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臀高女西裤后裆弧线结构优化及验证

    郑江霞刘若琳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西裤后裆弧线结构是功能性与美观性的重要体现.针对当代成衣生产中公式化制衣导致不同臀高女性西裤选择困难、服装穿着不合体的现象,从女西裤后裆弧线入手,首先对影响后裆弧线的结构因素进行分析,在标准臀高女西裤结构样板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高、低臀体的西裤结构优化方案;通过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模拟样衣,以CLO3D的压力系统验证女西裤结构优化方案的合理性,使成形的女西裤后裆结构贴合不同臀高的穿着需求,为今后女西裤后裆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臀高后裆弧线女西裤结构优化虚拟试衣CLO3D

    服装企业全链路数字化转型路径

    李金花朱伟明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上游数字化设计开发能力不足、中游生产端数字基础薄弱、下游销售端用户体验价值创新不足等问题,设计端通过引入Style3D数字化设计模式,生产和销售端嵌入报喜鸟、SheIn 2 家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来探究中国服装企业数字化设计、生产、销售环节全链路转型路径,并进行梳理总结.结果表明:服装企业全链路数字化转型时,设计端可采用Style3D模式,整合数字资源、云端协同开发设计产品,提高设计采用率;生产端可借鉴服装品牌报喜鸟,搭建智能柔性化的定制平台;销售端可参考SheIn品牌,挖掘用户数据精准营销、提供完整的购物体验等.研究服装企业全链路数字化转型路径,可为服装品牌企业提供有效指导和借鉴,更好地推动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

    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链路转型路径

    基于迁移学习的棉/毛纤维自动识别方法

    游小荣李淑芳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纺织品废料中织物纤维手工分类存在效率低、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小样本条件下纺织品废料中棉/毛纤维的自动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已有的棉/毛纤维进行拍照,形成小样本棉/毛纤维图像集;然后分别加载 4 种经ImageNet数据集训练过的模型进行迁移学习,保留或部分微调模型的网络参数,并基于小样本图像集进行训练和验证,生成棉/毛纤维的分类模型;最后基于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评价指标,对各种分类模型进行对比测试,选出最优分类模型,实现棉/毛纤维的自动识别.经过实验发现ResNetXt50 模型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取得了最高的精确率,其值为 97.33%.对测试集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通过微调后的 4 种分类模型中,ResNet50 和ResNetXt50 的测试准确率可达 99.537%,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纺织品废料小样本迁移学习预训练模型图像识别

    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毛织物服装印花缺陷检测

    张玉芹杨文明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证毛织物印花服装的生产质量,提出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毛织物服装印花缺陷检测方法.设置毛织物服装印花不同缺陷特征作为检测标准,利用光学成像原理采集毛织物服装印花图像,通过颜色转换、图像滤波等步骤,实现初始印花图像的预处理;利用直方图均衡化技术提取服装印花图像特征,通过特征匹配确定缺陷状态与类型,实现毛织物服装印花缺陷的检测.测试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法得出缺陷面积检测误差的平均值为0.09 mm2,缺陷类型检测错误率较低.

    直方图均衡化毛织物服装服装印花缺陷缺陷检测

    基于曲线拟合及积分算法的山羊绒手扯长度检测方法

    穆奎刘慧慧唐孔科赵霞...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山羊绒手扯长度计算方法中手绘曲线费时费力、计算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通过构建山羊绒手扯长度的数学模型,拟合山羊绒手扯长度的曲线函数并建立回归方程,利用Origin软件计算山羊绒手扯长度曲线的面积与曲线宽度的比值得到山羊绒的手扯长度.结果表明:函数拟合相关系数R2 接近 1,曲线拟合度高,回归方程可用;曲线积分面积计算的手扯长度较传统手扯长度测试方法的误差小,误差率低,结果重现性好;该方法能够快速绘制山羊绒的手扯长度曲线,并能简捷准确地计算手扯长度.

    山羊绒手扯长度曲线拟合回归方程积分算法

    取绒方式对山羊绒纤维品质的影响

    田智芳张海慧朱虹郝建军...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山羊绒纤维特点及采绒方式对羊绒纤维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采绒方式(抓绒和剪绒)对山羊绒纤维平均长度和平均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旺盛期绒山羊年龄的增加,3 年内山羊绒纤维平均长度增加了 2.43~3.52 mm,平均细度增加了 1.50~1.53 μm.瓜子绒比套子绒平均长度偏长 2.77 mm,平均细度偏细 0.27 μm.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皮退绒和自然脱落山羊绒纤维根部状态,可鉴别出二者的区别,对鉴别自然脱落的山羊绒和皮退绒具有参考价值.

    套子绒瓜子绒皮退绒平均长度平均细度

    基于有限元与实验模拟的纺织梳理设备优化

    董关震姜茜钱晓明吴利伟...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梳理质量、减少能耗,基于有限元分析与实验模拟,探讨了纺织梳理设备的优化问题,总结了有限元在解决梳理环节中关键机件(如锡林、工作辊、钳板机构和支承结构等机件)变形问题的应用,探讨了通过实验对梳理工艺(如梳理速度、隔距)的改进措施,介绍了针布的优化设计、静电场和气流附加装置对梳理效果的改善以及不同的梳理辊组合结构对纤维转移效果的影响,并从梳理模型、纤维模型与气流场角度探讨了数值建模和仿真在优化梳理环节的应用,最后归纳了优化梳理环节的困难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推动纺织梳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并为指导生产实践提供有利参考.

    梳理有限元变形流场纤维运动

    苏州吴罗织造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余兰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中国纺织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传统地域纺织技艺的活态保护和传承策略,以苏州地区的罗织技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的方法,首先对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吴罗技艺进行整理,详细爬梳其起源、发展及演变历程,剖析罗织造技艺的工艺流程和织造原理;其次,从罗织造工艺的传承困境出发,分析了现代罗织物设计产品的生存环境欠佳、技艺缺乏创新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活态传承措施.研究表明:深入挖掘纹样内涵、创新纹样再造设计、拓展应用产品范围、革新数字工艺技术、树立地域营销品牌有助于苏州吴罗织造技艺在现代的保护传承、跨界传播以及创新发展.

    苏州吴罗织造技艺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建筑表皮的美学特征对面料创新设计的启示与实践

    刘达马超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面料创新设计的多元化,分析了建筑表皮的风格、肌理透叠美学以及参数化几何图案设计对面料创新的启示.首先介绍了建筑表皮设计在面料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建筑表皮设计与时尚前沿的密切联系,以及其对不同生活方式群体的需求满足;然后,详细探讨了建筑表皮肌理透叠美学的意境美和微空间美,以及其在面料结构创新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建筑表皮肌理的"透"和"叠",阐述了其在面料设计中的独特价值,以及透叠设计带来的意境感和微空间效果;最后讨论了建筑表皮参数化几何图案设计对面料创新的启示.通过介绍参数化设计的原理和实践案例,阐明了参数化几何图案设计对面料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其为面料设计带来的新可能性和视野;主张在面料创新设计中充分借鉴建筑表皮设计的思维和技术,促进面料设计发展更加多元化、艺术化和科技化.

    建筑表皮面料创新设计参数化设计微空间几何图案

    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运动服装中的应用

    郭海静丁雪莲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电致变色材料与柔性器件的集成,设计出高性能、低成本和舒适性的智能运动服装.采用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电致变色材料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优越性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运动服装中的温度调节功能和运动状态监测功能等功能与应用.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运动服装领域展现巨大潜力,但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运动服装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问题,如能耗高、响应速度慢和循环稳定性差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为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运动服装中的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电致变色材料智能运动服装可穿戴电子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