数产生影响。因此,云南省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工种植云南沉香叶片叶绿素随着冠层的增加而减少,它们存在负相关关系。

    沉香冠层胸径叶绿素SPSS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李纪友罗广军朱宏伟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共管有助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保护区保护管理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的过程,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分享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成果,有助于实现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广东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进行调查,分析评价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成效提供参考。

    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社区共管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广西公益林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梁波黄超群赵琦罗艳...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益林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却难以计量。对公益林社会效益的涵义和评价内容进行了理论诠释,以对广西公益林的社会效益形成一个更直观的、可量化的认识为目的,探索构建了广西公益林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公众健康与森林游憩效益、就业效益、产业结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效益、保护管理效益(逆指标)、创新工作效益等六个方面分析评价广西公益林的社会效益价值。结果显示,从以货币为单位的价值形态来看,广西公益林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总价值高达2 905。71亿元。

    公益林社会效益评价

    广西跨境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规划与实践

    温红芳欧芳曹胜平甘程友...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为保护稀有的东黑冠长臂猿,兼顾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了跨境生物多样性廊道的建设工作,通过总结国内外跨境保护区建设情况,并针对广西跨境生物多样性廊道的建设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1)探索出更科学的跨境合作机制以加强跨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沟通,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2)积极探索及推行可替代生计;(3)实施创建更多的国内跨行政区保护区或生物廊道。

    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跨境合作廊道规划东黑冠长臂猿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巨正平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有助于推动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但因技术或一些历史原因,造成部分自然保护地边界模糊、权责不清,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从自然保护地现状、勘界立标工作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技术流程,并给出了几点工作建议。以云南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依法依规开展了勘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今后开展其他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广和指导意义。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技术要点实景三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