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刘炎海

双月刊

1001-4373

xbbjb@mail.lzjtu.cn

0931-4938643

730070

兰州市安宁西路88号兰州交通大学学报705信箱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兰州交通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创刊于1959年,是中国科学核心期刊,曾获全国高校学报编辑质量奖、CUJA综合数据库质量奖、教育部"全国优秀高校学报"奖、中国学术期刊数据规范(CAJ-CD)执行优秀奖。本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自燃煤矸石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贡强马海兵寇栩霆沈玲华...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将非自燃煤矸石进行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制备混凝土,并分析了水灰比、取代率、外掺硅灰及搅拌方式等因素对非自燃煤矸石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弹性模量、峰值荷载和峰值应变等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微观电镜扫描观察试件破坏断面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搅拌工艺及外掺硅灰+二次搅拌等方式均可提高非自燃煤矸石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前者的提高幅度大于后者;增大取代率和水灰比不利于非自燃煤矸石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且后者的降低幅度更大.此外,通过微观电镜扫描的观察可见,采用二次搅拌工艺的试件界面过渡区孔隙较少,且更为致密,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试件的宏观力学性能.

    二次搅拌工艺非自燃煤矸石基本力学性能混凝土微观结构

    宁波软土地区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工后长期运营沉降预测研究

    沈韬刘斌李青山杨成...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波地区主要以海相淤泥质黏土或淤泥等软土为主,此类土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特性,地铁围岩开挖施工面临垮塌、变形问题,冻结法施工往往是处理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地层解冻后注浆作业不及时、注浆效果差极易导致地层沉降,所以需要对地基沉降进行长期监测.为更好考虑软土地基下的隧道安全,以宁波句章路站-鄞州客运总站站-南部商务区站区间盾构隧道为例,采用冻结法对宁波句章路站-鄞州客运总站站区间1#联络通道进行施工,开展冻融工后联络通道长期运营沉降预测研究,并通过三维有限软件MIDAS/GTS建模,对其冻融沉降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布点及实时观测,对隧道及句鄞区间盾构隧道及1#联络通道开挖施工期间的结构沉降变形及长期运营沉降变形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一致,对于软土地基冻融处理具有重要工程意义,同时也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软土地基冻结法施工冻融沉降沉降预测MIDAS/GTS建模

    多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以甘南州临潭县为例

    安玉源刘鹏权郭雅琦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多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点,以甘南州临潭县141个多民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ArcGIS 10.5为技术平台,借助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测算、地理空间数据叠合统计等方法,从地形地貌、坡度、高程海拔、河川水系等自然环境要素,族群结构、历史移民、道路交通等人文条件探索多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临潭县多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凝聚分布的类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整体集聚,显著性较强"的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影响临潭县多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内在动力;影响多民族村落分布格局的突变动力是民族的演变迁徙、军事战争以及民族之间的分化与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多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规划和发展建议.

    临潭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ArcGIS

    不确定环境下危险货物公铁联运路径优化研究

    董佳马昌喜齐博刘又萁...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得危险货物公铁联运路径优化更贴合实际,其引入随机机会约束理论,再用决策分析法、理论研究法和算例分析法等,把含有随机变量的不确定式子转换为确定等价形式,考虑集装箱限容、时间窗约束和运输风险等因素,以运输总成本最低、总时间最短和总风险最小为目标,建立不确定环境下的危险货物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基于随机模拟算法、神经元网络算法和遗传算法,设计一种改进的混合智能算法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参数变化分析表明:设计的混合智能算法比普通的启发式算法求解效率高;选用大载货量的集装箱对运输企业和风险管理部门均有益;运输途中人口密度或风险阈值越小,可使危险货物运输风险降低;花费较多财力来达到客户的时效要求,也可提高客户满意度;在途运输时间越长,风险值也就越高.以此为运输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多样化的决策方案.

    危险货物公铁联运不确定环境混合智能算法参数变化分析

    考虑纵向时空特性的双向交通流组合预测研究

    武月侯越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研究方法未充分考虑现实路网双向交通流的纵向时空特性,道路方向辅助信息特征再组织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纵向时空特性的双向交通流组合预测模型.采用卷积深度信念网络预训练机制细粒化提取上下游纵向路段间的空间特性,利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提取双向交通流时序特性,通过二者组合的方式完成纵向时空特性的深层次挖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改进的双向注意力机制对模型提取的特征进行方向性自组织规划,从而实现针对不同方向性类别的自适应权重分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相较于未考虑上下游路段影响的模型的分别降低了 3.01%、5.57%,相较于考虑上下游路段影响但未改进注意力机制的模型的分别降低了 0.29%、4.87%.

