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民风(科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民风(科学教育)
民风(科学教育)

刘方

月刊

1671-1297

dzwzzz@163.com

010-5249001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399号

民风(科学教育)/Journal FOLKWAY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营造“多动”课堂 促使学生“心动”

    王大海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策略,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顺应学生心理多动心动

    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

    杨清秀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来增强教学效果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去认识、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试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巴桑顿珠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整合时,它们能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环境数学教学主题探究

    逆向思维策略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谢建敏
    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当正向思考有困难时,不妨转换思考方式,进行逆向思考,常能化难为易,使问题迅速而准确地解决.善于逆向思维是思维灵活的一种表现.

    高中数学教学逆向思维思维方式灵活性

    让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彭名举
    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平时的讲课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的脑子转起来,让他们的思维飞起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有活力,才会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

    积极讨论思维发散身心发展

    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

    次旺拉姆
    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指出当前基础教育形势要求中学物理教学法课必须改革的基础上,讨论了物理教学法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管理等问题,对“物理教学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作出了初步探讨.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学习兴趣

    如何搞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丁华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课堂时间还很短,同时目前又不是中考科目,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那么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作为一个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考虑和问题.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法

    谈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孙淑芬
    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是现代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学教学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索朗拉姆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并阐述了创设教学环境、注重上机操作、协作学习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收效明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堂提问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生物衔接教学的重要作用

    秦吉明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高中衔接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中极易被忽视的一环,充分认识其对实现初高中生物教学的平稳过渡和顺畅提升,达成整个中学生物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等的重要作用,将有助于这部分工作的开展和中学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

    生物衔接教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