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牡丹江师范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牡丹江师范学院

刘小辉

双月刊

1003-6121

mdjsfxy@163.com

0453-6511106

157012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文化街191号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空争鸣”方针,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教学和科研成果,发现和扶植人才,培养学术理论队伍,为提高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事业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工具嵌入政府绩效管理的框架探析

    王炜纪思彤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各级政府绩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数字工具和数字技术完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数字工具嵌入为政府公共价值和效能价值实现带来的深刻改变和重要意义分析出发,提出双重价值导向下,数字工具嵌入数字绩效思维、数字绩效治理、数字绩效流程、数字绩效监管四重框架的具体内容和路径,以此实现政府绩效管理数字化赋能与战略协同,全面提升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实现以公共价值和效能价值为核心的数字化政府绩效治理的转变.

    数字工具嵌入政府绩效绩效管理

    表情符号对潜在消费者的服务补救效果研究

    白琳陈昭言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常使用人工客服或聊天机器人来回复遭遇服务失败的顾客,以减轻不满.然而,很少有研究探究服务补救中的情感表达工具,即表情符号对潜在消费者的溢出效应.基于SIP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探讨服务补救中回复表情符号对潜在消费者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线上负面评论处理中,相比无表情符号,有表情符号会提高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2)信任中介了表情符号对购买意愿的影响;(3)调节定向在中介路径"表情符号→信任→购买意愿"中起调节作用,即对于促进定向的潜在消费者中介路径显著,对于预防定向的潜在消费者,中介路径不显著.研究拓展了表情符号营销、服务补救等领域的内容,对企业有效处理客户反馈并在与客户互动中受益具有实践意义.

    表情符号服务补救调节定向信任购买意愿

    《神经漫游者》中三重世界的后人类生存样态

    黄芙蓉单予辉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赛博朋克科幻的里程碑之作,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以丰富繁杂的物铺陈出由跨国公司控制、符号泛滥的商品世界;描绘出满足智力挑战,意识得以永生的网络世界;架构出打破边界,承载人类情感的交叉世界.在个体普遍陷于迷茫、人类忧惧科技对其生活方式冲击的当下,吉布森通过后人类社会三重世界中人类生活样态的刻画,表达了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人类情感的核心作用,构想出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发展的前景.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后人类赛博朋克反乌托邦

    论清初诗人吴之振的诗学观

    蒋金芳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之振作为清初宋诗派的一员主将,其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表现出通达的"宗宋不黜唐"的诗学观,具体的阐释倾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真"侧重抒写性灵,穷达一耳;"变"强调贵在自得.

    吴之振清初,宋诗

    海岸线的塑造:古尔纳《海边》中的历史反思与世界建构

    卢美芳汪家海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2021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东非沿岸为背景展开了文学创作.这片土地不仅是他的故乡,也是他小说中想象世界的重要来源.在他的作品《海边》中,他对海岸线的描绘不仅呈现了一个独特而多元的世界,同时也带来了对殖民历史的深刻反思.古尔纳将海岸线视作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无数故事和命运,同时也反映了殖民历史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主人公萨利赫·奥马尔和拉蒂夫·马赫穆德最后在海边的和解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个人故事,更象征着海洋边缘形成的共同体的团结.这种共同体超越了传统的民族概念,建立在共享海洋文化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现出一种流动共存的状态.古尔纳借此呼吁人们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的存在.

    古尔纳海岸线《海边》历史反思世界建构

    "V+他+NP"的句法结构及其生成研究

    丁玉琴张孝荣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的分析将"V+他+NP"结构中的"他"普遍定义为"虚化",不能准确而又统一地揭示语言事实.本文借助生成语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他+NP"结构中的三种典型结构做出了统一的分析,得出结论是"他"所在的句法位置不同,导致了歧义的产生.通过引入"轻代词"这一概念,进而成功地解释了"V+他+NP"结构之典型第三种类型与数量成分共现以及结构动词排斥动态助词与补语助词"得""了"等现象.

    V+他+NP轻代词特征核查

    厚翻译视角下《孙子兵法》安乐哲译本副文本研究

    武雨晴乔治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第一个融合银雀山《孙子兵法》汉简本的译本,安译本通过重构历史语境,以厚重的内副文本向西方汉学界介绍了《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及其相关历史.译者凭借主体辩证思维和"借中释中""以原文化原文"释译与研究方法,为读者重构中国哲学阐释语境,探求历史本源,具有典型的深度翻译特征.此做法为避免西方读者对中国经典的误读,以及对中国经典《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智慧对外交流与传播具有积极作用.

    《孙子兵法》英译本厚翻译副文本

    居家网络学习模式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李晶晶尚金梅蔡雪彬黄凤...
    54-5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居家网络学习模式下大学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采用心理资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安徽省某高校1 0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在居家网络学习模式下,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可以显著反向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社会支持在心理资本和大学生学习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在居家网络学习模式下,心理资本反向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随着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的负向预测作用增强.

    居家网络学习心理资本学习倦怠社会支持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现实缘起、价值旨归与施教路径

    何洋温军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为重要的内容,高校学工队伍、思政课教师当以此为要着力提升理论修为.要在马克思民族理论视域下,从"社会矛盾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治理体系创新的制度必然性,关照现实问题的文化必然性"的"三个必然性"认识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缘起,从"强化青年意识形态、强化青年情感维系"对大学生群体的"双重强化"认识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旨归,从"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贯彻体认育人思想、贯彻心理认同策略"实践维度的"三个贯彻"认识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施教路径.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

    解构主义视角下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转化

    路玲娟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中国艺术设计领域内的同质化趋势及其在国际设计界的"失语"现象,通过文献研究,认为其关键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得不够完善,传统元素难以实现现代语境下的创新转化.研究从文化社会、经济市场、技术创新等角度,剖析了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创新转化的价值.依托解构主义设计理论,结合实证案例分析,提出了"甄选与解构""解读与重构""创新与转化"创新转化路径与传统元素设计创新的策略,旨在深化文化传承、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文化传播,增强设计作品的民族性与东方审美文化,提升公众的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民族文化生态的现代建构.

    文化传承创新转化艺术设计解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