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科技
林业科技

申世斌

双月刊

1001-9499

lykj@chinajournal.net.cn

0451-86602476

15008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平路134号

林业科技/Journal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林业科学院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主办的技术类林业科技期刊,已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林业检索核心期刊,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首批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为国内较有影响的专业技术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星天牛防治视角下的苦楝枝条及叶片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曹巧林易锐马超曾海龙...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苦楝枝条及叶片挥发物成分,找出可能对星天牛产生引诱效果的化学物质.[方法]通过顶空-固相萃取苦楝树枝条及叶片,采用色谱、质谱仪对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用SPSS27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苦楝枝条与叶片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枝条共检出挥发性成分 47 种,叶片 29 种,共同成分 17 种.其中枝条主要挥发性成分为乙醇、二丙基二硫、α-依兰油烯、d-柠檬烯、双环大根香叶烯、桧烯、丙硫醇、β-月桂烯等,叶片主要化学成分为(3E)-4,8-二甲基壬-1,3,7-三烯、乙醇、桧烯、双环大根香叶烯、β-月桂烯、d-柠檬烯等.枝条和叶片中单萜类化合物(C10H16)与倍半萜类化合物(C15H24)含量较多,其中枝条中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占 21.38%,倍半萜类化合物占 27.73%;叶片中单萜类化合物占 40.07%,倍半萜类化合物占 17.35%.枝条与叶片中含量较多且成分相同的是乙醇、d-柠檬烯、双环大根香叶烯、桧烯、β-月桂烯.

    苦楝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

    黑龙江省东宁市红松人工林天牛种类调查

    李亚洲邓勋张瑶宋小双...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东宁市红松人工林不同种类天牛的种群发生规律,本研究于 2023 年 6 月到 9 月期间使用诱捕器对东宁市双桥子林场和二道岗林场红松人工林天牛种类与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诱捕到三个亚科八个种的天牛,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云杉花墨天牛和云杉大墨天牛.第一次诱捕到云杉大墨天牛是 6 月 26 日,诱捕到了7头,最后一次诱捕到云杉大墨天牛是在 8 月 28 日,仅诱捕到 3 头.诱捕云杉花墨天牛在 7 月 3 日达到羽化高峰期,当天诱捕到了 72 头,之后逐渐减少.通过对该地区天牛种类及数量调查,有效地掌握当地天牛的羽化规律,为有害天牛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松树天牛云杉花墨天牛云杉大墨天牛羽化规律

    怀安县野生林草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范畅郭欢欢崔胜佳刘兴菊...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次调查研究综合运用资料查阅、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等方法,对怀安县的林草种质资源进行了详细排查,利用工具测量并记录植物名称、种类、数量、来源、分布方式等基本信息[4],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全面掌握怀安县现有林草种质资源现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怀安县共有植物 87 科 357 属 681 种,其中草本植物 519 种,灌木 85种,乔木 62 种,藤本 15 种.主要野生植被类型为草本,主要分布在菊科、禾本科、豆科、唇形科、苋科等;灌木主要分布在蔷薇科、豆科、榆科、木樨科等;乔木主要分布在杨柳科、松科等;藤本主要分布在毛茛科、夹竹桃科、葡萄科等.共有古树名木 5 种,全部为乔木树种,分别为文冠果、油松、白杄、旱柳、小叶杨.

    林草种质资源调查分析怀安县

    大箐山县射干丰产栽培技术及质量初步评价

    孟卓异孟凡利梁成斌彭博...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射干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本实验以射干为研究对象,在大箐山县设立试验地人工栽培射干,对射干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并按照《中国药典》标准对射干水分、浸出物含量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射干药材适应性强,能够良好生长,可以在大箐山县进行引种栽培.大箐山县栽培射干水分含量为 7.9%,水浸出物含量及醇浸出物含量分别为 30.17%、24.24%,以上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本实验为射干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射干栽培技术质量初步评价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木材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与展望

    张佳彬张华徐林何金存...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木材领域标准体系"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对林业行业转型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体系构建的历程、结构特点、实施效果及面临的挑战,揭示其在促进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及智能化发展方面的核心价值.文章强调,标准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对于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新质生产力木材领域标准体系绿色转型智能化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