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泸州医学院

马跃荣

双月刊

2096-3351

LZYXYXB@163.com

0830-3161822,3163895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忠山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为沪州医学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沪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lb、PCT及NT-proBNP检测与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效能

    李中士兰超张文华远连君...
    509-512,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白蛋白(albumin,Alb)、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检测与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的效能.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122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该院行体检各项正常者118例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人群、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及不同预后Alb、PCT及NT-proBNP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Alb、PCT、NT-proBNP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ing system,APACHEⅡ评分)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计算不同检测预测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研究组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CT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重度<中度<轻度;PCT、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重度>中度>轻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CT、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预后良好96例,预后不良26例.两组性别、年龄、BMI、平均动脉压、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WBC、中性粒细胞、Alb、PCT、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温、WBC、中性粒细胞、Alb、PCT、NT-proBNP水平是影响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lb、PCT及NT-proBNP三者联合预测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12%、88.64%,优于单一检测效能.结论 通过联合检测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Alb、PCT及NT-proBNP水平变化,有利于评估病情进展,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依据和评估患者预后.

    白蛋白降钙素原氨基未端脑钠肽前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李富雷国峰赵宇欣马惠...
    513-516,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 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RMPP患儿15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甲泼尼龙不同治疗剂量分为大剂量组(n = 51,每次10 mg·kg-1·d-1)、中剂量组(n= 51,每次5 mg·kg-1·d-1)与小剂量组(n= 51,每次2 mg·kg-1·d-1).比较三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大剂量组疗效总有效率(98.04%)高于中剂量组(90.20%)与小剂量组(7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比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短,中剂量组比小剂量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三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降低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剂量组CRP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小剂量组IL-6、TNF-α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84%,中剂量组11.76%,小剂量组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剂量甲泼尼龙与小剂量和中剂量甲泼尼相比疗效更显著,更能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炎性反应,安全性较好.

    甲泼尼龙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不同剂量临床疗效

    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谢羽婕季玉秀吴胜健王双...
    517-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ARCR)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的危险因素,以期为ARCR术后疼痛管理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 根据纳排标准,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康复医学科于 2021年 01 月 01 日至 2022 年 09 月30 日行ARCR的患者进行初步筛选.术后3个月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随访,根据术后3个月患侧肩膀是否存在疼痛将纳入病例分为疼痛组和无痛组.收集纳入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术后临床资料.纳入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CPSP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 153 例,7例脱落,最终纳入146例,其中疼痛组83例,无痛组6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绝经、全层撕裂、肩袖撕裂手术方式、术后疼痛程度、焦虑、睡眠障碍是CPSP的影响因素(P<0.05).女性(OR = 2.75,95%CI 1.35,5.59)、全层撕裂(OR = 2.37,95%CI 1.09,5.14)、睡眠障碍(OR = 2.84,95%CI 1.22,6.60)、肩袖撕裂手术方式(单排固定缝合OR = 3.30,95%CI 1.29,8.44;双排固定缝合OR = 3.02,95%CI 1.339,6.82)、肩袖小撕裂(OR = 3.48,95%CI 0.14,10.68)是ARCR术后CPS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全层撕裂、肩袖撕裂手术方式、睡眠障碍、肩袖小撕裂可能会导致ARCR术后CPSP的发生,应重视此类患者术后疼痛的管理,开展个性化康复训练.

    关节镜肩袖修复术危险因素慢性术后疼痛

    女贞子-淫羊藿药对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夏文彬石阿茜沈阗阗陈晨...
    524-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女贞子-淫羊藿药对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女贞子-淫羊藿药对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两组均于第4d腹腔注射顺铂3 mg/kg;女贞子-淫羊藿药对组在给予顺铂前3d灌胃350 mg/kg提取物,连续7d.取材结束后,计算大鼠体重变化率和脏器指数,考察肾功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肾脏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和NADPH氧化酶4(Anti-NADPH oxidase 4,NOX4)阳性信号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KIM-1和NOX4蛋白表达的影响;试剂盒微量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还原型辅酶II(NADP+/NADPH)水平的变化;ELISA法检测女贞子-淫羊藿药对对大鼠肾组织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顺铂导致大鼠体重和肾组织SOD、CAT、GSH和TNF-α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肾脏器指数、血清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EA)、尿酸(uric acid,UA)、肾组织MDA、NADP+/NADPH、IL-1β、IL-6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HE染色显微镜下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管腔变形空泡化,KIM-1和NOX4阳性信号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相比于模型组,女贞子-淫羊藿药对干预使肾组织SOD、CAT、GSH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脏器指数、血清BUN、UA和肾组织MDA、NADP+/NADPH、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HE染色显示损伤减轻且KIM-1和NOX4阳性信号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女贞子-淫羊藿药对通过抑制肾组织中KIM-1的表达,激活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发挥了对顺铂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女贞子淫羊藿药对顺铂肾毒性抗氧化应激

    综合性干预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潘寒寒高乔乔王亚红袁贝贝...
    530-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干预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8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50例和观察组(综合性干预)58例.对比两组遵医嘱行为、焦虑抑郁情绪、疼痛、自护能力、社会支持情况及两组患者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综合性干预后,观察组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规律作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SCA评分及SS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P<0.05).结论 综合性干预可改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减轻患者疼痛,更有利于提高患者遵医嘱率、自护能力及社会支持度,更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

    综合性干预肝癌肝硬化遵医行为焦虑抑郁自护能力

    miRNAs及其靶基因在膀胱癌诊治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高小俊林芳杨沁之陈果...
    535-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包括基因表达变异、蛋白降解和信号转导途径的改变.微小RNAs(miRNAs)是由19~24个核苷酸组成的小型非编码调控RNA,识别靶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中的互补靶位点,在转录后抑制基因表达.大量涉及miRNAs的膀胱癌研究表明,miRNAs通过下游特定靶标的差异表达间接参与细胞过程,例如修饰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细胞生长和分化.因此,miRNAs可用作癌症表型的预后、治疗及发病前筛查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膀胱癌中miRNAs分子靶基因的研究进展,揭示了膀胱癌中miRNAs所涉及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探讨了检测体液中miRNAs诊断膀胱癌的可能性,为将miRNAs作为诊断与治疗膀胱癌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的见解.

    微小RNA膀胱癌靶基因诊疗及预后生物标记物

    有机小分子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张燕军李洁丽张凯
    54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是细胞内重要的活性氧化物,在细胞的分化、增殖、免疫、信号传导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对过氧化氢的准确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荧光检测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便、生物相容度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可实时原位检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过氧化氢的生物检测.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由于膜透过性好、结构可调控性强等优点是过氧化氢荧光检测、成像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有机小分子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入手,对该领域近五年来H2O2荧光探针的设计、构建及生物应用的部分研究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并展望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生物成像

    脑室外引流相关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孙艳梅罗霜王鹏
    547-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室外引流术(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通过穿刺患者脑室并安置外引流管从而达到引流脑室内容物的目的.脑室外引流相关感染(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related infection,ERI)是一种严重的EVD并发症,可显著增加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治疗费用.近年来,ERI的控制策略日渐完善和丰富,但主要集中在提高手术的整体安全性和制定群体性预防措施上,在感染信息化预测和精准防控方面还相对不足.本文简述了EVD的研究历史,总结和探讨了ERI的防控认识、防控策略、防控器材、防控方法及其进展,以及感染预测模型与信息化和精准防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本综述内容可为EVD精准防控感染相关领域提供研究思路和有益借鉴.

    脑室外引流感染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防控策略临床应用前景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3年第46卷第1-6期分栏索引

    后插1-后插3,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