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效果分析

    李曼曼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施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2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施以常规护理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明显较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较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患关系明显较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自护能力明显较好(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较好(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中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应用价值较高,在肺功能、知识掌握程度、护患关系、自护能力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建议推广.

    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肺功能知识掌握程度护患关系自护能力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刘晓芬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肺炎治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合作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止咳时间、退热时长、住院时长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咳嗽时长和发热时间等,并使患儿和家属满意医院护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针对性护理重症肺炎小儿肺炎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陆双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为脑出血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可主动配合,继而提高生活质量.

    脑出血延续性护理干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护理依从性

    优质护理措施对于肺结核护理质量和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马晴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对肺结核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尤其是对护理质量和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5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施以优质护理措施的25例患者分入试验组,施以传统护理措施的25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理质量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总依从性明显较好(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试验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较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患关系(业务水平、满足需求及时性、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各项评分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措施效果突出,在护理质量、依从性、心理状态和护患关系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建议推广.

    肺结核优质护理措施依从性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护患关系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张敏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治疗的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开展对照组常规护理流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实施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于护理效果优化显著,能够提升患者认知程度,缓解不良心理,保障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安全性.

    冠心病心绞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效果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孙楠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中心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入的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6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8个维度评分平均为(91.21±6.53)分,对照组患者为(72.39±5.44)分,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健康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社区老年高血压保护动机理论综合护理生活质量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二胎孕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吴晓庆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二胎孕产妇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20例二胎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孕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孕产妇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和抑郁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二胎孕产妇产后的抑郁症状,提升孕产妇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针对性护理产后抑郁二胎孕产妇社会功能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在新护士CPR培训中的应用

    夏冬梅王智慧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新入职护士成人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为合理制订CPR技能培训方案提供高质量证据.方法:以2020年7月到2021年9月入职的8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从培训结束时CPR理论及技能考核、对培训内容质量评价,在指定科室轮转1个月后CPR技能考核、入职8个月后临床应用能力等方面评估成人CPR技能培训的效果及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培训技能考试成绩与工作8个月后CPR临床应用能力相关(r=0.219,P=0.047);按轮转指定科室达3个月进行分组,各组间8个月后CPR临床应用能力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全面评估新入职护士成人CPR技能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发现新入职护士经过短期的培训能掌握CPR技术,熟练应用CPR需要不断地学习及临床实践,临床实践达到3个月效果明显,为后续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了依据.

    成人心肺复苏柯氏四级模型新护士

    时效性激励肺康复训练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康复及依从性效果

    薛军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海安市人民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9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序贯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9)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9)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效性激励肺康复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肺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79±0.25)L]、用力肺活量(FVC)[(2.96±0.22)L]、呼气流量峰值(PEF)[(6.54±0.72)L/s]和最大自主通气量(MVV)[(48.98±5.34)L/min]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锻炼总依从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疾病影响[(40.36±3.25)分]、活动受限[(40.38±3.37)分]、呼吸症状[(40.16±3.4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时效性激励肺康复训练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在提高患者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同时促进肺功能恢复,且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良好,建议临床广泛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时效性激励肺康复训练肺康复依从性

    自拟中药泡足药方治疗小儿发热的护理效果

    张丽娜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发热患儿实施自拟中药泡足药方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段内(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小儿发热患儿80例,将其分成A、B 2组(所用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4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传统护理,B组基于A组给予自拟中药泡足药方+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另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接受率、家长总满意度.结果:B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较A组短(P<0.05).B组患儿治疗接受率(95.00%)、家长满意度(97.50%)均较A组(72.50%、77.50%)高(P<0.05).结论:对小儿发热患儿采用自拟中药泡足药方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缩短退热时间,提高患儿治疗接受率及家长满意度,应用价值突出.

    小儿发热中药泡足药方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