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

李一

月刊

1006-8899

meishuguancha@sian.com

010-64813419 64891166-2429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一号

美术观察/Journal Art Observat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美术史论》(1981)。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美术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介绍当代艺术家及作品。读者对象为美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研究工作者及业余爱好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文科视阈下美术院校艺术与科技方向的发展研究

    李扬帆薛磊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艺术与科技这一极具代表性的跨学科专业为对象,围绕新文科视阈下国内美术院校艺术与科技专业方向的发展展开论述.通过剖析美术院校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教育实践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新文科宣言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的倡导思路,对现阶段美术院校艺术与科技方向提出优化特色培养路径、瞄准深化研究方向、拓展创新教学体系等多重路径促进专业长续发展.

    新文科美术院校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培养

    从写实与写意的关系论传统书画的现代化

    陈文瑛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实与写意,是中国传统书画中两种不同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写实比较忠于自然,写意则敢于摆脱自然束缚.立足两者的异同点,体会其中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画理,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书画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写实写意传统书画

    须其自来 不以力构——杨健健谈谌北新的艺术人生

    李乐然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期我们非常荣幸地采访到了谌北新先生的夫人杨健健教授.通过这次访谈,我们从成长、学习、工作经历到他深刻的艺术思想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全面了解了谌北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杨健健教授详细讲述了谌北新先生的家庭背景、童年在外公沈尹默身边的生活以及他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特别是在马克西莫夫油画创作训练班的学习,使谌北新的艺术创作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秦文美"革命历史画创作组工作的经历,以及他对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写意"理解,更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之路.这次访谈不仅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谌北新先生的艺术之路,也为广大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谌北新马克西莫夫油画创作训练班革命历史画创作组写意油画

    何多苓生命的"定帧"

    孙晓伟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多苓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班,随后进入成都画院成为专职画家.20世纪70年代末,"伤痕美术"及其之后"乡土美术"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美术史的走向,何多苓作为其中的代表,以其敏锐的时代感知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开启了其充满诗意、不断突破的创作历程.纵观其各阶段作品,何多苓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和不妥协的艺术态度,努力在绘画中建构一个理想的世界.本文以何多苓创作历程为轴,以重点作品为"定帧",结合时代的语境,着重阐述其艺术生发、成长、蜕变的历程.

    诗意表达图像记忆理想建构游离现实

    古为今用 怀真抱素——评析王铁汉的中国画艺术

    刘琦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书画艺术注重艺术家画里画外的综合修养,武汉纺织大学设计创新与纤维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王铁汉便是一位德艺双馨的画家.他以"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为自己创作的座右铭.本文首先以"论艺兼论其为人"的传统品评方式概括王铁汉绘画的整体特点.随后从具体的用笔、布局、虚实、动静等创作手法层层切入,以作品分析及作者自述相结合的方式,还原一个真切的艺术家形象,以此走进王铁汉的绘画世界.

    王铁汉古为今用中国画南北画风

    多样性水墨语言的表达——徐勇民的水墨画艺术

    杨鹏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当代水墨画的创作理论和创作方法不是教条式地遵循传统,而是在绘画意识与技法方面积极寻求创新.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原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就是一位勇于在水墨画领域里探索的画家,他在创作中注重构图与笔墨的图像表达,将现代的、多元的艺术元素移植于自己的水墨画创作中,通过笔墨创新,将物象形态与个人精神互相融合,使作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面貌.

    徐勇民水墨画创新意识

    视觉史诗——王铁牛历史题材油画创作研究

    闫智开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题材绘画是历史叙事的一部分,它可以借助图像重塑历史现实.一方面,历史题材绘画反映的是历史真相;另一方面,它又有类似于文学写作式的创作诉求,是建立在想象和审美旨趣基础之上的图像塑造活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铁牛在历史题材油画创作中将历史真相与主观审美相结合,在全景历史画创作方面成绩斐然.本文通过作品分析深入探讨他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与人文精神,阐明画家"以图证史"的创作宗旨,借此深挖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本真.

    王铁牛历史题材油画创作

    敦煌虔诚客 下笔越千年——赵俊荣敦煌壁画的临摹传承

    盛岩海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赵俊荣,于20世纪70年代毕业于酒泉师范学院美术专业,随后在敦煌研究院工作.赵俊荣的壁画临摹涵盖了敦煌石窟壁画的各个时期,他沿续、丰富和发展了敦煌研究院数十年实践探索出的现状临摹、整理临摹和复原临摹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敦煌石窟临摹理论体系,传承了临摹技法和发展了古美术修复技术.赵俊荣身体力行敦煌临摹理念,他的作品在研究性再现不同时期敦煌石窟壁画艺术风格的同时,呈现出较强的个体创作意识.

    赵俊荣敦煌壁画临摹古美术修复

    作品选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