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泸州医学院

马跃荣

双月刊

2096-3351

LZYXYXB@163.com

0830-3161822,3163895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忠山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为沪州医学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沪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代谢综合征对育龄期女性的影响及全生育周期管理

    韩国荣陈超鞠宇豪周冠伦...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种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常表现为超重或肥胖、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血压升高等,其患病率逐年升高.妊娠期代谢综合征(gestational metabolic syndrome,GMS)是妊娠期间特殊的MS类型,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GMS对育龄期女性及其子代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就MS不同组分对育龄期女性的影响及全生育周期管理做一述评.

    代谢综合征育龄期全生育周期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诊治中的争议与展望

    秦朗高睿
    18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也是降低我国育龄期女性生育能力和妇幼健康水平的重要原因.RSA病因复杂,涉及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异常、同种免疫紊乱、血栓前状态、内分泌功能异常、解剖学异常等多方面,且尚有约25%的患者无法明确病因,故临床诊断和治疗十分困难,诊疗不及和过度诊疗的现象普遍存在.自身免疫异常是RSA最为重要的病因之一,约占RSA全部病因的30%,但自身免疫型RSA存在诊断标准不明确、检查指标不统一、治疗方法不确切等问题,故在临床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就目前自身免疫型RSA临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和热点问题及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解读与述评、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提出了自身免疫型RSA的分级筛查策略.

    复发性流产自身免疫异常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争议

    早产儿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及远期随访

    董文斌杨漾章容
    196-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肾脏尚未发育完全,且易受到母体等因素干扰,对于早产儿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尚无明确的诊断"金标准",不论是2004年的RIFLE(risk,injury,failure,loss,end stage renal disease,RIFLE)分级诊断标准、2007年的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还是2012年的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参考标准,均以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增高或尿量(urine output,UOP)减少作为基准.诊断AKI的传统肾功能指标不仅是一种有创性操作,而且存在时间延迟,故仅依据血清肌酐及尿量显然不合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早产儿AKI及其远期并发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 diseae,CKD)认知的提高,许多早期预测及远期随访的方法逐渐在早产儿中运用.本文主要对早产儿的肾发育、AKI的早期肾脏损伤标志物及远期并发症随访等进行评述,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阅、借鉴.

    早产儿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远期随访

    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策略

    沈兴李佳芩禄子薇王胤粟...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性休克是指由脓毒症诱导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心血管功能障碍,属于儿童危急重症,目前仍是全世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容量不足和心室功能障碍是其基本特征,相对的或/和绝对的血管内容量减少是脓毒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因此,液体复苏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基石,但不恰当的液体复苏治疗可能反而会加重病情.近年来对复苏策略的优化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在选择何种复苏液体、液体复苏速率、液体复苏总量、复苏后容量反应性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结合新近研究结果,就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策略做一述评,以期对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救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容量反应性

    精准医疗时代贝伐珠单抗在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的价值

    戴冠琳唐芙蓉王丹青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皮性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早期的筛查手段,发现时往往已为晚期,其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仅40%左右.上皮性卵巢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以及维持治疗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获益的基石和关键.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精准医疗手段的飞速发展,贝伐珠单抗在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中的价值如何?本文通过梳理贝伐珠单抗在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中的重要临床研究及进展,探寻它在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该类患者的临床选择提供依据.

    上皮性卵巢癌精准医疗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存治疗

    建立与青年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同的老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李祥龙陈香州雷围程李立东...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青年、老年两个年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同的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以避免因动物模型偏倚引起的脑缺血药物疗效及毒理学机理等研究的实验结果不准确.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首先通过实验探索适合老年大鼠的线栓型号后,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青年假手术组(n=20),老年假手术组(n=20),青年MCAO组(n=20),老年MCAO组(n=20).建立青年MCAO组、老年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同的MCAO模型.通过改良的神经功能评分(mNSS)、角测试评估、梗死区细胞凋亡情况评估大鼠脑损伤情况.结果 青年大鼠选用线栓型号为硅胶头直径0.32 mm、插入深度(18±2)mm,老年大鼠线栓型号为硅胶头直径0.43 mm,插入深度(22±2)mm.通过调整线栓位置,当青年大鼠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为基线血流的15%、老年大鼠rCBF为基线血流的25%时,二者术后3 d内神经功能损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区域细胞凋亡程度相同(P>0.05).结论 通过调节大鼠rCBF能控制脑损伤程度,从而可建立青年、老年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同的大鼠MCAO模型,用于脑缺血的相关研究,以避免因动物模型偏倚引起的脑缺血药物疗效及毒理学机理等研究的实验结果不准确.

