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

    孙敏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采用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治疗的82例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采用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结果:试验组修复体成功率92.68%、患者对舒适度的满意度为95.12%和对美观程度的满意度为92.68%均高于对照组的73.17%、78.05%、75.61%,试验组充填后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34.15%,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疗效较优,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复合树脂直接充填

    糊状造影剂在食管肿瘤能谱CT成像定性评估中的价值

    钟华刘卫明伍晓六郭亭亭...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糊状造影剂在食管肿瘤能谱CT成像定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使用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的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吞食糊状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的结果作为观察组,对比使用糊状造影剂前后的图像质量及对食管肿瘤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食管肿瘤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糊状造影剂可有效提高CT检查的图像质量,提高CT检查对不同食管肿瘤定性评估的符合率.

    糊状造影剂能谱CT食管肿瘤定性评估

    移植胚胎后的妊娠随访结果调查

    赖雁琼谭爱玲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移植胚胎后的妊娠随访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纳入的102例行胚胎移植术的患者,分别于行胚胎移植术后2周、4周、7周、半年、1年通过电话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术后受孕情况进行统计记录.结果:新鲜周期3个月随访率为99.02%,1年的随访率为98.04%;随访发现临床妊娠有90例,分娩85例,新生儿88例.临床妊娠率为88.24%,分娩率为83.33%,早期流产率为7.78%,晚期流产率为4.44%,多胎妊娠率为83.33%,异位妊娠率为11.11%,宫内外妊娠率5.56%,早产率34.09%,低体质量新生儿占4.55%,畸形率为2.27%,男女新生儿为1.2∶1.结论:移植胚胎不易增加新生儿畸形率及自然流产率,且移植胚胎成功率的决定因素是孕妇年龄,因此不孕妇女应尽早就诊治疗.随访可检测孕妇妊娠期间胚胎的发育及孕妇的情况,以提高孕妇及胚胎的安全性,提高移植胚胎的成功率.

    移植胚胎妊娠随访

    个性化营养护理结合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包婷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个性化营养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个性化营养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营养指标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HICH围手术期应用个性化营养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并可改善患者的身体营养状态,能有效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个性化营养护理聚焦解决模式高血压脑出血

    全面系统护理对无痛ESD治疗消化道早癌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

    陈海燕谭仕红李宝英黄燕飞...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全面系统护理对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行无痛ESD治疗的80例消化道早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无痛(即麻醉状态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应用全面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24.38±3.21)h和住院时间(5.12±0.86)d均短于对照组的(41.62±5.36)h、(7.45±1.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全面系统护理措施能提高老年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行消化道早癌ESD治疗的护理水平,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早癌老年全面系统护理

    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陈莉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接诊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74±1.52)d,短于对照组的(8.12±1.6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负性情绪缓解更为迅速,满意度也更高.

    甲状腺肿瘤生活质量临床路径护理

    系统营养护理结合姑息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指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陈书巧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系统营养护理结合姑息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指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系统营养护理联合姑息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态、生存质量及心理情绪变化.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营养护理结合姑息护理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能够改善其营养水平、生存质量及心理情绪,值得推广.

    系统营养护理姑息护理消化道肿瘤营养指标生存质量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

    窦玫艳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的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效果,值得推广.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护理管理血糖健康知识掌握评分

    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

    费网华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实施优化溶栓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实施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优化溶栓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CT报告出具时间、化验结果出具时间及静脉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静脉溶栓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康复依从性评分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应用于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性程度和结果出具时间改善更明显,生活能力也更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康复程度

    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高方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3例,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肢体功能、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能有效保证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强化其肢体功能,调节其自身心理状况,并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脑卒中偏瘫中医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