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张清华

双月刊

2095-2562

gdshxb@163.com

0668-2923438 292329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原名《茂名学院学报》)属非营利性综合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理论与应用研究、实用性技术成果(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社科)等方面的文章。自然科学版设有:化学与化工、生命与环境、机械与电子、计算机与自动化、信息与控制、数理与经济、建筑与管理等。人文社科版设有:政治、经济、法律、语言、文化、历史、教育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涠洲11-X油田水淹层地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建杨朝强李凤霞饶资...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涠洲 11-X油田开发的过程中,随着水淹程度的不断加大,油藏的储层物性、孔隙结构以及黏土矿物含量等储层微观特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水淹油层的识别和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开展不同驱替倍数的岩心驱替实验,开展水驱前后储层特征参数对比,以此明确水淹前后储层的变化规律和影响水淹层地质特征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注水油田中水淹层储层参数变化主要是由开发过程中地层水与注入水相互作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地层微粒的迁移和黏土矿物的变化,并伴随着地下液流对微粒的冲刷,产生分散、迁移现象,从而造成储层物性的改变。

    水淹层驱替实验储层物性孔隙结构黏土矿物

    隔夹层复杂化的底水油藏水平井水驱模式研究1

    罗佼张磊张华彭小东...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N1 井区为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差,实际生产动态存在较大问题。传统底水驱动模式无法有效解决采收率偏低、与区域底水油藏差异巨大、剩余油分布与底水驱动模式矛盾的问题。文章利用油藏工程计算及数值模拟反证油藏中部隔夹层连续展布,解决了水驱模式矛盾问题,明确了采收率偏低的原因。但油藏中部隔夹层连续展布,则 1 小层实际为边水油藏,引出了边水油藏含水上升过快这一新的问题。对沉积相特征、井段物性及见水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判断老井水驱模式为边水沿高渗通道突进。此研究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重大矛盾,准确定位了剩余油分布,实际调整效果与预测高度一致,对高含水油藏低部位调整挖潜、复杂水驱模式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驱模式隔夹层

    断溶体油藏追踪油水界面变化的新方法1

    刘培亮李成刚蒋林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底水驱动型断溶体油藏中确定原始油水界面及追踪动态油水界面变化一直是制约剩余油预测的重要难题。此文聚焦油水界面的油藏本质,精细量化了储集体的孔隙体积,开发动态数据试井化处理计算水油体积比,动静结合等比例分配油水体积计算出原始油水界面。在油藏内部划分出油水界面,后期根据水驱动用过程评估曲线划分水驱阶段,追踪动态油水界面变化,避免陷入前期常规方法选取参数困难、计算误差大的困境。开发实践证实该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小,计算方便快捷,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缝洞型油藏断溶体水油体积比油水界面

    超分子微球调驱体系封堵性研究与应用

    梅苑黄津松王博石端胜...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渤海Q油田水驱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注采井间水流优势通道发育明显、油井产量持续递减等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开展以"纳米微球+超分子微球"不同尺寸的颗粒体系组合调驱,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球+超分子微球组合可有效封堵高渗层,启动中低渗层,提高水驱采收率。Q油田现场应用结果显示注入性良好,且降水增油效果明显,井组最大日增油45。3 m3,最大日降水 2。4%,累计增油 18000 m3,可为渤海类似油田调驱技术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超分子微球纳米微球组合调驱封堵性研究

    龙凤山火山岩气藏经济有效开发下限研究

    康晓凤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凤山气田火山岩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喷发期次多、机构规模小、岩相变化快、流体性质多变"的特点,不同井区储层物性参数和气藏类型不同,致使经济评价时所用测算参数差异较大。以现金流量法为基础,针对不同气藏类型(井区)建立了经济评价模型,分析了敏感性因素。结合气藏生产特征,建立了不同井区不同水平段长度经济有效开发下限图版,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实现气田经济有效开发所应满足的基本物质条件,优选了经济有效开发区块。结果表明,储层中深是影响气田开发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因素,北 213 井区储层中深 3400 m,当水平段长度 800 m时,经济有效开发初产下限 3。4×104 m3/d、单井控制储量下限 1。6×108 m3。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水平段长度 800~1600 m时,北 5 井区期次 1 西部、北 213 井区和北 217 井区期次 3 东南部、北 213 井区期次 4 东北部和北 218 井区期次 4 西北部可作为部署水平井的目标区块。

