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路径

    宋丽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质量,文章从课程设置、理实结合和评价体系三个角度切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构课程模块,理论实训融合并举;增设课时安排,岗位技能课程科学化;多学段统筹规划,岗位技能课程集中化;以证代考创新,学习评价模式多元化;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职业能力持续增强等建议,旨在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期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田水莲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旅游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滞后、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等,并提出五个方面的培养路径,即融合文旅理念优化培养方案、联结产教资源构建实践平台、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教学创新能力、整合数字资源培养创新应用能力和健全评价机制激励多元化发展,强调高校应紧密关注行业变化,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呼吁行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以适应文旅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文旅融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文旅融合发展实践与优化路径——以河南浚县为例

    古晨静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有利于文化资源的保护,推动旅游产品高质量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文章以浚县为个案对文旅融合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阐述了浚县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一是文旅融合发展空间载体不断完善;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逐步提升;三是传统文化魅力日益彰显.然而,浚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限制因素,一是顶层设计不充分,体制机制不健全;二是宣传水平不高,消费活力不足;三是文化空间分布不均,内涵挖掘利用不够.最后提出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一是打造文旅新场景,创新文旅表达方式;二是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完善体制机制;三是立足存量资源,深挖文化内涵;四是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文旅传播体系.以期丰富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径

    "双碳"目标下绿色中医药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胡振宇马雨瑶吴海波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中医药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两者融合既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目标要求,同时还能够促进中医药行业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且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文章在分析我国中医药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二者在融合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五条路径,并从构建融合产业链、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融合政策、健全投资融资机制及培育融合人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绿色中医药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双碳"绿色中医药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白洋淀文旅发展的数字生态系统

    王莹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白洋淀为例,探讨了其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数字生态系统构建,从文旅资源基础、文旅发展环境、文旅产业规模和数字文旅创新四个核心维度,分析了白洋淀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及不足,并探讨了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对白洋淀文旅产业融合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构建白洋淀文旅发展的数字生态系统的策略,包括加强政府调控与政策支持、提升城镇化水平与资源要素聚集、加强技术实力与创新驱动、提高互联网供给能力与数字化水平、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与人才发展.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促进白洋淀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白洋淀文旅融合数字经济数字生态

    乡村振兴与桂北古村落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欧菲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北古村落蕴含深厚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底蕴,涵盖独特的民居风貌、丰富的民俗风情及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些共同铸就了其独特的旅游价值与文化魅力.文章聚焦于乡村振兴与桂北古村落生态旅游的融合策略,着重探讨景观资源的开发路径,深度挖掘并宣传古建筑等人文景观,同时精心保护与合理利用山水田园等自然景观.具体措施包括修复历史建筑,激活民俗文化,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开发多样化的生态旅游项目,以促进农业、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桂北古村落的吸引力,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的和谐共生与双赢发展.

    乡村振兴古村落生态旅游桂北

    红色研学旅游赋能河北承德全域全季旅游高质量发展

    聂萌白倩凡白路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是河北省实现全域全季旅游的重要途径,而红色研学旅游是文旅融合下的产业业态,能够赋能河北全域全季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分析红色研学旅游对全域全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价值基础上,立足承德红色资源禀赋,坚持问题导向,联合红色研学旅游利益相关主体探究解决对策.

    文旅融合红色研学旅游全域全季旅游

    基于游客体验的乡村文旅康养景区建设研究

    陈娟余瑛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础建设的推进,中国乡村凭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养生游、休闲游的受众群体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康养景区设计被视为一种可视化的产品,这源于人们对旅游景观的互动体验需求.大数据分析技术使得整理和评估海量数据成为可能,为相关人员洞察游客的旅游行为与偏好提供了帮助.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康养设施是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变化的可行路径.文章在系统分析乡村康养与文化融合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游客体验系统和实际案例,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优化景区建设和旅游体验,促进资源分配及乡村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旅融合康养旅游体验景区建设景观更新

    基于交叉分析的智慧旅游游客满意度因素研究

    张凌云赵铭胜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在河南省洛阳市旅游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智慧旅游服务的顾客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与服务偏好选择之间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关键服务类型的重视程度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用户普遍对即时信息、便捷支付和个性化体验有着相似的高度需求.在满意度方面,女性在文化体验和技术应用方面的满意度普遍高于男性,而 19~30 岁的游客在所有类别中的满意度普遍较高,相对而言,18 岁及以下的游客在文化体验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因此,服务提供商在设计服务时,应更多地关注服务本身的质量和特性,充分考虑因游客年龄的差异产生的不同需求,以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并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

    智慧旅游游客满意度交叉分析服务

    新质生产力赋能聊城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田可青秦思田笑雪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如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科技渗透到旅游行业后,为聊城市旅游住宿业提供了持续优化和改进的机会.文章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聊城市旅游住宿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通过了解聊城市旅游住宿业现状,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在旅游住宿业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有效提升聊城市旅游住宿业的运营效率,改善服务品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促进该市旅游住宿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旨在为聊城市旅游住宿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新质生产力如何更好地赋能旅游住宿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新质生产力聊城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