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民风(科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民风(科学教育)
民风(科学教育)

刘方

月刊

1671-1297

dzwzzz@163.com

010-5249001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399号

民风(科学教育)/Journal FOLKWAY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阶段家庭教育的不足及对策

    杨元芹
    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起点,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位教师,青少年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陶冶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家庭教育不足对策

    动物疫源疾病为人类敲响警钟

    王顺利
    2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疫源疾病是指各种动物携带病原体,通过自然环境传播给人类发生流行的传染性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国际间、省际间及农贸市场等动物交易市场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动物聚集,频繁接触,卫生条件差,检疫工作出现忽视或漏洞,这种场所很容易形成动物间交叉感染病毒的“温床”。要做好对屠宰场特别是牲畜、家禽、畜产品的卫生管理,以防人畜共患疾病流行。

    动物疫源疾病人类传染危机卫生管理

    树立主体意识培养学习能力

    刘立新
    29-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技能不断更新的时代,掌握学习方法比占有知识更重要,本文试就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主体意识主动学习教师

    新课程下对学生评价的探索

    李宁宁王余义
    3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大背景下,只有通过新的评价制度,淡化分数名次的竞争,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评价新课程探索

    浅谈素质教育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李靖
    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质教育中评价学生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评价时要遵循现代教育教学规律,要注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因人而异,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评价影响技巧

    行走在自杀边缘的“自我救赎”之社会探讨

    王彩霞
    32-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每年100万自杀身亡的人群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群来自中国。自杀者背后的社会阴影,是众多自杀者走上人生不归路的根本呢原因,所以,要建立一种“自我救赎”的社会氛围,必须要从社会层面求解,探讨如何建立“自我救赎”的社会氛围,让有潜在自杀意识的人群寻求自我化解之道,建立自我安全屏障。

    自杀者社会阴影“自我救赎”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扎西
    33-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巧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需要传授的文本知识,转化为与其内容相一致或者相关联的图像或图片,一步一步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获得真切、深刻的体验,从而加深对文本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思想政治多媒体教学

    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王颖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都有趋利避害的特征,只有当人们觉得一件事物对他有益处的时候才会喜欢它。这对德育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喜欢德育课程,并将德育课程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外化为行动。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将德育与学生的实习工作结合起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职业指导,凸显德育教育实效性。

    德育教育新途径学生

    简析GDP主义对当今道德体系的影响

    王洋
    3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两种并存的显著现象是:一方面,过去三十年间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另一方面是社会道德的解体.这两种现象都可以指向同一个根源,那就是盛行不止的GDP主义.GDP主义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社会效果,例如收入分配不公平、社会分化、劳工权利得不到保障、环境恶化等等,但最大的负面问题莫过于社会道德的全面解体.本文特此针对GDP主义对当今道德体系产生的影响加以研究,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GDP主义经济增长道德体系统一

    浅谈如何准确把握德育内涵

    于庆江
    3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作为一批高素质人才,更是我们社会所关注的核心,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及精湛的文化素质,而且更应要具备良好、全面的道德品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使当代的大学生都能做到德才兼备,成为真正的人才是高校当前重要任务。

    德育内涵道德理性高校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