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医院-家庭"的健康信息满足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卵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冯国梅刑平平余国梅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基于"医院-家庭"的健康信息满足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卵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行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卵移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医院-家庭"的健康信息满足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及护理后的受精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受精率和流产率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46.51%的妊娠率相比,观察组69.77%的妊娠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基于"医院-家庭"的健康信息满足护理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卵移植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妊娠率和患者疾病认知度,进而提升整体护理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卵移植术健康信息满足护理

    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加颈丛神经阻滞的护理体会

    顾艳华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加颈丛神经阻滞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加颈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神经阻滞中进行常规护理操作,研究组则进行加强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并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变化,另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后利用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5.74±3.61)分、(36.04±3.77)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于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加颈丛神经阻滞过程中进行加强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继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锁骨骨折超声引导臂丛加颈丛神经阻滞加强护理配合心理情绪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

    黄叶香谢桂婵李少欢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评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患者术后疼痛和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案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情况、术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与术后2 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 h、术后8 h及术后1 d,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恢复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宫腔镜术后疼痛康复

    自我健康管理模式在乡镇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季淑娟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自我健康管理模式在乡镇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中心卫生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6例乡镇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自我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提升,且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4周后,两组血压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8周和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乡镇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自我健康管理模式,对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使患者转变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值得应用和推广.

    乡镇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健康行为生活习惯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评价

    李洁枝黄友梅唐芳周利丹...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5月本院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传统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试验组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分诊时长、就诊等候时间、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的满意度及门诊护理投诉率.结果:试验组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门诊预检分诊时长与就诊等候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门诊护理投诉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可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缩短门诊预检分诊时长与等候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门诊预检分诊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满意护理投诉

    系统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心理的影响

    卢晓平丁左缨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32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71例,女性患者1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不良心理状态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受疾病影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低,无对比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较为严重,无对比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推荐在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系统护理慢性胃炎生活质量不良心理

    急诊危重症患者运用综合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

    唐洪芳肖艳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急诊收治的98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研究组予以综合性急诊急救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更高、抢救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分诊评估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室滞留时间、创建输液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均更短(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综合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缩短抢救时间、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及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临床采纳和进一步推广.

    综合性急诊急救护理危重症急诊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情绪的影响

    徐凤阳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53例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神经与肢体功能、情绪、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组间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组间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组间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后,其情绪显著改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早期康复护理心理干预脑卒中康复情绪日常生活能力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张爱萍朱洁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肺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健康知识、自护责任、自我概念与自护技能评分分别为(33.37±3.41)、(24.26±2.75)、(23.89±2.71)、(22.26±2.4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一秒率水平分别为(1.92±0.51)L、(1.83±0.48)L、(70.63±8.26)%,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道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分别为(42.73±5.48)、(43.63±5.63)、(42.37±5.4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肺部通气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呼吸训练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行PDCA循环模式护理的效果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张军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生存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固定地点(本院综合感染科)及特定时间内(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60例,对其展开分组(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30例),A组给予传统护理,B组基于A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采用自制的肝病疾病知识问卷调查两组疾病认知情况,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对两组负性心理进行评定,另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B组肝病知识知晓评分较A组高(P<0.05).出院前B组的HAMD、HAMA评分与A组相比较,均偏低,而CLDQ评分较A组高(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够丰富其疾病知识,改善其负性心理,提高其生存质量,应用价值突出.

    乙型肝炎病毒PDCA循环护理生存质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