    火山岩气藏产量递减规律现金流量法下限图版敏感性分析

    无固相弱凝胶射孔液在渤海油田大位移井完井中的应用

    张艺耀李进余建生贾奔...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渤海油田完井作业过程中完井液的漏失,缩短返排时间,保障渤海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作业安全,降低压力亏空地层射孔作业卡枪的风险,此文分析了封堵机理及其特点,研发了无固相弱凝胶射孔液体系,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其剪切稀释、触变、封堵、抗温、抑制和返排等性能。实验表明,该体系既可通过形成弱凝胶封堵射孔产生的射孔孔眼,阻止完井液漏失,减少对地层的污染;同时也可提高压力亏空地层的地层承压能力,能有效悬浮地层出砂,防止射孔枪卡钻,还具有易返排的特性。该体系在渤海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的成功应用,有效满足了大斜度、大位移井射孔作业的需求。应用表明,该体系能大幅减少亏空地层作业过程中完井液的漏失量,缩短油井的返排时间,储层保护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无固相弱凝胶射孔液大位移井储层保护完井工程渤海油田

    氮掺杂碳包覆FeCoNi颗粒的合成及催化甘油脱氢制备乳酸

    董小瑨欧阳新平谭华
    29-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酸作为一种生物质基平台化学品,是合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理想原料。本文通过一锅法合成了氮掺杂碳包覆FeCoNi合金催化剂。TEM结果表明FeCoNi@NC纳米材料为核壳结构,过渡金属核在热解过程中催化非晶碳石墨化,有利于金属纳米颗粒向碳层之间的电子转移,从而提升催化活性。FeCoNi@NC在催化甘油脱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 220℃时甘油转化率和乳酸的选择性分别达到 98。1%和 95。6%。另外,外层碳壳的保护作用抑制了合金颗粒的浸出和失活,FeCoNi@NC在连续 5 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稳定。这种催化系统将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升级为高值乳酸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借鉴。

    甘油无受体脱氢乳酸碳包覆FeCoNi@NC

    硬碳负极材料储钠性能的提升策略

    肖业鹏梁南铁王德贵任璐诗...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钠离子电池(SIBs)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应用的新体系。寻找低成本、高性能的负极材料成为钠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而硬碳(HC)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工业化的负极材料之一。针对硬碳材料首次库伦效率(ICE)低、倍率性能差以及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本文基于硬碳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储钠机制,综述了包括碳化过程调控、异原子掺杂、表面修饰、电解液优化等提升硬碳负极材料储钠性能的策略,并对硬碳材料设计思路进行了总结。

    硬碳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储钠

    等离子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蛋白检测分析

    曹本妹李鑫余龙袁超...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态芯片技术以其多元同时检测的优势在生物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相比其他接近单分子检测灵敏度的生物分析检测技术,液态芯片技术的灵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以等离子磁性微球取代液态芯片技术中传统的微球,构建了具有荧光增强特性的新型液态芯片检测平台。研究表明,本文制备的等离子磁性荧光微球可以实现对特定荧光分子达到 70 倍的荧光增强效应,构建的新型液态芯片检测平台对蛋白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灵敏度也可以提高 2 个数量级,为传统液态芯片技术检测灵敏度的提高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等离子荧光增强微球肿瘤标志物液态芯片

    CuFe2O4/Al2O3非均相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

    张嘉瑶许家惠李庆永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过一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因其在环境修复中的独特优势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然而开发低成本、高效的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仍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关键问题。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一种磁性可回收复合材料(即CuFe2O4/Al2O3),并首次作为一种非均相催化剂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TC·HCl)。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复合材料晶体结构和相形成。系统考察了PMS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和初始溶液pH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基质下对TC·HCl的降解影响。结果表明,在PMS浓度为 0。3 g/L、CuFe2O4/Al2O3 投加量为 0。2 g/L、初始溶液pH为 4。7 的最佳条件下,反应 10 min后CuFe2O4/Al2O3/PMS体系可降解约 95。1%的TC·HCl。循环实验和磁性测试结果表明,CuFe2O4/Al2O3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磁性。因此,CuFe2O4/Al2O3 可作为一种高效催化剂非均相活化PMS处理含TC·HCl废水。

    Al2O3CuFe2O4非均相活化过一硫酸盐盐酸四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