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傅德印

双月刊

1004-5465

xuebao@lzcc.edu.cn

0931-4677016

730020

兰州市毅家滩418号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洲商学院主办的学报类学术期刊。辟有西部大开发、博士论坛、经济理论与实践、财政与金融、统计与会计、法律经济等栏目,集理论性、学术性、政策性、资料性于一体。本刊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每期128页,逢双月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引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王维平代嘉辰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发展现状和要求开创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内在机理为西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起点引导西部大开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以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西部区域协调配合以及企业内部以资本、知识、技术、资源等要素优化配置,以产业深度升级为西部构建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产业布局.在实践路径上,完善西部大开发的顶层设计,统筹策划新质生产力在西部的引领机制;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产业升级为落脚点,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在西部打造创新高地;增强西部吸引人才的能力,培育新质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

    习近平经济思想视域下我国数字货币发展研究

    戴子薇郭海龙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更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审视当今中国数字货币发展的"望远镜",为理解当今中国数字货币发展,起到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作用.从坚持把握好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坚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正确策略和方法、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这四个方面,分别对我国数字货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重要价值、风险不足及优化对策进行分析,推动制定法定数字货币标准,探索超主权数字货币.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治思维、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监管创新,发展好数字人民币,为克服"特里芬难题"和美元霸权弊端,构建人类数字货币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习近平经济思想数字货币数字经济数字人民币货币治理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刘书明邱丽娜
    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税支持是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中央部委和沿黄省份对标国家战略目标,结合各地实际,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制定和实施了多项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促进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存在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一、财税政策精准性不强、转移支付体系不完善、财税政策手段方式单一、流域生态保护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等问题.在对财税政策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央和省级地方层面有关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系统性梳理,认为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上游水源涵养区、中游水土保持区和下游湿地生态区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持作用,能够更好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财税政策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对我国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

    孙慧玲蔡晓燕
    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据要素市场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在构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不仅存在直接促进效应,而且存在中介效应;数字经济通过增强财政分权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来促进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并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存在马太效应,而马太效应的存在将进一步扩大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地区差异.对此,提出了从构建外部条件、修复内生机制、完善体制机制三个方面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政策建议.

    财政可持续数字经济财政分权

    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吗?

    高智林陆满意
    4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初显成效,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又一动力源泉,但这能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呢?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实证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内部控制和企业创新绩效在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现阶段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数字产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样本中更加显著,而在国有企业和数字产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中则没有捕捉到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也为企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新的路径.

    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创新绩效

    数字金融能否推动沿黄流域城市绿色发展?

    王宇孙继国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19年沿黄流域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在对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定量测度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金融推动城市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推动沿黄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数字金融对沿黄流域中游、下游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升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绿色发展.因此,沿黄流域各城市应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增强金融的普惠性;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数字金融发展的良好生态;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实现数字金融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合理配置黄河流域数字金融资源,实现各层次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

    数字金融绿色发展沿黄流域

    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差异化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王国新孜百达木·吐合提亚尔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态视角下探究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差异化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互联网-数字交易-信息化"分析框架,以我国31个省份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差异化组态路径,以揭示高共同富裕水平的生成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表明:单一要素均无法单独构成高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存在四条驱动高共同富裕水平的组态路径,可以概括为单核心主导型和多元核心驱动型两种模式;存在三条产生非高共同富裕水平的组态,且与高共同富裕水平的组态存在非对称关系.

    数字经济共同富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差异化路径

    共同富裕指数的两种构建方法比较——以浙江省与河南省为例

    刘中强马巧朋
    8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探索不同地区的共同富裕状况,以浙江省和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应用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计算共同富裕程度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综合评价法所得名次位居前十的河南城市有郑州和洛阳,因子分析所得名次位居前十的河南城市有郑州、洛阳和南阳,两种方法所得综合排名整体差异不大.通过因子分析对数据深入挖掘可知,浙江省的共同富裕水平整体高于河南省,浙江省在区域共享性上略显不足,河南省人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浙江省应侧重于夯实发展基础、缩小城乡差距,河南省应着重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此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综合评价法熵权法因子分析公共因子

    歧视性信贷、要素禀赋配置与企业经济绩效

    徐立新乔彦彦
    9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3-2020年上市公司A股数据,检验了歧视性信贷、要素配置效率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歧视性信贷会降低企业经济绩效;(2)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经济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歧视性信贷导致的资源错配会降低企业要素配置效率,使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企业经济绩效低下.进一步研究显示,歧视性信贷存在所有制差异;歧视性信贷、要素配置效率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亦存在空间分布差异,东、中部地区与全样本估计结果一致,而西部地区呈现出相反的结果.

    歧视性信贷要素配置全要素生产率企业经济绩效

    体育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研究——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分析

    邵继萍魏斌
    11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助力体育行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使用财务指标分析地缘性发展差异下上市公司良性发展因素.运用SPSS对47个体育类上市公司2022年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绿地控股集团具备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等优势;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营业利润和存货等指标对体育上市公司发展影响较大.基于此,提出优化指标、拓展业务、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强强联合等提升体育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体育上市公司因子分析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