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教育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

半月刊

1674-9286

msjyyj@163.com

0551-2631597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12楼c座

美术教育研究/Journal Art Education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遗麻柳刺绣资源融入高职高专美育课程实施路径——以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张娟梅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高专美育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作用.非遗麻柳刺绣资源具有历史文化美、图案寓意美、色彩美与技艺美,具有独特的美育价值.高职高专院校应将非遗麻柳刺绣资源融入高职高专美育课程,从完善课程设计结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评估课程教学实施效果、整合多方资源等方面开展教学,充分展现非遗麻柳刺绣的美育价值.

    非遗麻柳刺绣高职高专美育课程课程融合教育实践

    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美育中的创新实践

    陈小霞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日益受到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瞩目.剪纸艺术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探讨非遗宏观视野下剪纸艺术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实践的必要性,推动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全面融入与广泛运用,引导青年学生深入领悟剪纸艺术的精髓,坚定文化自信,培植家国情怀,有助于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剪纸艺术学生社区实践路径

    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与『双创』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黄政锋项俊华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民族智慧,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职业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双创"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显得十分迫切.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职业本科大学生"双创"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地方有关部门可依托职业本科高校,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融合深化,促进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职业本科高校"双创"教育

    "国潮"背景下市集对非遗发饰的推广研究

    孙丹方欣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国潮"文化的兴起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机遇.以非遗发饰为例,分析"国潮"背景下非遗发饰的发展现状、市集的崛起对非遗发饰推广的潜在影响、市集对非遗发饰的推广策略,有利于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融合,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潮非遗发饰市集

    艺术创作的抽象表达

    林佳娜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抽象表现主义以其独特的创作策略和独立的艺术观念对当代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创作方式融合了丰富的艺术元素与哲学思维模式,挑战了传统绘画的形式,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探索艺术创作中的抽象表达、抽象表达的核心、抽象表达的实现以及中西背景下艺术中的抽象表达的方式几个方面可知,抽象艺术家的创作不受限于具体物体,他们尝试脱离实际层次,利用线条、色彩、面等构成元素开展自由设计,借以展现纯粹直接的心灵感受与个人认知.艺术家采取的手法具有即兴性、动态性和自由性的特点,他们通过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材料,利用自由释放的色彩和笔触,以创作过程和感知为核心,而非成果的艺术观念塑造的抽象表达形式,为现代与当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抽象艺术创作中西文化形式表达

    王僧虔"重神尚韵"书学观发微

    郭倩如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神尚韵"书学观是王僧虔书论中的核心观念.王僧虔"重神尚韵"的书学观体现在重视表达内在精神、推崇新妍书风、强调书法作品生气流动的感染力三个层面,其内涵主要包括心手双畅的艺术创作论、身材为上的艺术品评观、大道天然的艺术本质论.王僧虔"重神尚韵"的书学观与魏晋南北朝空灵超迈、风神潇洒的审美风尚有关.总体上说,王僧虔的"重神尚韵"书学观是上接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源头、向下推动后世文艺流变的重要观念,反映了中国古典审美中的理想追求、批评标准及理论范式.

    重神尚韵王僧虔

    艺术自律的发展与反思——《亚威农少女》审美现代性研究

    刘航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加索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既是西方现代派绘画的重要代表,又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其作品《亚威农少女》作为第一件立体主义作品,具有划时代的变革意义.以《亚威农少女》的审美现代性研究为切入点,梳理艺术自律原则的发展历程,反思艺术自律的意义,对于理解新时代审美多元化的艺术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自律审美现代性亚威农少女

    人工智能赋能数字艺术创新实践——自然语言处理下二进制美学的新图景

    卢文军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AI(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对包括艺术创作在内的内容生产领域产生影响.作为探究AI技术在数字艺术创新中应用的实践案例,"自然语言处理下二进制美学的新图景"项目采用自然语言驱动范式,创造出融合二进制美学意蕴的视觉图景.NLP(自然语言处理)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融合正在开辟数字艺术的新疆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推动AI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将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并重,深化多方协同,重塑艺术教育理念.

    数字艺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自然语言处理人机协作智能艺术

    绘画艺术在医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功能探索

    崔川段方晨罗心怡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历史可知,绘画艺术自古以来就在医学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是情感的传递者.分析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实践案例,可以发现绘画艺术在培养医学生同理心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使医学生能更细腻地感知患者的情感,增强沟通能力;促进了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让医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学会尊重生命、关爱患者.将绘画艺术作为一股重要力量融入医学教育,设置医学美术课程,将医学叙事与绘画相结合,可以促进医学生在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上的双重提升,使其实现全面发展.

    绘画艺术医学教育情感教育同理心人文关怀

    AIGC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实用性研究——以摄影专业为例

    葛松源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艺术专业中的应用,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深刻变革.梳理AIGC技术与高校摄影教育的深度融合带来的实际优势、潜在风险,分析技术赋能后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把握AIGC系统提供的复合化、个性化学习支架,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资源和即时反馈,增强艺术高阶思维与应用能力.同时,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评估将AIGC技术应用于艺术教育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

    摄影专业艺术教育AIGC翻转课堂