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涂永强

双月刊

0455-2059

jns@lzu.edu.cn

0931-8912707

730000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该校理科师生的研究成果,刊登学术论文、试验报告、科研简报等,内容涉及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化学等诸学科。读者对象是理工科院校师生及有关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联邦学习的跨被试癫痫发作检测方法

    张艳丽孙一菲
    645-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跨被试癫痫发作检测方法,以解决由于数据类型不平衡和癫痫患者之间数据分布差异显著导致的深度检测模型训练数据不足和泛化性能低的问题.建立癫痫发作检测的联邦学习框架,聚合多个训练参与方的脑电图数据;设计多尺度时间卷积网络作为客户端局部模型,通过客户端局部模型的训练和参数聚合协作训练全局模型;为避免联邦训练过程中参数量过大,用量化压缩技术提高模型的传输效率.在CHB-MIT头皮脑电图数据中评估联邦学习全局模型的跨被试癫痫发作检测性能,取得平均71.21%的灵敏度和83.99%的准确率.结果表明,联邦学习在不交换各客户端隐私数据的前提下,能够融合局部模型参数生成独立于患者个体的公共检测模型,为跨被试癫痫发作检测提供有效方法.

    脑电信号癫痫发作检测联邦学习多尺度时间卷积网络

    面向流形数据的加权自然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赵嘉马清陈蔚昌肖人彬...
    652-660,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形数据由一些弧线形类簇组成,其特点是同一类簇的样本间距离较大.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但应对流形数据时表现不佳.DPC算法的两种密度度量标准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其分配策略仅参考距离和密度,致使聚类精度不高.提出面向流形数据的加权自然近邻DPC(DPC-WNNN)算法,定义样本局部密度时,综合分析样本的局部和全局信息,引入加权的自然近邻以及逆近邻来应对高斯核或截断核的信息缺失问题.设计样本分配策略时通过引入共享近邻和共享逆近邻计算样本相似度,弥补DPC算法空间因素缺失的问题.将DPC-WNNN算法在流形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与7种类似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更有效地找到类簇的中心点并准确分配样本,表现出良好的聚类性能.

    密度峰值聚类流形数据自然近邻

    UHPC壳局部增强混凝土组合桥墩抗震性能

    欧智菁程郑杰曹磊陈玮悦...
    661-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剖析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壳局部增强混凝土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以UHPC壳的高度为试验参数,对3根UHPC壳局部增强混凝土组合桥墩与1根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各桥墩的破坏模式,从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其他性能指标等分析其抗震性能,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开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UHPC壳局部增强混凝土组合桥墩试件的破坏形态皆为整体压弯破坏.组合桥墩的滞回曲线均呈较为饱满的弓形,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相比,UHPC壳局部增强混凝土组合桥墩的初始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明显增大,耗能能力增强,承载力退化能力减弱,变形恢复能力有所增强;随着UHPC壳高度的增加,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上升,耗能能力有所增强,刚度退化率略有增加.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长细比、UHPC强度、UHPC壳高度比是影响UHPC壳局部增强混凝土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

    桥梁工程超高性能混凝土拟静力试验组合桥墩抗震性能延性系数

    内层钢板外层高强度混凝土复合井壁受力特性与支护结构参数优化分析

    慕青松王飞邱智钜
    670-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内层钢板外层高强度混凝土复合井壁的厚度设计,以受均匀围压的内层钢板外层高强度混凝土复合井壁得出的弹性解析解为基础,对内层钢板采用Mises屈服准则,外层高强度混凝土采用统一强度理论,研究复合井壁的初始屈服临界状态.以内层钢板和外层高强度混凝土均未屈服为条件,提出复合井壁的设计流程.结果表明,当内半径、围压以及材料给定时,存在外半径和分层半径的最佳取值范围,在此范围内选择外半径和对应的分层半径,内层钢板和外层高强度混凝土均不会达到屈服.与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发现试验中内半径、外半径、分层半径和材料给定的复合井壁,当围压等于设计围压时,外半径和分层半径处于最佳取值范围;当围压继续增大时,外层高强度混凝土先于内层钢板屈服.弹性解与屈服准则相结合,得到复合井壁设计流程为:通过规范及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井壁内半径和围压值,选定复合井壁的材料,采用屈服准则求得外半径和分层半径的最佳取值范围.

