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建设
林业建设

唐芳林

双月刊

1006-6918

lyjssyk@163.com

0871-5637147

650216

昆明市盘龙区昙华路339号

林业建设/Journ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介绍林业行业工作动态和发展面貌,沟通国内外林业建设行业信息,报道林业建设的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施工、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政策及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应用技术,探讨林业建设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同时,本刊是国家林业局指定的林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局部修订的刊物,是国内唯一全方位报道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并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大型综合性科技类期刊,是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及其会员单位信息交流和宣传的窗口。办刊宗旨是:服务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建设发展,交流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培养林业工程建设队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片区长蕊兰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

    余金辉罗家旺杨云薛世贵...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片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长蕊木兰Alcimandra cathcartii野外天然种群结构及发展趋势,采用样方调查法,以径级代替年龄,采用匀滑技术,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及4个生存函数曲线,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种群的发展趋势预测。结果如下。①长蕊木兰种群年龄结构呈倒"J"型,幼苗幼树个体数量较多;数量动态指数表明种群结构为增长型但呈现出不稳定状态。②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各龄级死亡率相差不大。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种群数量变化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④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未来长蕊木兰种群总体是增长的,但由于大量幼苗幼树个体死亡将导致整个种群的更新受到限制,未来种群呈衰退趋势。建议加强对幼苗幼树的抚育管理和生境的保护。

    长蕊木兰文山老君山种群结构种群数量动态生存分析

    陆生野生动物通道设置方法研究

    宁文鹤李云蔡芳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野生动物的适宜栖息地不断受到挤压与分割。野生动物通道是减少由公路、铁路等引起的野生动物伤亡以及适宜栖息地破碎化的有效措施之一。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道路建设过程中野生动物通道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重点从通道设计过程中的位置选址、类型与规模、尺寸、植物设置、诱导生境、辅助设施,不同类群动物通道设计以及野生动物通道监测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具体的野生动物通道设计、监测与评价的建议,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建设与野生动物保护和谐发展。

    野生动物通道通道类型通道设计监测与评价

    浅议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理并轨——以四川省、云南省为例

    蒋之富许先鹏黄贝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生态公益林战略是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实施的重要工程和重大策略,两者均是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生态建设需要所部署的森林资源保护具体行动。为进一步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开展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理并轨事在必行。通过分析四川、云南两省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理现状,疏理并轨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全国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理并轨提供参考。

    天然林公益林森林管理管理并轨

    立木因子测量中视觉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赵晓东王瑜琦周三强周阳...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森林资源清查中立木因子采集的方法和研究进展,探讨了立木因子采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出传统采集方法操作繁琐,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结果准确度不高,而新兴技术设备通常价格较高,不易携带,数据处理复杂性和难度较高;揭示了视觉传感器技术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自有图像数据集,模型泛化能力和精度不高,森林群落样木遮挡问题较难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力度,尤其是视觉传感器方面,要合理构建森林群落图像数据集,提高立木测量中视觉传感器的模型泛化能力和精度,利用多传感器技术融合破解遮挡。

    视觉传感器技术立木测量方法森林群落图像数据集

    森林覆盖率预测风险分析

    刘浪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降雨量、海拔、土层厚度、病虫害、造林工程、统计口径、森林地类认定标准、资源管理情况作为森林覆盖率预测风险分析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得出:(1)影响森林覆盖率预测风险的评价指标中,统计口径权重值最大;(2)森林覆盖率预测风险系数区间为1。00到2。65。

    森林覆盖率评价指标风险分析层次分析法多元回归模型

    垂丝柏天然林最优直径结构研究

    胡文洪丁莉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川东北边缘山地垂丝柏天然林最优直径结构情况,以川东北边缘山地37块垂丝柏天然林标准地作为研究对象,将标准地公顷蓄积量从小到大划分为5个区间,分别求得了 2002-2017年间林分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平均Q值,再利用负指数分布模型、线性模型和幂函数模型分别拟合垂丝柏天然林最优直径结构。结果表明:在22。7~38。4 m3/hm2、45。8~74。7m3/hm2、80。7~100。8 m3/hm2、107。5~132。8 m3/hm2和136。4~147。0 m3/hm25个公顷蓄积量等级中,垂丝柏天然林公顷蓄积量在107。5~132。8 m3/hm2区间中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为28。8m3/hm2,此时平均Q值为1。7。在3种拟合最优直径结构的模型中,负指数分布模型拟合出效果较好,R2为0。852。定量化明确最优林分直径结构,为该区域以垂丝柏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未来的经营管理给出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方法。

    垂丝柏天然林非空间结构平均生长量可持续经营

    三峡库区金秋砂糖橘的功能性状适应性研究

    章蓉月阮宇赵文邓婕...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峡库区引进栽种的金秋砂糖橘为试材,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柑橘叶、花及果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期了解金秋砂糖橘的养分权衡关系及生存适应策略,从而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内在生理机制,为金秋砂糖橘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达到提高果实产量与质量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金秋砂糖橘在春季到秋季的生长期间,叶面积不断变化,春季最小,夏季最大。春叶为植株提供氮保证生长,夏叶提供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保证果实糖分的积累,秋叶提供游离氨基酸保证果实成熟及风味。金秋砂糖橘叶片在叶经济谱(LES)中的位置从"低投入-缓慢回报"向"低投入-高回报"再向"高投入-高回报"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叶经济谱情况类似,但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策略。叶宽与叶面积、叶干物质、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呈显著负相关。叶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果实糖分成正比,叶总游离氨基酸与果实糖分成反比;叶全氮含量与总酸含量成正比;果维生素C含量与叶可溶性总糖呈显著负相关,与叶总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以上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预测果实生长情况做出对应管理措施,提升果实产量与品质。

    三峡库区金秋砂糖橘叶功能性状叶经济谱

    玉龙县石漠化现状、治理成效及防治对策

    黄丽春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分析玉龙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危害及治理成效,对玉龙县岩溶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提出防治对策与建议。

    玉龙县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对策与建议

    那曲高寒高海拔地区城镇绿化环境限制因子分析

    罗志远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那曲市色尼区光照、温度、大风、土壤等自然环境因子,探讨植物在那曲高寒高海拔地区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特征、环境限制因子,造成植物生长季积温不足、生长期短,加之全年多发大风和晌午强光辐射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城镇绿化植物光合效率低下、光合产物少,从而致使植物抵抗那曲高寒干旱的能力低、成活困难,提出当地绿化建设在树种选择、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高寒高海拔地区那曲城镇绿化环境限制因子

    景洪市老坝那水库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

    武小青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建景洪市老坝那水库工程施工产生大量弃渣,为防治水库施工过程中的弃渣乱堆乱放,设置弃渣场,并对其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可有效减少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从老坝那水库工程弃渣场选址入手,进行渣场限制性因素分析,根据确定的堆渣方案进行堆渣体稳定计算,而后开展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为后续水库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参考。

    老坝那水库弃渣场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