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魅力中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魅力中国
魅力中国

孙建彬

旬刊

1673-0992

mlchina_lunwen@163.com

0371-65889625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2号

魅力中国/Journal Charming China
查看更多>>魅力人物、魅力资讯、天下豫商、探索争鸣、财经纵横、科教园地、法学论坛、技术与工程管理、IT与网路、思政党建、文史艺术、传媒研究、梨园广角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叛逆中的突围与退守——浅析庐隐《歧路》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及特色

    薛雅元
    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庐隐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突出的时代象征性,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悲剧意识.庐隐以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视角,生动地揭示出新文学中的知识女性从封建的束缚突围而出追求自由独立,最终却在与现实的博弈"自我放弃".她用细腻入微的叙事向读者展示了女性主人公的矛盾困惑,隐喻着个人生命体验,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悲剧意识突围自我放弃矛盾个人生命体验

    浅谈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黄虚怀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条件,本文剖析民族音乐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所在,阐述了在高校发展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分析当下高校发展民族音乐教学所面对的诸多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高校教学模式中发挥民族音乐元素的作用.

    艺术素养民族音乐高校教学模式

    《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翻译对比赏析——以王科一译本和孙致礼译本为例

    张佳瑶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借助反讽手法烘托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使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极富艺术感染力.因此该作品在中国一经流传,就激起了国内文学家和翻译家们对反讽的研究热潮.在对其进行翻译研究时,能否再现原作中的反讽风格,使译文达到戏谑、嘲讽的效果,是译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以王科一译本和孙致礼译本为例,对《傲慢与偏见》中反讽手法的翻译进行对比赏析,探讨小说中反讽话语的翻译技巧,以期达到原作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

    《傲慢与偏见》反讽对比赏析翻译技巧

    中国传统文化IP的开发——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张轶然王悦薇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迅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实现了不可估量的飞跃,当代媒介、大数据、互联网无处不在,但文化始终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不仅是一种辅助农业生产的工具,而是一种民族特有的意识形态,它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任千年历史冲刷磨灭不了它传承的印记.

    传统文化IP开发新媒体传播

    论《安德鲁与多莉尼》舞台表演中的沉默时刻

    江璐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从老年夫妻安德鲁与多莉尼之间的最后相处时光入手,通过描摹二人的生活细节和一些沉默时刻,展现了病魔与爱之间的斡旋,表面冷漠与内心煎熬的对比.记住和遗忘,忙碌与重复,我们看到在舞台表现中沉默所带来的戏剧张力.

    沉默细节戏剧张力

    《红与黑》的多重象征性研究

    彭克龙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与黑》具有多重的象征性意义与时代意义.在《红与黑》中揭示了当代法国社会的阴暗与残酷,作者通过设计于连·黑索尔身上发生的多种矛盾来引起读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红与黑》多重象征性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探讨

    袁春季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国学思想经历了兴盛转衰,衰而强等阶段.随着近年的"国学热",传统文化再次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是十九大后,明确将文化自信纳入文化建设体系中,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以及教育人士更关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教师作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自然也肩负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责任.基于此,文章就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中职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应用

    从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儿童小说《愿望》的汉译——以第十一章的汉译为例

    吴佳美吴丹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文儿童小说《愿望》是作家芭芭拉·奥康纳(Barbara O'Connor)于2016年完成的一部优秀作品,希望国内儿童读者有机会阅读其汉译本.基于此,本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对其十一章的汉译做了难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以此方式,将《愿望》一书介绍给国内儿童读者,同时也为今后的译者在翻译此类作品时提供一点启示.

    《愿望》汉译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和技巧

    传承与变异——大方农民画解析

    杨洪文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方农民画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吸取本土各民族民间美术精华基础之上,以情造型、以情用色,形成了淳朴粗犷的画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大方农民画的创作队伍、表现手法和表达内容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农民画传承变异解析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探究

    冉建凯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文学创作中,追溯源头则可以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说起,神话故事的出现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不仅丰富了文学题材,同时,在神话故事中所体现思想以及传达的精神,可以对后世创作文学产生积极作用,纵观后世文学中诗歌、散文、小说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了古代神话中的元素.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而后分析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文学创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