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规范化管理门诊挂号对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谭永宁周丽夏东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门诊挂号对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门诊挂号就诊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挂号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管理模式挂号.比较两组患者的预约挂号时间、纠纷发生率及就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约挂号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预约挂号过程中的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就医过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可明显缩短门诊挂号时间,增强医患沟通效率,减少挂号过程中的纠纷发生,提升患者就医诊疗满意度,值得医院推广实施.

    规范化管理门诊挂号就诊满意度

    青年突击队模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运用

    汤微熊晓云方亮涂萍...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青年突击队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物资配置、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运用,为今后提供参考.方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选31人成立青年突击队,行人力替代、突发情况处理等.结果:支援31日,收治84人,病危4人,病重36人,除转院16人,其余均治愈且无死亡.结论:青年突击队管理模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青年公共卫生护理管理研究人力资源开发

    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作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王梦嘉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6例痰浊壅肺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力学状态(呼吸阻抗、胸肺顺应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阻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胸肺顺应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疗法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呼吸力学状态,值得推广与应用.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肺功能痰浊壅肺型呼吸力学状态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研究

    王敏万晓龙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各类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出的687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ICU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分离培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687株,各类感染性标本主要以痰液(54.73%)、血液(31.88%)、尿液(9.02%)为主;ICU病原菌分布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真菌三大类,分别占比69.83%、29.26%、2.91%;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91.11%、47.44%、6.75%、1.56%,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率为34.0%.结论:对ICU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和掌握,可以使抗菌药物选择更具针对性,控制耐药菌株产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功能评价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效果

    王晓刚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和64排螺旋CT检查所测量的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超声检查和64排螺旋CT检查测量的LVSV、LVESV、LVEDV、LVMM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36、0.981、0.966、0.945(P<0.05).8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共有330支冠状动脉分支.64排螺旋CT检查中重度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方法,不同直径病灶检出率高于超声诊断方法(P<0.05).结论: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功能评价中,展现出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直观地了解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准确发现患者的心血管解剖走行,为临床病变筛查提供依据,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左心室整体功能冠脉狭窄

    临床处理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杨爱福韩云英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处理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8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分别进行常规处理和综合性临床处理,比较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便秘、恶心、腹胀等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快于参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腹部手术会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产生消极影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应采取科学的临床处理方式,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道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普外科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满意率治愈率并发症生活质量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杨翠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中晚期肺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9例,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和观察组(21例,多西他赛+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肿瘤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容积功能、肺通气功能、肿瘤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量表36(SF-36)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10%,低于对照组的94.74%,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鳞癌中晚期患者联合应用多西他赛和顺铂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肿瘤指标,疗效显著.

    多西他赛顺铂中晚期肺鳞癌疗效肺功能

    基底节区出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吕佳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出血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20例基底节区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统计并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22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77例,发生率35.0%.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术前发生呕吐、术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成为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Z=3.125+1.694X1+0.852X2+0.230X3+0.562X4+0.375X5(吸烟=X1;呼吸系统疾病=X2;GCS评分=X3;术前呕吐=X4;气管插管=X5).结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术前呕吐、气管插管、GCS评分是基底节区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基底节区出血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护理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杨正协陈立灿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到我院接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四个穿刺点中任意点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采用髌骨外上或内上两个点穿刺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3周与6周之后的疼痛评分、疗效评分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时,采用髌骨外上或内上两个点穿刺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提升其疗效评分,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值得推广与应用.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穿刺点疼痛评分疗效评分

    苦参碱对胆囊癌细胞GBC-SD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于会群任晓艳李鹤郭跃华...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碱对胆囊癌细胞GBC-SD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于GBC-SD细胞,噻唑蓝比色法(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荧光染色形态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含量.结果:苦参碱对GBC-SD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浓度为0.1 mg/mL的苦参碱作用于GBC-SD细胞24 h、48 h后,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4%和32%.浓度为0.5 mg/mL的苦参碱作用于GBC-SD细胞24 h、48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2.3%和97.7%.随着苦参碱浓度增加,早期凋亡细胞数量增加,晚期凋亡细胞呈浓缩、不对称、局部桔黄色核EB染色.不同浓度的苦参碱(0.1、0.3和0.5 mg/mL)对GBS-CD细胞的迁移率依次为75.8%±8.6%、54.0%±8.7%和22.9%±5.6%.苦参碱能抑制GBS-CD细胞的迁移能力,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胆囊癌细胞GBC-SD的BCL2-Associated X蛋白质(Bax)、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人磷酸化AKT蛋白(P-Akt)表达量明显增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抗胆囊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活性,并呈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其机理与苦参碱能够抑制胆囊癌细胞EMT过程相关.

    苦参碱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