    智能交通双向交通流预测深度学习纵向时空特性双向注意力机制

    知识驱动的多语义语法交互方面级情感分析

    白雪韩虎
    49-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图卷积网络处理情感分类任务时存在对文本丰富的信息利用不充分问题,提出一种知识驱动的多语义语法交互方面级情感分析模型.通过方面词与上下文之间的多种语义关系构建多语义关系图,利用外部知识构建情感依存图;此外,通过对注意力机制进行优化获得更高级上下文表示,随后融合不同表示.5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基准模型ASGCN相比,KSSGCN_GloVe的准确率和宏F1分别平均提升1.59%和3.17%.

    方面级情感分析知识驱动图卷积网络外部知识

    基于多尺度与注意力机制的图像隐写分析

    李萌罗维薇刘长龙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隐写分析算法对图像复杂纹理区域特征表征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隐写分析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空域富模型滤波器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噪声成分残差,降低图像本身内容的影响;其次使用多尺度并行网络提取信号,增强对细微特征的学习;然后引入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自适应加权,强调重要通道特征在分类中的作用,同时抑制非重要通道特征对分类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协方差池化对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后的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建模,并选取牛顿迭代法求解平方根矩阵,使网络训练更加高效.实验结果表明:在小波权重隐写算法0.5 bit/像素嵌入率的条件下,所提模型准确率达到了 88.6%,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隐写分析卷积神经网络空域富模型注意力机制

    不同螺旋缠绕异形管换热器壳程性能数值研究

    叶金波武祥张强宋克伟...
    68-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缠绕管的形状对螺旋缠绕管换热器的传热能力有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了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螺旋缠绕管换热器模型,数值研究了八种不同截面形状的缠绕管对螺旋缠绕管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相比于传统圆管,三叶管和水滴管对壳程流体造成的扰动较大,增强了螺旋缠绕管换热器的综合换热性能,而三叶管则具有最大换热能力.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冲刷方式对螺旋三叶管换热器和螺旋水滴管换热器壳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口工况下,螺旋三叶管换热器壳程努塞尔数相比于传统圆管提高了 11.8%~15.5%,阻力系数增大了41.9%~49.6%;螺旋水滴管换热器壳程努塞尔数相比于传统圆管提高了 2.8%~4.3%,阻力系数增大了 3.2%~6.8%;在雷诺数为2 603~5 206的工况条件下,管截面与流动方向夹角为0°的三叶管换热器综合换热性能最好,而管截面与流动方向呈逆流形式的水滴管换热器综合换热性能优于顺流形式.

    螺旋缠绕管绕管式换热器异形管壳程传热性能

    400 km/h高速列车头型对隧道初始压缩波影响初探

    侯文斌孙琦张昭梅元贵...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重叠网格方法,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的N-S方程和SST k-w湍流模型,探索时速400 km/h高速列车头型对隧道初始压缩波的影响.针对目前国内研发的某型CR450动车组,本文研究2个鼻长均15 m和1个鼻长22 m的拟议新头型,分析在我国现有隧道条件下3种不同头型列车以400 km/h驶入时产生的初始压缩波基本特性;最后分析了不同车速(350 km/h、400 km/h、450 km/h)驶入隧道时对初始压缩波最大压力梯度值的影响.对比距隧道入口 72 m处隧道内测点的压力与压力梯度值,结果表明:2个鼻长15 m头型列车对应产生的初始压缩波波形和最大压力梯度值基本一致;相比于鼻长15 m头型,鼻长22 m头型对应产生初始压缩波波形有着明显区别,且最大压力梯度值较之降低约27%;列车速度越高,对应产生初始压缩波最大压力梯度值则越大,但缓冲结构的缓解作用越不明显.研究结果对新一代高速列车头型设计和气动性能比选具有实际性的参考价值.

    高速列车头型400km/h隧道缓冲结构初始压缩波

    垃圾渗滤液对冻融黏土热物理性质的影响

    郭钰李师翁张淑娟李双洋...
    86-9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垃圾渗滤液对冻融黏土热物理性质的影响规律,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污染物质种类及浓度影响下粉质黏土的热物理性质测定,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单一土壤而言,正温条件下有机污染物(CODcr)与镉(Cd)单一污染土壤导热系数与污染物浓度成正比,氨氮单一污染土壤的导热系数与其浓度成反比;负温条件下CODcr与Cd单一污染土壤导热系数与污染物浓度成反比,氨氮在负温下析出的溶质固体会使土壤的导热系数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复合污染土壤而言,其导热系数均与CODcr或氨氮的浓度成反比.在CODcr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正温时复合污染土壤的导热系数随Cd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负温时由于有机污染物与Cd结合形成结晶盐导致其导热系数与浓度成正比.而氨氮与Cd复合污染土壤的导热系数在氨氮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在正温时与Cd浓度呈正比,负温时则与Cd浓度呈反比.此外,不论是单一污染土壤还是复合污染土壤,其容积热容量均小于未污染土,同时随污染物质浓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并与温度成正比.在复合污染土壤中CODcr和氨氮浓度的变化是影响土壤容积热容量的主导因素.该研究结果为定量研究、评价和预测垃圾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在冻土中的扩散、迁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垃圾渗滤液粉质黏土导热系数容积热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