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数据的郑州近郊露营地游憩服务质量感知分析

    王莉黄萍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百度、美团网、谷歌、大众点评网、视频号及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的数据,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通过ROST CM 6.0软件,对河南郑州近郊露营地的游憩服务质量感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营地自然环境舒适安静、交通便利、主题活动丰富,但还存在设施及运营管理欠缺、卫生及安全服务不到位、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由此提出推动露营行业服务质量提升的相关建议.

    近郊露营地游憩服务质量感知:网络文本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专家型导游队伍发展探讨

    秦丹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介绍文旅融合对导游工作的影响和新要求,其次探讨专家型导游需要具备的素养与技能,最后提出专家型导游队伍培养路径,包括重视职业精神教育,塑造良好导游形象;树立高标准,将景观文化讲透;掌握导游讲解技巧,提升游客满意度;加大培训与管理力度,提升专家型导游职业竞争力,以期为专家型导游培养提供参考.

    专家型导游文旅融合综合素养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

    包宇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的发展既有无限机遇,也面临很多挑战.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式进行简单介绍,阐述大数据和智慧旅游的内涵,然后深入探讨在大数据环境中智慧旅游管理存在的弊端,最终针对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构建智慧旅游管理模式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尽快建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措施,确保旅游行业的顺畅稳定发展.

    大数据智慧旅游管理模式

    "技能浙江"建设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吴程穗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技能浙江"建设背景下,文章围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对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反思与总结,根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认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多维改进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培养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创新素质于一身的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以期更好地服务浙江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本科职业教育旅游管理"技能浙江"建设

    数字经济驱动旅游产业供应链资源整合研究

    韩建文刘朝龙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升温,加快旅游产业供应链资源整合意义重大.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够让旅游产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冲击,确保整体安全可控,更好地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近十年的发展实践,推动了旅游产业供应链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由于旅游产业传统积累明显不够,供应链现代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快供应链资源整合非常关键.数字经济为旅游产业供应链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利契机,文章提出从创新能力、安全可控、绿色低碳等领域助力旅游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推动旅游产业供应链资源整合.

    数字经济旅游产业供应链资源

    "大历史观"融人文旅类课程思政的意义、要素与路径

    陈虎米敏杨瑞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程思政深度融人文化和旅游类课程,"大历史观"以其卓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多样性和发展性、实践性和现实性、思维性和方法性,成为教学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和可遵循依据.基于此,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阐述"大历史观"对文旅类课程思政的意义,即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助于学生在整合文旅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思考;其次归纳"大历史观"融人文旅类课程思政的要素,具体表现为知识、视角、思维和方法4个核心要素;最后提出以"大历史观"思维指导教师技能提升、整理汇总能够反映"大历史观"的案例、从"大历史观"视角评价课程思政效果、以"大历史观"视角评价学生道德素养等"大历史观"有效融人文化和旅游类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大历史观"文旅类课程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背景下广西非遗融入广西导游课程的路径研究

    粟穗馨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广西非遗融入广西导游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广西非遗融入广西导游课程的具体路径,希望能够为职业院校针对旅游专业学生开展非遗教育提供借鉴,助力广西地方旅游产业发展.

    文化自信广西非遗广西导游课程

    全龄友好公园的提升改造——以北京朝阳区四得公园为例

    谭英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探讨全龄友好公园的提升改造,结合北京市朝阳区四得公园的实际情况,立足全龄友好公园的现状,分析提升改造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做法.分析结果表明,全龄友好型公园的改造,就是要以人为核心,立足于服务,从儿童、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出发,增加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设施,提供多元化、全龄化的服务.

    全龄友好公园提升改造北京朝阳区四得公园

    "双碳"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供应链转型与创新探究

    王相萍陈煜琳蔡逸平李梓英...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更加注重低碳旅游、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如何解决传统旅游供应链高碳排放问题成为关键.旅游业是广东省重要的产业之一,文章首先概述"双碳"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供应链研究情况,其次利用SWOT分析,探讨"双碳"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供应链发展现状,最后针对性提出"双碳"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供应链转型与创新策略,包括加强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工具应用,实现旅游供应链各环节低碳管理,探索开发新型低碳旅游产品和服务,推进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等,希望能够为广东省旅游供应链转型和创新提供参考.

    旅游产业供应链"双碳"

    城市边缘区生态体育旅游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张帆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边缘区生态体育旅游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发展效益的矛盾.因此,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是当前生态体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城市边缘区生态体育旅游的概念、特征、类型、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管理规范、广泛宣传教育"等策略,为城市边缘区生态体育旅游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城市边缘区生态体育旅游环境协调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