    屈服准则复合井壁组合厚壁筒井壁设计弹性应力解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持续城镇化状态评估

    后睿李丁仝文露李博...
    676-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CCEC)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9年的数据,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资源4个维度构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CCEC的可持续性水平进行测度,应用象限图法和弹性系数法对可持续城镇化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CEC的大部分区域可持续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局部区域可持续水平呈剧烈下降趋势;可持续水平在区域内部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重庆主城区和成都市评分最高,并且与其他区域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在逐年缩减;大部分区域城镇化过程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部分处于不可持续发展阶段,其中重庆主城区及成都市不可持续的原因主要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社会福利下行压力大,其他区域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科技文化水平滞后,需根据不同地区可持续城镇化状态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性城镇化熵权法象限图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基于层次分析熵权组合法-云模型的充填管道堵塞风险评估

    艾纯明苗泉张馨王凤山...
    684-690,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充填管道堵塞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云模型理论,进行充填管道堵塞风险评估.选取充填料浆体积分数、充填倍线等12项指标,用层次分析熵权组合法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系数后与云模型方法耦合,得到综合确定度,以判定充填管道堵塞的风险等级.依据现场资料和数据,对3处采用充填采矿法的矿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贡北金矿、新城金矿和开阳磷矿的充填管道堵塞风险等级分别为Ⅱ、Ⅲ、Ⅱ级,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精确度较高.

    充填管道堵塞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云模型

    凝灰岩机制砂粉末细度对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韩越张彤炜于子豪崔科旺...
    691-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3种不同细度的凝灰岩石粉,在浓度为7.5 mol/L的NaOH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的Na2SiO3溶液激发下制备地聚合物,通过对凝结时间、28 d养护后的表观密度、体积收缩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杨氏模量测定,探究粒径对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粉平均粒径减小至5.133 μm,地聚合物凝结时间缩至209 min,表观密度增至1 920.5 kg/m3,体积收缩率增至15.65%,28 d抗压、抗折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63.334、12.794和735.38 MPa.石粉粒径的减小带来颗粒与激发剂接触面积增加,在产生更多胶凝物质的同时,颗粒与胶凝物由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增强了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孔隙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与其他地聚合物比较,发现凝灰岩基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对粒径的敏感性更强.低于30 μm的临界粒径,地聚合物力学性能对平均粒径的敏感性更强.

    凝灰岩废弃物粉末粒径碱激发地聚合物力学性能

    基于弛豫斜率的变压器绝缘状态分析

    林智勇马龙堃张达敏彭铭珵...
    700-704,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回复电压特征量难以有效分析绝缘介质极化弛豫响应速度的问题,提出利用弛豫斜率新回复电压特征量研究绝缘介质的介电特性和变压器绝缘状态.理论分析弛豫斜率极化谱与变压器绝缘介质老化的内在联系,建立扩展德拜等效电路模型,仿真变压器等效电路参数变化对弛豫斜率极化谱的影响规律,通过多台变压器的实测数据验证理论与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弛豫斜率极化谱能够有效反映变压器的绝缘老化状态,变压器的绝缘油老化越严重,其弛豫斜率极化谱峰值越大.变压器绝缘老化主要影响弛豫斜率极化谱前端(tc<10 s)部分;当变压器弛豫斜率k≥20时,其绝缘状态处于老化较严重状态.

    变压器油纸绝缘回复电压特征量弛豫斜率等效电路

    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的保温层厚度优化

    陈玉霞闫林君
    705-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居住建筑采用不同保温墙体的节能效果,介绍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构造,运用理论计算满足节能的最小保温厚度及其热工参数.以严寒地区某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能耗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分别研究挤塑聚苯板、岩棉、聚氨酯和真空绝热板夹心保温材料在不同厚度下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利用全生命周期法分析其经济性,Matlab曲线拟合净现值确定保温材料最优厚度.结果表明,4种保温材料相同厚度下保温隔热性能依次是真空绝热板、聚氨酯、挤塑聚苯板、岩棉,其对应最优厚度分别为20、50、75和90 mm.

    居住建筑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DeST模拟软件全生命周期法最优保温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