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秘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秘书
上海大学
秘书

上海大学

吴欢章

月刊

mishu5993@sina.com

021-66135686

200444

上海市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128信箱

秘书/Journal Secretary
查看更多>>《秘书》杂志,是一本面向各级各类秘书工作者、秘书专业师生和秘书学者的专业期刊。《秘书》杂志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15日出版。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题写刊名。现任主编、社长为吴欢章教授。《秘书》杂志创刊于1983年8月,是国内创刊最早的秘书类期刊,亲历了我国新时期秘书理论、秘书教育和秘书职业的成长与变革。自创刊之日起,《秘书》杂志即本着理论与实际结合、内容与形式并重的原则,竭诚为秘书工作、管理工作、秘书专业教学与研究服务,力求以一流的学术水平、充实的信息含量、鲜活的时代风格、严肃的办刊态度赢得广大读者和作者的信赖。《秘书》杂志在办刊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江泽民同志曾为杂志亲笔题词:"希望秘书杂志为推动秘书工作,促进秘书学的研究进一步做出贡献。"吴邦国、曾庆红、黄菊、陈至立等领导同志也曾为杂志题词,希望《秘书》杂志进一步提高质量,越办越好。社会各界,尤其是秘书界同仁对《秘书》杂志也始终寄予深切希望,引为良师益友。《秘书》杂志不仅是向秘书界同仁展示工作方法、规律和规范的窗口,也是他们彼此交流经验、观点和感悟的平台。在各方面的鼓励和鞭策下,《秘书》杂志为推动我国秘书事业的发展作出显著贡献。杂志所刊发的文章、推出的作者屡屡在秘书界产生反响、引人瞩目。在历届"全国秘书期刊学术成果评奖"活动中,《秘书》杂志的获奖率均名列前茅。因此,在国内秘书类期刊潮涨潮落的过程中,作为其中创刊最早的一份,《秘书》杂志却能始终稳定、健康地发展,成为我国秘书知识界的一方重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乡村政策的府际合作关系演进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

    吴月黄梓灏
    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围绕乡村发展的顶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国家主管部门与中央层面其他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进一步加强.为深入研究我国乡村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中央府际合作关系,文章利用2004-2021年间中央层面各部门联合发布的743份乡村政策文件,并以2003年以来四次国务院大规模机构改革为时间节点,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中央府际合作网络特征.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乡村政策领域中央府际合作频次不断增多,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的复杂度与紧密度不断提升,并且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达到高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逐渐形成稳定的"黄金三角"合作关系.此外,部门责任与部门利益均处于高水平的协作型府际合作关系,可以促使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日渐紧密且稳定化,能够更好地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保驾护航.

    乡村政策中央府际合作网络特征关系演进

    乡村振兴政策如何落地:镇级领导小组的运作逻辑——以D镇S村打造厕改示范村为例

    李汉卿丁燕
    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处于政策过程末端的乡镇政府如何通过打造示范村来执行政策,不仅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学术话题.文章从小组政治的视角出发,基于改进的政策执行互动模型,通过剖析D镇S村打造厕改示范村的典型案例,厘清了乡镇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政策的举措及其所蕴含的运作逻辑:小组设立逻辑是任务导向与政治势能的加强,目标设定逻辑是环境导向与资源禀赋的反塑,政策调适逻辑是目标导向与政策对象的反馈,行动选择逻辑是权威推动与政绩驱动的互动.示范村的形成是权威推动、政绩驱动、执行环境利好的结果.未来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镇级领导小组运作的优化应基于基层政权与乡土社会互嵌原则,实现科层动员与乡村社会动员的有机结合.

    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示范村权威推动政绩驱动

    "千万工程"的内涵变化、样本特征与创新扩散

    余敏江杨旭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基本内涵在"乡村美好生活"的引导性议题建构下得到质的飞跃与升华,即从"美丽"到"和美"、从"先富"到"共富"的实质内涵流变,以及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从"能人治村"到"全民共治"的形式内涵衍化.与此相适应,"千万工程"在新时代呈现出"生活"与"生态"互构、"生态"与"文明"嵌套、"生态共同体"与"治理联合体"一体的样本特征."千万工程"的创新扩散和经验推广应聚焦"硬法"与"软法"的衔接机制、健全治理共同体的凝集机制、彰显人本导向的智治机制,以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

    "千万工程"和美共富治理共同体乡村振兴

    收入和公共服务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研究——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证据

    黄新华赵晓雯
    4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收入与幸福感的倒U型关系在统计意义上显著.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对中低收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更大,绝对收入对高收入群体幸福感影响不显著.公共服务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幸福感,且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显著高于中高收入群体.公共服务满意度和获得感强化了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通过提高收入公平感和社会公平感缓冲了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应在促进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维护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提升居民幸福感.

    居民幸福感收入公共服务作用机理实证分析

    软嵌入: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行动逻辑研究——以L社会组织参与H村项目为例

    吕春霖李德
    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地方性环境,而如何嵌入地方性环境直接影响着社会组织的入场、项目的实施和治理绩效.本文通过对L社会组织在河南省信阳市H村开展"H·茶人家"项目的田野观察,归纳出个案所呈现的"软嵌入"策略及其行动逻辑.研究表明:为了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组织倾向于采取关系嵌入、文化嵌入、结构嵌入的行动策略.这些行动策略总体上呈现出互动行为的柔性化、嵌入过程的渐进式、耦合与脱耦的平衡、资源的内外交互等特征.实践表明,明确主体间关系形态、行动目标耦合、提高村民自主性是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

    社会组织软嵌入乡村治理

    社区共享平台何以促进社区参与式治理

    卓文昊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参与式治理是一个时代的命题,通过共享行为促进参与是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有效路径.共享可以是目的,也可以是手段.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促进社区参与式治理提供了实践的可能.在社区共享平台中,最典型的当数微信小程序、微信群、朋友圈等.社区共享平台的公共性和便捷舒适特征对促进社区参与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的"邻里帮"社区云治理平台为社区共享平台促进社区参与式治理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实践案例.

    共享平台社区参与式治理公共性便捷舒适

    总结与前瞻:近三十年来国内公务员能力研究的趋势分析

    张红春张蝶
    8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公务员能力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并形成大量研究成果,有必要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为该领域的知识积累与再生产提供指南.本文以近三十年来国内公务员能力研究大样本文献为数据源,应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公务员能力研究的知识图谱,据此对我国公务员能力研究的历史和未来进行分析,识别研究热点与走向.研究发现,公务员能力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稳定期,目前已经形成了公务员政治能力、行政能力、法治能力、治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五大研究领域.未来的公务员能力研究,一方面要深化和创新研究议题,尤其要关注公务员面向未来的数字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公务员能力的解释性研究,增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视野的创新性.

    公务员公务员能力领导干部CiteSpace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