    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老年脑血流中风

    适用于单细胞测序的肾脏消化及CD45+单细胞分离方法

    贾建谭睿陟王丽
    217-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Ⅳ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在不同时间对肾脏组织的消化效果,探讨磁珠分离法所得细胞对单细胞测序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Ⅳ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肾脏组织,消化时间分别为15 min、30 min和15 min+15 min.比较两种消化酶在不同时间对肾脏组织的消化效果,选择消化效果最佳的方法进行消化,所得肾脏细胞悬液通过用磁珠法分离CD45+细胞.检测分离后所得细胞数量、活力、成团率并根据单细胞测序结果评价细胞状态.结果 肾脏组织在经酶作用30 min后基本被消化完全,在相同消化时间和方法下,Ⅳ型胶原酶消化效率明显优于胰蛋白酶.与直接消化30 min相比,15 min+15min消化所得细胞状态更好,细胞碎片少且背景干净.通过Ⅳ型胶原酶15 min+15min消化方式所得细胞悬液分离出的CD45+细胞的细胞总量、存活率、成团率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单细胞测序要求.通过单细胞测序结果发现,细胞均表达CD45+,线粒体基因表达比例低,说明细胞在外界环境中被刺激的比例小.结论 在相同消化时间条件下与胰蛋白酶相比,Ⅳ型胶原酶对肾脏组织的消化效果好,有利于减少细胞碎片的产生,经磁珠分离所得CD45+肾脏单细胞悬液各项指标均符合单细胞测序要求且纯度高,有利于后续测序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单细胞测序CD45+肾脏

    甲巯丙脯酸功能化金纳米团簇对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的体外光热/光动力抗癌活性

    刘欣雨钟文彩肖静唐冬梅...
    222-225,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合成具有光热和光动力治疗效应的金纳米团簇(gold nanoclusters,AuNCs),并研究其对皮肤黑色素瘤的体外抗癌活性.方法 以甲巯丙脯酸为功能配体制备AuNCs,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镜(TEM)、光电子能谱(XPS)、电位粒径分析仪对合成的AuNCs进行表征.以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不同浓度的AuNCs,采用热成像仪监测体系温度变化评价该AuNCs的光热效应,同时以SOSG单线态氧探针检测单线态氧(1O2)生成情况评估其光动力效应.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激光照射下AuNCs对黑色素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甲巯丙脯酸功能化的AuNCs平均粒径为(1.6±0.2)nm,分散均匀,zeta电位为(-34.8±4.98)mV.在808 nm激光照射下,10 min内AuNCs体系温度可升至60℃以上,并伴随显著的1O2生成.在未进行激光照射下,AuNCs在浓度为0~128µg/mL范围内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基本无细胞毒性.在808 nm激光处理10 min后,AuNCs处理组细胞温度可达55℃以上,并检测到大量1O2生成,细胞存活率降低至(38.8±2.8)%.结论 甲巯丙脯酸功能化的AuNCs同时具有近红外激光激发的光热和光动力效应,对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具有卓越的抗癌活性.

    金纳米团簇黑色素瘤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

    刘明婷蒋运兰买小苹卢宇彤...
    226-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提早做出风险策略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搜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WanFang Data、CBM数据库中关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并手动检索其他途径文献,检索期限从建库至2022年11月.研究类型主要包括病例对照、队列研究.结果 纳入24篇文献,包括21篇中文,3篇英文文献,共6165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42,95%CI 1.17~1.72)、ICP家族史或疾病史(OR=6.17,95%CI 4.66~8.16)、乙肝病毒感染或合并肝胆疾病(OR=4.12,95%CI 3.61~4.69)、妊娠期高血压(OR=4.01,95%CI 3.30~4.88)、妊娠期糖尿病(OR=4.59,95%CI 3.30~6.39)、自身免疫性疾病(OR=4.91,95%CI 3.78~6.38)、尿蛋白阳性(OR=6.43,95%CI 4.22~9.81)、高雌激素(OR=26.90,95%CI 19.53~37.06)、孕激素保胎治疗(OR=3.04,95%CI 2.51~3.68)、多胎妊娠(OR=15.64,95%CI 7.95~30.75)、低硒摄入量(OR=8.52,95%CI 6.37~11.41)、低锌摄入量(OR=2.90,95%CI 1.97~4.26)、产次≥2(OR=0.12,95%CI 0.08~0.16)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ICP家族史或疾病史、乙肝病毒感染或合并肝胆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尿蛋白阳性、高雌激素、孕激素保胎治疗、多胎妊娠、低硒摄入量、低锌摄入量、产次≥2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危险因素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铂类抗肿瘤药物新的不良反应

    王静王凤蝶黎丹冯国纹...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3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铂类抗肿瘤药物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病例情况,分析其新的ADR发生特点,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的铂类ADR报告,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使用药物种类、原患疾病等信息,计算相关ADR发生率和占比.结果 近3年共上报134例铂类抗肿瘤药物的ADR,其中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25例,新的ADR报告数为51例(40.80%).其中又以卵巢癌居多(58.82%);51~60岁年龄组发生ADR以及新的ADR例数最多,占比均大于40%;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新的ADR占比在38%~50%之间,且关联性大部分为很可能相关(94.12%);该类药物新的ADR发生时间集中在24 h内(88.24%),主要累及器官或系统为过敏(全身反应)占72.55%,神经系统次之(35.29%).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铂类抗肿瘤药物发生新的ADR概率较大,发生时间较为迅速,年龄集中在51~60岁,不同铂类药物新的ADR主要累及系统具有一定特点,临床药师及临床医护人员应注意识别、积极处理、及时上报和总结,为后续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妇科恶性肿瘤铂类抗肿瘤药物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